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教师每节课都在上课,学生每节课都在听课。但是上课和听课不代表学习的过程在发生,教师上课如果是照本宣科、千篇一律、空洞无物,学生听课如果是心不在焉、昏昏欲睡、反感厌烦,那只能表明师生在完成上课这个程序,学习的过程并未真正发生。所谓让学习真正发生,一定是教师的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教学内容精彩有料,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学生听起课来精神振奋,有所得有所思有所悟。  相似文献   

2.
作为教师,除了日常的备课、上课,一定离不开听课、评课。但教师听课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倾听他人随便说话,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学习活动,其关键是融入课堂不断思考。有了这个前提,日常的听课就被赋予  相似文献   

3.
听课是在校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一年12个月,大约有9个月在上课,每个学期至少要上600多节课.毫不夸张地说,中学时代的黄金时光,主要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因此,要学会学习,就一定要学会听课.  相似文献   

4.
作为教师,除了日常的备课、上课,一定离不开听课、评课。但教师听课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倾听他人随便说话,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学习活动,其关键是融入课堂不断思考。  相似文献   

5.
听课、评课是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有效途径之一,有效的听课不仅能有效促进讲课教师的业务提高,对听课教师的成长也有很大帮助,还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鼓励效能。  相似文献   

6.
孙泽 《四川教育》2014,(12):48-48
听课,应该是管理层、教师必备的习惯,而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工作事务的增多,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忽略了听课.那么,如何让听课成为一种习惯呢?1.调动内需,让听课变得主动.教师的成长在课堂上,课堂永远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除了要潜心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精心辅导之外,还应该抱着学习的心态参与听课活动,要让每个教师认识到听课的意义和价值,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要我听为我要听”,把听课变成一种自觉的活动,当作自己学习发展和提高的机会,而不是学校强加的硬性任务.  相似文献   

7.
杨军 《广东教育》2007,(1):23-24
教师听课,如同教师的上课一样是教师职业生涯中的主业务之一,是教师的必修课.教师教学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积极主动的听课及课后的研讨交流.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我的特级教师是听课听出来的.这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听课的重要.大凡成长进步快的教师都有同感.教师的工作既需要个体的努力,更需要团队的合作,特别是面对当前的新课改,任何人的单打独斗、孤军作战都难以获得理想的成效,更谈不上自己的快速成长.教师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教师要想获得较快的进步就要巧借"东风"、善借"东风",相互学习.而教师间的相互听课,学科组织的研讨活动中的相互听课,不失为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一个载体,教师应积极参加.  相似文献   

8.
学习数学不仅要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和学习热情,而且还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与数学课堂教学相适应的学习方法,就是“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四步学习法.1.预习预习是上课前对即将要上的数学内容进行阅读,了解其梗概,以便掌握听课的主动权。预习是独立学习的尝试,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和养成自学的习惯,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一环.预习时,一般采用边阅读、边思考、边书写的方式,把内容的要点、层次、联系找出来,写下自己弄不懂的问题(听课时解决).在时间的安排上,预习一般放在复习和作业之后进行.2.听课听课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在教师的指导、启发、帮…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小学的数学学习可以基本不做数学笔记,那么,初中生就一定要记数学笔记,因为记笔记对数学学习有很多好处.第一,记笔记可以使我们专注听课,避免上课走神.因为上课时,要准备随时记下老师讲的重点内容,不注意听,就很难记下重要的知识点.这种有目的的听课,无形中就强迫你必须认真听课.  相似文献   

10.
听课与评课     
听课、评课是教研部门研究教材教法、学校领导检查教学工作、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听课、评课能促进教学研究深入开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那么怎样听课、评课呢?下面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如何听课。(-)听课,要牢记一个信念:天下处处有学问。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对这“科学”的把握,对这“艺术”的修炼,主要靠课堂实践中撷取。自己带班上课是实践,坐火他人课堂听课也是一种实践。别人上课,你去“旁观”,目睹活生生的课堂,你感受到的是一个个扑面而来的信息。从教者对课…  相似文献   

11.
从人这一角度来看,公开课中的人可分三类:上课教师、学生、听课教师.如果说,在日常课中,我们强调"教学相长",那么,在公开课中就应强调"教、学、研(研究者,即听课教师)相长".换言之,在公开课上,上课教师既要关注学生,又要关注听课教师,正确处理好与这两者的关系,使自己、学生、听课教师能在公开课上相伴而行,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2.
听课是促使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一种有效手段,对新教师而言,更是拓宽视野、提高教学水平的捷径。(1)它能使新教师尽快熟悉教师角色。新教师上课伊始,要领还未掌握,方法比较简单,技能尚不娴熟。通过听课,通过老教师的示范,能使新教师迅速熟悉教师角色,尽快进人状态。(2)它能获取老教  相似文献   

13.
一、预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基础 课前预习是学生学好新课并高效率地取得学习成绩的基础。如果做好课前预习,学生对新内容就有了初步了解,在上课时就能集中精力,理解重点和难点及关键问题。 具体操作是:上课前一天,发给学生预习提纲,提纲要突出重点和难点。鼓励他们克服依赖教师解答问题的思想。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进而再在课内学习,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第一步。 二、听课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关键 听课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主要环节。为了让学生在听课中培养自学能力,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要转变…  相似文献   

14.
在听课中,不仅仅要关注上课教师教学理念的不同呈现、教学风格的不同展示,更重要的是,要善于从上课教师直观的、外显的课堂教学呈现中,对其在教学中所蕴含的教学理念进行思想上的碰撞,在思考中真正领会教学理念。要积极关注活生生的学生个体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关注学生是否能在教师的引领下,带着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这也就是预习。课前预习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一、课前预习的重要性1.有效预习可以更好地消除听课过程中的"绊脚石"。通过有效预习,可以发现知识上的薄弱环节,在上课前迅速补上这部分知识,不使它成为听课时的"绊脚石"。这样,在学习和理解新知识时就会很顺  相似文献   

16.
有的教师上课,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听课情绪低落;而有些教师上课,学生全神贯注,听课津津有味,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学生不专心听课的原因不完全在于他们本身,与上课教师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要使学生能自始至终的专心听课,青年教师应具有以下几种素质。  相似文献   

17.
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要提高教学质量,学校领导就必须通过听课、评课等措施,来保证教师所上的每一节课的质量.然而,领导的听课是一门艺术,如果采取正确的方法,就能起到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谈几点看法.一、听课的方式能否全面地有系统地运用各种听课方式去听课,是提高听课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现将几种听课方式列举如下:(1)平时听课.这是学校领导平时了解教师教学的一种听课方式.在听课之前如果来不及  相似文献   

18.
王沛 《教师》2015,(10):125
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学习环节——听课。常言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听课是最为便捷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促进我们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一、学会听课,是促进专业成长的基础俗话说:“留心天下皆学问。”教师要想通过听课真正学习东西,就必须做一个听课的有心人。在现实中,不乏有一些老师,拿起笔记就进入课堂开始听课,听课过程就是摘抄上课教师的板书。这种“走马观花”式的表象听课,  相似文献   

19.
正在初中物理课堂上的提问也是一种艺术.初中生学习中自制能力还不是很强,上课容易走神,上课提问则是防止学生听课不专心的最有效手段.但是,如果教师提问的方式不当的话,又会给学生带来恐惧心理,担心自己会被提问到,学生学习时心里比较紧张.上课提问也是有讲究的,适当的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带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教学成效.提问艺术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种教学手段,也是学生们需要的一种教  相似文献   

20.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的课堂气氛,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生动活泼的语言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语言有亲和力、感染力,能让学生听课如浴春风,感觉上课就是在品读优美的散文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