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研究采用统计分析法,以第16届亚运会短跑项目354名男、女运动员的起跑后蹬的时间-压力曲线为研究对象,将起跑反应时分成实际反应时和反应动作时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反应动作时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其个体差异明显大于起跑反应时和实际反应时,对反应时的测量结果有着显著的影响;反应动作时与实际反应时无相关性,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测量互相不能替代;起跑反应时无法反映出运动员真正的起跑反应时间以及运动员反应时间的差异;使用固定的压力阈值来测量运动员的反应时间,没有考虑运动员的个体差异,违背了国际田径规则中的公平原则;应以实际反应时作为运动员的起跑反应时的测量值,以确保竞赛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一种起跑测试系统的原理,研究了运动员在起跑时对此系统的应用,如起跑反应时的测定、抢跑的判定、技术动作掌握状况判定等,并运用此系统进行了实际测量。试验证明:这种起跑测试系统对短跑比赛及运动员改进起跑技术有明显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对浙江省第13届运动会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反应时进行研究,经研究发现四个组别的男女运动员起跑反应时没有呈显著差异。成年男子组平均起跑反应时大于14-15岁组和16-17岁组,起跑反应时在青少年比赛中与成绩的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4.
运用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世界优秀100 m运动员的起跑反应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随着比赛轮次的递进,运动成绩的逐渐提高,起跑反应时逐渐减小,直至决赛时起跑反应时达到最快;男子与女子比较,男子的起跑反应时明显好于女子;运动员的爆发力越好,起跑反应时越快。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和观察测量法,以部分110 m栏项目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探究起跑反应潜伏期、起跑反应时、起跑运动时、起跑判定时及压力阀值等起跑抢跑判定的相关参数对我国优秀短跑运动员起跑训练和比赛的影响,发现起跑判定时刻及压力阀值的测量与设定对运动员起跑抢跑判定有重要意义,提出国内比赛中不要提高起跑抢跑判定压力阀值,而且运动员在起跑训练中,应加强对电子起跑监视系统的适应性训练,改变"压枪跑"观念,以适应"零抢跑"规则。  相似文献   

6.
“蹲踞式起跑”的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蹲踞式起跑是短跑运动员在比赛中常用的一种起跑方式,运用得当,能在短时间内获得人本体的最高速度。如何较好地完成起跑动作,提高短跑速度,关键在于运动员正确掌握各项技术,并在人体中枢神经指挥下,科学合理地协调人体各运动器官共同参予。经过分析,指出蹲踞式起跑要合理调配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7.
起跑作为短跑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运动员的成绩将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短跑运动员起跑的技术训练,改善运动员的起跑质量,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8.
便携式反应时、无氧功率测定仪,是专为运动生理教学实验和机能测试而研制的。它由测试盒、被测试盒和脚踏开关3部分组成。它可以完成声光反应时、无氧功率、冲刺速度、分化抑制的测定等。它的主要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操作简便,价格便宜。经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生理教研究室在教学和科研中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竞技体育运动成绩和能力的逐步提高对训练的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对运动员的动作重现仿真是重要研究方法和手段;而3DVR(三维虚拟现实)技术以其较强的交互性、实时性和沉浸感受到了科研人员的青睐,成为科技服务流程中数据重建和演示环节的重要手段.短道速滑一直是我国传统优势项目,在短道速滑500 m比赛中,起跑阶段占据有利位置对比赛的整个进程有重要影响,如果能够抢先进入弯道,就可以为后续的滑跑阶段奠定良好的基础.2015年国际滑联修改短道速滑起跑规则后,起跑技术向多元化发展.本文用三维录像解析法对2016/17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上海站500 m比赛中武大靖改用侧向式起跑动作和一直使用侧向式起跑动作的加拿大名将查尔斯·哈梅林的技术进行解析,获得运动学数据调入虚拟现实系统进行三维重建演示,从而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武大靖在本次比赛中起跑效果稍好于查尔斯,说明武大靖对新技术的学习及掌握能力较强,建议其训练过程中应注重起跑反应能力的练习,增大起跑技术动作的稳定性,同时应加强右侧下肢的力量性练习.  相似文献   

10.
研究击剑运动员的视觉反应时特征,被试为国家击剑队,江苏击剑队和江苏体校击剑队员,共115名.用MANOVA分析不同运动等级、不同剑种对视觉反应时的影响.结果为:不同等级运动员的简单反应时和复杂2刺激反应时差异不明显;辨别反应时、复杂4刺激反应时和翻转反应时差异非常显著,且表现出运动水平越高,反应时间越短的特征.除简单反应外,其他所有类型反应的错误次数均表现出健将以上运动员少于健将以下运动员的显著特征.结果提示,高水平运动员在复杂反应任务中的优异表现更可能是源于心理上的优势,即更强的复杂信息识别和选择决策能力,以及快速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随着反应难度的增加,佩剑运动员的错误反应次数明显高于重剑和花剑.重剑运动员在辨别反应和复杂2刺激反应任务中错误次数最少.花剑运动员在复杂4刺激和翻转反应任务中错误次数最少.充分反映项目特征对运动员心理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江汉大学16名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实验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不同运动负荷的“反应时”和“动作时”进行了实验研究,旨在发现安静状态和不同运动负荷状态下大学生的“反应时”和“动作时”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安静状态和小、中、大3种运动负荷状态对“反应时”影响有显著差异,而对“动作时”的影响无显著差异。3种运动状态的反应时明显小于安静状态的反应时,而且随着运动负荷的提高,“反应时”有逐渐缩短的趋势;但不同运动负荷状态间“反应时”的差异不显著;大负荷状态“反应时”和“动作时”出错次数最多。体育专业学生的“反应时”、“动作时”及“出错次数”均明显比非体育专业学生小。  相似文献   

12.
体育法学课程的开设契合了当今社会对新型体育人才的需求,专题研究性教学模式在体育法教学过程中的提出与实践,不仅是一种教学模式的创新,更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科学法律素养、提高学生研究创新能力的教学改革。专题研究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科性质特点,重新构建了教学内容体系,采用研讨似的授课方式,并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国内外在对待竞技起点的问题上说法不一,主要有劳动说、教育说、活动说、战争说、巫术宗教说以及多源说等等,并都提出了各自的理论依据。这些成果的取得,既说明了我们对竞技理论认识的逐步加深,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对竞技的概念、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等方面的认识还未能取得共识。通过对竞技各种起点学说的分析,阐述并提取其中的合理性因素,以为“游戏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运动教育模式在高校排球选项课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教育模式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促进学生运动参与和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为指导思想,实验表明:采用运动教育模式进行教学的实验班学生比赛时技、战术运用能力方面,明显优于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对照班。运动教育模式教学有利于提高排球运动的学习能力、比赛能力、参与兴趣和学习自觉性,从而提高排球选项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探索"以人为本"的高校体育教学新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刻认识传统体育教学的弊端,转变观念,倡导“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是当前体育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章就高校体育教学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从和谐师生关系,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施和环境,健全和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思考当前社会体育专业强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时空分散教学模式--即由教师组织教学材料并录制教学音视频资料,交给学生自学,通过微信群等师生信息交流渠道,为学生解答疑问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时空限制,能够完善当前社会体育专业推行的强化实践教学模式,且在其他专业甚至整个教育领域都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其广泛推广使用或许能够给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大幅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7.
着重从理论上阐述田径技术教学训练中肢体肌肉技能反馈对促进运动技能形成的重要作用,指出为了提高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能力,教学训练中必需重视和传授技能反馈的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国内外在对待竞技起点的问题上说法不一。近年来,国内体育理论界关于竞技起点"游戏说"的理论逐渐增多,但无论在论证方法上,还是理论依据上均需要对之进行进一步地深化、丰富与完善。首先借助黑格尔和马克思等人的哲学观点,对"起点"本身所具有的规定性进行分析,而后从分析竞技与游戏各自所显现的特征入手,借助于康德、胡伊青加和黑格尔等人的理论观点,以逻辑分析的形式阐明游戏之为竞技起点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