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周灵灵 《广西教育》2013,(22):39-39
板书就好像课文的精缩版"名片",好的板书能够直接呈现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在初中历史课堂上,一般教师使用板书的情况如下:(1)课前,使用提纲挈领式板书,板书的脉络清晰、要点明确,上课前书写于黑  相似文献   

2.
在地理课堂上一个优秀的板书设计,能够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给学生以美感和引导。虽然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开展课堂学习,但是板书的功能和作用不可替代,尤其是现在的湘教版地理课本中活动较多,必须有一个合理新颖的板书总结概括整节课的要点体系,且好的板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所以新时期的地理教师要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板书,按照一定的原则及要求,突出地理板书的作用,从而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方法的选择更是灵活多样,尤其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只有积极转变教学观念,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积极性,倡导自主学习,才能不断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将地理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各种要求进行深入的贯彻与落实。  相似文献   

4.
板书是指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的需要,在黑板上用文字、图形、线条、符号等再现和突出教学内容的活动。本文分析了板书在现代教学中缺失现象的成因和板书在语文课堂的作用,通过板书要有计划性、规范性、完整性、针对性、艺术性、互动性等"六要"要求来让板书为课堂增添灵气,给学生以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5.
板书,又叫"微型教案",是教师基本功和课堂教学手段之一。板书设计过程,是教师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结构,并使之纲要化、图表化的过程。很多研讨语文教改的文章和语文教法专著都很重视板书的设计和运用。很多教学实践也证明:设计出一个好的板书并不等于是一堂好课,但成功的语文教学决不可能没有出色的板书。  相似文献   

6.
正传统的板书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它引导学生学习思路,突出重难点,一般都很完整,甚至很优美。随着教学实践的逐渐深入,我渐渐发现了这种板书的弊端:预先的完善设计成了课堂教学的紧箍咒。教师围着板书转,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完成板书。学生被看成板书的接受器,只能被动抄写老师设计的板书。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我在"自主、探究、合作"重在学生参与的教学理念下尝试给学  相似文献   

7.
正板书历来被人们称为"微型教案",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与教师的口头讲述相辅相成,是师生课堂生命的美丽痕迹。成功的板书不仅能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而且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为课堂教学增色添辉。板书在语文教学中到底有怎样的意义呢?王松泉先生曾这样评价:板书是反映课文内容的"镜子",是展示作品场面的"屏幕";是教师教学时引人入胜的"导游图",是学生学习中掌握真谛的"显微镜";是开启学生思路的"钥匙",是进入知识宝库的"大门";是一堂课的"眼睛",是学以致用的"津梁"。  相似文献   

8.
教师在常规教学过程中离不开板书。教师借助黑板将凝练的文字和图表进行传递,以此让学生获取相关的教学信息。板书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辅助方式,它能有效补充教师的口头语言教学,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学重点,能突破教学难点。同时,板书能更为直观和准确地传达知识,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记忆,能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系统化等。此外,高中数学教师通过正确、美观、整洁、规范的板书能有效传递"美的数学",从而实现数学"美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教师在常规教学过程中离不开板书。教师借助黑板将凝练的文字和图表进行传递,以此让学生获取相关的教学信息。板书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辅助方式,它能有效补充教师的口头语言教学,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学重点,能突破教学难点。同时,板书能更为直观和准确地传达知识,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记忆,能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系统化等。此外,高中数学教师通过正确、美观、整洁、规范的板书能有效传递"美的数学",从而实现数学"美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卓宇航  张建国 《考试周刊》2014,(76):126-127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体现了生活教育理论。这就要求教师积极构建生活化的地理课堂,将生活融入地理教学,用熟知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生活化的地理课堂需要教学反思,反思的最终目的是教师教好,学生学好。  相似文献   

11.
搭乘"现代化快车",多媒体技术,如动画视频、声音等辅助教学手段在课堂中的应用已非常普遍,因此,课堂也变得非常热闹。当我们钟情于此时,却发现传统的、无声的板书则受到冷落,甚至淡出信息技术课堂。板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配合语言、媒体等运用文字、符号、图表向学生传播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板书是  相似文献   

12.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从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人格魅力开始,充分利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活动中,以此达到教学生"会学地理",从而"学会地理"。最终完成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地理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正就如王松泉先生所言,板书是反映课文内容的"镜子",是展示作品场面的"屏幕";是教师教学时引人入胜的"导游图",是学生学习中掌握真谛的"显微镜";是开启学生思路的"钥匙",是进入知识宝库的"大门";是一堂课的"眼睛",是学以致用的"津梁"。本文对目前中学语文教学板书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探索如何把传统板书与现代教育技术(电化板书)有机结合,以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呈现多元化;随着信息大爆炸,学生淹没在各种各样的信息中,也就是教师"知识权威"在松动。那么,在地理课堂中教师的价值如何提升?一、教师的"讲"变为"引"传统地理课堂的一大特点是"满堂灌",讲台是教师的神圣"讲坛",学生是三尺讲台下的"听讲者"。长期以来形成一种局面:教师主动地教,讲得汗流浃背;学生被动地听,听  相似文献   

15.
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曾说:"教育事业不仅是科学事业,而且是艺术事业。"作为教师,我们的追求是在教学中坚持教学原则、采用艺术手法、浇灌学生心田,努力使教学过程审美化、精益化。在所有的教学环节中,最能总结性地将科学和艺术结合呈现出来的,便是教学设计中的画龙点睛之笔——板书设计。本文意在通过对地理课堂中板书设计的研究,探索更符合初中生学情的新颖板书,并应用于教学,以取得优于传统板书的教学效果。一、板书设计的要点板书设计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配合语言、媒体等,运用文字、符号、图表向学生传播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6.
<正>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选用合适的直观教学手段,既能提供所需的教学情境,又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其有身临其境之感;还有助于创造英语学习环境,增加学生运用英语的机会。使用直观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积极踊跃参与课堂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增加所授内容,减少教师板书和学生作业量,从而提高课堂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一、传统地理课堂上存在的主要问题1."中考指挥棒"效应与"高考指挥棒"相反,因中考不考地理,地理课普遍不被家长和学生重视,在多数人眼里成了"副科",甚至有的教师也觉得地理无所谓,挤占地理学习时间。学生平时不重视,期末考试前临阵磨枪,只为得到一个高分,造成知识不系统,理解不深刻,考后便忘记的现象。2.教学内容局限,缺乏有机拓展,教学无新意如果教师照搬原来教法,"换汤不换药",不愿意去查资料、动脑筋来充实教材内容,丰富课程资源,创设教学情境,那么所讲知识点少,内容浅显,方法陈旧,课堂就无吸引力,不会受到学生欢迎。  相似文献   

18.
罗华明 《中国教师》2011,(21):57-58
<正>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最大变化就是不仅课程体系有了巨大调整,而且反映出教育思想的革命性变化:即通过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转变,使学校地理教学工作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因此对广大的地理教师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课堂作为教改的主阵地,本质追求直指"育人"与"高效",即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最好的收获。现代地理课堂应该跳出  相似文献   

19.
为了能够让学生对继续学习英语感兴趣,教师必须根据小学英语教学特点,在英语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做好英语教学的"减法"和"加法",减少教学任务和要求,减少教学环节和手段,减少教师讲解、提问和板书时间,增加学生学英语气氛的时间,增加学生的听读时间,增加学生表演和训练口语能力的时间,捍卫学生主体地位,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于构建师生、生生交流互动的高效课堂。地理高效课堂要有"愉悦"因子,它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空气""阳光""水分",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一、创设"愉悦"教学情境打造高效课堂,需要教师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他们投入到丰富多彩、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