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法国教育心理学家阿·秀安写过一本书《少年人才的发现与培养》,他在书中写道:美国学者认为,少年人才是一种有待于开发的宝贵资源,它的价值远远超过原子能的开发和利用.可是,少年人才的智力资源具有独特性、差异性、潜在性、隐蔽性、萌芽性、不确定性和不完美性等特点,若不注意,不仅会自生自灭,甚至会泯灭于萌芽之初,扼杀于摇篮之中.  相似文献   

2.
学生的个性,是一种需要开发的宝贵资源,是培养创造力的沃土.哪里营造了张扬学生健康个性发展的氛围,哪里就会培养出有个性的人才,就能更好地为促进社会进步做出贡献.作为班主任应该洞察学生的个性,并尽力张扬学生的个性.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创新型人才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个性鲜明、思维开放,而这一特征的形成依赖的是教育的个性化。缺少生命活力、缺少个性色彩的教育不但无法培养创新型人才,而且会扼杀、窒息学生天性中创造的因子,让本性活泼烂漫的儿童少年失去自我、失去天真,循规蹈矩,唯唯诺诺,甚至导致精神上的“未老先衰”。然而审视当前我国小学教育的现状,缺少个性色彩的教育却是比比皆是。例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在数以亿计的学生中,不分地域,不管文化背景、家庭教育状况,统一使用一种教材、一…  相似文献   

4.
你看《少年读者》那么你就是一位少年读者了。少年,是种子在肥沃土壤里汲取养分,在社会母腹中孕育萌芽的宝贵年华。读书,便可谓汲取和孕育。通过这本杂志,你可得到许多有益于你成长的知识和启迪。但你自己,总要有只  相似文献   

5.
梁启超曾指出: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为了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教师在教学中要按照素质教育的标准.科学地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并以此进行课程设置.开展各类教学活动,全面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和特长.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  相似文献   

6.
机不可失     
说起西部大开发 ,便不由地想到当年美国西部开发的情景 :人声鼎沸 ,机器轰鸣 ,而更多的人群正从四面八方不断地涌来。时过境迁 ,那个时代早已离我们远去了。在追求效率的今天 ,我们的西部大开发不再需要苦力 ,而是需要善于管理 ,懂得有效配置资源、激活资源的人才 ;需要拥有技术、能够开发和利用当地物质资源的人才 ;需要掌握技能 ,会熟练操纵先进设备的人才。苦力易得 ,人才难求。今天的人才还不是很富裕 ,今天的西部还不是很诱人。西部大开发所需要的人才 ,全部靠外部引进是不现实的。这无疑给西部的教育 ,包括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 ,提出了…  相似文献   

7.
企业的人才、教育与效益三者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互为因果的良性循环关系。企业效益的提高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既决定于经济发展,又给经济以重大影响,促其不断发展。如果只抓经济,不抓教育,使智力资源得不到开发,经济发展缺乏智力的支持,就会陷入经济落后和教育落后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之中。只有在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物质条件下,竭力开发智力资源,使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同步进行,才能形成一个教育和  相似文献   

8.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学校是少年成长、磨练的地方,学生的铿锵、凌厉、婉约大都是学习环境潜移默化。引导学生为社会培养出众的人才,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保护儿童纯真的天性、激发情感、尊重独特见解是一个培养小学生个性很重要的环节。作为施教者,要在教学过程中自然的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探究真理。展开想象,培养创新个性。教师形象要高大、亲民、正直。  相似文献   

9.
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着的师生和生生交流的过程。学生作为鲜活的生命个体活跃于课堂之中,主体性凸显,会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产生,这些不确定因素随时会生成新的课程资源,即动态生成性资源。应关注学生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按照动态生成的理念,把它视作课堂生命的活水,当作一种独特的课程资源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90后”少年以其任性、脆弱、自大、狂傲、叛逆等鲜明的个性形象存在于人们的传统价值评价之中,然而,四川地震中巴蜀少丰的英雄行为却改变了人们的看法。巴蜀英雄少年的行为和道德品质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有其深厚的历史根源和文化根基。从发挥英雄的长久性价值来说。在学习和宣传巴蜀英雄少年的事迹时,我们应该把握好几个现实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少年科学》2008,(3):77-77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全彩版《少年科学》即将于今年下半年粉墨登场!那么,改版后的《少年科学》有什么特色?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呢?会有哪些新栏目产生吗?原有栏目会减少吗?为了让《少年科学》更符合大家的要求,我们期盼你的宝贵意见和建  相似文献   

12.
美国在80年代开始教师人才开发的理论研究。很多专家认为,教师人才的开发是学校改革成败的关键,其开发的目的是提高教育工作者个体专业技能和工作成就。在教师人才的实践中,他们十分重视教师个性的张扬,教师自我发展的机制、环境和动机创设。因为鲜明的个性特征是教师走向成功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3.
大学校本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实施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其开发要以校为本,关注实用性、适应性与个性。可从教师资源、教材资源、学生资源和实践资源等方面开发。  相似文献   

14.
景晨 《海外英语》2013,(16):35-36
大学校本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实施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其开发要以校为本,关注实用性、适应性与个性。可从教师资源、教材资源、学生资源和实践资源等方面开发。  相似文献   

15.
看《萌芽》     
谁能理解成长一族和成长一族所创造的世界? 这正是《萌芽》因“《新概念》大赛”风生水起,在众多青少年杂志中脱颖而出的秘诀。爱一个杂志需要理由。一个个涌动着寂寞、感伤、爱恋、忧郁的成长世界,让人迷惑不解,却又无法忘却。在2004年《萌芽》的各色栏且中,少年成长主题依然是其主旋律。“新概念金碟”、“我说我在”、“校园清泉”、“动感人物”、“社团之页”直接书写着少年们的青春心事。但是,随着少年写作经验的限定,青春季节的降临,它的重头戏“小说家族”却悄然地发生了令人惊奇的变化。昔日仅凭一身勇的少年,改乘  相似文献   

16.
家庭环境与小学高年级儿童创造个性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研究目的21世纪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人才和科技的竞争 ,而其中创造性人才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又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江泽民在北大百年校庆时指出 :“应该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 ,有极高的可塑性。因此 ,在儿童时期就发展他们的创造力 ,对于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尤为重要。人们在从事创造性活动时 ,不仅需要智力因素 ,也和每个人的个性品质(非智力因素)有密切相关。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指出 :“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人格。” ① “创造性人才不完…  相似文献   

17.
汪德平 《湖北教育》2002,(24):41-43
人才素质的内涵决定于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产物。在崇尚创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是国家最宝贵的资源。针对我国传统高等教育的弊端,必须用创新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创新人才。知识经济对人才的新要求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的经济。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经济时代企业大批量制造和刚性生产模式的缺陷日益暴露出来,知识经济开始初步形成并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型经济,  相似文献   

18.
孩子是发展中的个体,他们爱动,喜欢模仿,乐于出新。他们的每一种新思想、新设想、新方法都可能是创造的萌芽。其实幼儿的创造思维非常活跃。细心观察会发现,幼儿在没有任何精神压力的情况下,无论在玩建构游戏、角色游戏,还是在艺术活动中,都可凭借自己的想象无拘无束地进行创造活动。如搭拼玩具,幼儿喜欢搭了拆、拆了搭,并能搭出很多物体;在绘画中能创作出虽幼稚可笑却不乏灵性的画面。当然,由于受年龄、知识和能力的限制,幼儿不可能有高水平的创新能力。但他们的价值在于敢想的精神,而不在于想的质量。从心理学角度讲,我们更…  相似文献   

19.
程英杰 《教学研究》2004,(5):437-438
1新世纪少年图书馆的现状、功能、特点及优势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全社会的重视,少年图书馆作为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要基地将会相应地加快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20.
鼓励学生创新求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知识经济的浪潮即将来到,知识经济的核心就是创新。教师应站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度,鼓励学生去创新求异,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由于青少年学生年功和缺乏经验,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的种种创造性表现常常与错误。缺陷、顽皮、任性等相联系,这使得一些教师常常产生错觉,并会在言语上。行动上不自觉地压抑甚至扼杀学生创新思维的萌芽.一次,有个低年级学生照教师的范画画好了一个少年之后,旁边又加了一团黑色教师问:“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学生。答:“少年的影子。”“谁叫你乱画的,你没看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