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财富,就业难“难”在就业市场不完善,主要存在四方面的矛盾: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与大学专业设置、培养模式非市场化之间的矛盾,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与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之间的矛盾,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与大学生落后的就业观之间的矛盾,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与人才市场尚不完善之间的矛盾。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应从三方面入手:社会要完善就业市场、大学要适应就业市场、学生要走进就业市场。  相似文献   

2.
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文娟 《文教资料》2008,(22):181-183
本文对我国当代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出了一些探索性的对策:建立良好的政策环境,完善就业法规与大学生就业市场;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调整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就业指导,提高毕业生就业水平;实行就业教育队伍专业化,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的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都发生转变,大学生面临就业紧张的严峻问题:高校教学内容及体系难以跟上市场需求变化,缺乏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培训;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缺乏政策支持;部分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偏差,没有得到正确引导。而大学生就业路径创新促进社会稳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举措,想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从创新大学生就业路径着手:经济新常态下的首要任务是加速经济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在完善教育体系的同时开拓就业市场;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促进机制;大学生积极转变就业观念。  相似文献   

4.
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研究状况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近年来有关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研究状况,发现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大学生就业市场诚信缺失问题与对策;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问题研究;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求主体研究;如何建设和培育大学生就业市场等.在研究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有关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研究上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对构建完善的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完善的高校就业服务体系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因素。高校就业服务体系,不同于一般事务性的服务体系,必须具有管理、教育、服务和研究四个功能。因此,构建完善的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应该在以市场为导向、确立“营销”理念的指导之下,大力进行高等教育改革、培养和拓宽大学生就业市场、建立和完善就业跟踪调查网络等几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当前的就业困境,帮助大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文章首先调研了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然后论述了高校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变局,最后提出了高校大学生就业育人工作的有效途径,包括打造“线上+线下”就业服务平台,帮助大学生树立合理的就业理念,积极正视就业问题;使大学生合理应对就业困惑或压力,游刃有余地实现自己的就业目标;合理优化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并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完善心理健康指导服务,促使学生更充分地就业;积极拓展就业市场,构建良好的就业沟通机制;负起就业育人的责任,精准做好就业指导服务。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毕业生理智的违约是大学生就业主体意识觉醒的表现,不仅推动了就业市场的完善和发展,也促进了高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理念,同时将有利于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8.
通过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有助于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保障大学生就业合法权益,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大学生的充分就业.为此,政府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和财政投入,理顺政府各部门的管理机制,构建立体的就业市场体系,积极培育社会组织,建立和完善就业体制体系和监督体系,高校要形成良好的人才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主要是由竞争机制、供求机制和价格机制组成的.要实现大学生就业市场机制的正常有效运行,就必须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就必须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就必须建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诚信原则.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大学生的就业胜任力研究应该注重比较和整合,以完善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概念.加强大学生就业胜任力研究,一方面可以促使高校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的需求相结合,为社会和企业输送合格人才;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