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鼠钓猫发引     
近观一幅《钓猫》漫画 ,感慨良多 :老鼠扛一根钓鱼杆 ,钓饵是一条鱼 ,贪腥的猫被老鼠钓住。漫画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猫职不修 ,不讲政治 ,嘴馋贪吃 ,演出一幕幕被老鼠钓住 ,被鼠辈玩弄于股掌之上的悲剧。这类事例近年来听到多次了。古人说 :“鱼贪饵而忘钩 ,蟹贪光而忘火”(林则徐语) ,“人见利而不见害 ,鱼见食而不见钩” ,善于直钩钓鱼的姜太公也说过 :“故以饵取鱼 ,鱼可杀”。鱼被人钓住 ,算不得新闻 ;猫被鼠钓住 ,可谓新闻一桩了。“猫”被钓住 ,在于猫贪饵 :贪钱、贪色、贪权。在现实生活中有大量“鼠”类在打“猫”的主意 :有打赌者…  相似文献   

2.
读过了优美词语数千条,不少考生写出的文章还是干巴巴的,尤其是议论文。曾看到华君武的一幅名为《加盐》的漫画,画面上有两个人。一个人问:“怎么把盐撒在报纸上?”另一位在看的人说:“这篇文章淡而无味。”这幅漫画是在讽刺我们报上的一  相似文献   

3.
你喜欢看漫画吗?什么?只有长不大的人才看漫画?漫画是色情、暴力的结合体?此言差矣“漫画”和小孩看的“卡通”截然不同,其精彩浪漫、反映人生之深刻,没接触过的人是无法了解的。至于“色情”、“暴力”元素的确存于某些作品当中,但是漫画世界里更多的还是非色情暴力的佳作。来来来,让我们一起看看网上的漫画世界!  相似文献   

4.
漫画讲究含蓄 ,其含义是隐含在画面之中的。尤其有些漫画的含义比较隐晦 ,使人觉得模棱两可 ,似是而非。对这些漫画必须细心揣摩 ,才能准确地把握它的真实含义。现就如下两幅漫画的含义谈点自己的看法。高中《思想政治》二年级上册第 89页在分析一点论者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片面性和绝对化时 ,引用了如下漫画 (见图一 )。这幅漫画用夸张的手法塑造了一个半面人形象 :这个人只有一只眼睛、一只耳朵、半个鼻子、半张嘴。要准确理解这幅漫画 ,首先就要明确这个半面人究竟是谁的形象 ?是一点论者本人呢 ?还是他们眼中所看到的“他人” ?该册《教师…  相似文献   

5.
漫画有毒?     
我是个地地道道的漫画迷,我的命运也和漫画挂上了钩。有一次,我的总成绩得了全年级第一,老爸老妈高兴地说:“森森真有出息。”当别人问我秘诀的时候,我总说:“我在漫画中汲取营养。”在家里,漫画也身价百倍,被奉为“上宾”,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书桌上,供我随时翻看。但我考不好时,漫画便成了替罪羊,从学习桌撤到了床头柜,有种永世不得翻身之感。四个字:“漫画有毒!”漫画真的有毒乎?若真有毒,为什么有身价百倍之时?为什么那么受人喜爱?为什么漫画高手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若漫画有毒,全球2/3青少年都中了毒。家长们说“漫画有毒”,原因只有一个:…  相似文献   

6.
《职业技术》2006,(3):53-53
读图韩流持续增温,追赶时尚的你已经被袭中了吗?可是关于韩国,除了单眼皮的R ain和满嘴“小的”的大长今,还有什么呢?希望从本期起选登的《漫画韩国》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这个国家,以及韩国人眼中的中、日、韩。《漫画韩国》  相似文献   

7.
历史漫画的教育价值与运用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日研读某刊《谁在阻挠我?》和《以怨报德的不法工商业者》两文引起了笔者极大的兴趣,两文均通过精选漫画创设教学情境,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近来笔者反复思考两个问题:历史漫画具有哪些教育价值?我们如何有效运用漫画达成课程目标?其中一些不成熟的思考,希望方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8.
著名漫画大师丰子恺先生的一幅漫画 ,题目是《画说教育》。画面上 ,一个表情默然的人 ,在支起的木板上 ,用同一个模子 ,一个接一个地制造“泥人” ,木板的一端已摆放了一批刚刚制造出来的一模一样的“泥人” ,另一端还有很大的一堆泥在等待着被“加工、制造”。一个多么俏皮的玩笑和比喻 ,千人一面出自同一个模子 ,这难道就是我们教育的目的和现状 ?丰子恺先生没有说 ,他用诙谐生动的漫画语言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地思考。多少年来 ,我们的教育习惯于沿袭固定的模式 ,缺少变革。在教学方法上 ,强调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对学生在学习中的主…  相似文献   

9.
老师:“你为什么迟到?”学生:“我本来要去钓鱼。但是爸爸不许我去,我哭了,所以来晚了。”“你爸爸做得很对,关于你为什么应该上学,不应该去钓鱼,爸爸一定对你解释清楚了吧?”“对,爸爸解释过,他说蚯蚓太少,要是两个人去钓就不够了……”不该钓鱼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的中考语文中,年年都考漫画题,有不少的学生因读不懂漫画或吃不准漫画的主要寓意而丢失了分数,着实让人遗憾。那么,如何做好漫画题呢?现结合2003年中考中出现的漫画题做一简单介绍,以便同学们对症下药,做好这类试题。一、结合漫画的标题来分析标题是一幅漫画的“眼睛”,透过这个“画眼”可以洞察整幅漫画的主题意蕴。在读漫画  相似文献   

11.
漫画的启示     
<正>习作要求漫画能让我们会心一笑,也会让我们有所思考。你能读懂下面这两幅漫画吗?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这次习作,让我们写一写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习作指导大家谈漫画乐羊羊老师:听说很多同学都特别喜欢看漫画。说说你们为什么喜欢看漫画呢?  相似文献   

12.
王超 《中学教育》2002,(7):45-46
漫画这一评议性的绘画 ,是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而流行起来的一个画种 ,有着广阔的社会生活基础 ,为人民大众所喜爱。我在学生中引发了关于漫画的讨论 ,话题 :你和你的家人常看漫画吗 ?你喜欢漫画吗 ?你对漫画的感受如何 ?反馈表明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爱看漫画 ,家人也看 ,大部分人经常看 ,喜欢看。大家的感受  相似文献   

13.
华君武有一幅名为《加盐》的漫画。画面上有两个人。一个人问:“怎么把盐洒在报纸上?”另一位正在看报的人说:“这篇文章淡而无味。”这幅漫画无疑是在讽刺报上的一些文章满口说教,味同嚼蜡。其实,这种淡而无味或味同嚼蜡的文章,在我们一些同学的作文特别是议论文中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4.
漫画三重奏     
《新作文》2003,(7)
画面上这两位小朋友在谈论什么呢?谈得这么津津有味却又让人瞠目结舌?请看“漫画三重奏”!  相似文献   

15.
贵刊一儿八六年第五期刊登的漫画“锅盖的妙用”真是妙趣横生,其味无穷。这幅漫画只有上下两个画面,上图妈妈惊奇地发现:“锅盖怎么没有了?”下图作了明确的回答:“锅盖在这儿。”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到,原来锅盖被孩子拿来放在小凳子上作了汽车的方向盘。你看他多么神气!俨然是—位真正的汽车驾驶员,嘴里还不时发出“嘀嘀嘀”的喇叭声,玩得那么高兴,连小花猫都被孩子的高兴劲儿吸引住了。而那辆买的玩具小汽车,却被底朝天地扔在一边。画面简单,寓意深刻,发人深思。这幅漫画,有三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为什么孩子把买的小汽车扔在一边,而对自己做的模拟汽车玩得那么高兴?二、对孩子玩锅盖的行为该怎么看?三、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品质?家长该怎么  相似文献   

16.
韩流持续增温,追赶时尚的你已经被袭中了吗?可是关于韩国,除了单眼皮的Rain和满嘴“小的”的大长今,还有什么呢?希望《漫画韩国》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这个国家,以及韩国人眼中的中、日、韩。  相似文献   

17.
红色圣诞 12月的澳大利亚已是严冬季节,人们用火来驱走寒冷,换来“红色圣诞”。白色圣诞 法国中部的包日尔斯一带,每年在圣诞节前后必是普降瑞雪,满山遍野白雪皑皑,给人一种清新快乐的感觉,人们称之为“白色圣诞”。紫色圣诞 在芬兰,圣诞节前后,满山遍野都是怒放的紫罗兰掩映在白色大地上,远远望去,一片紫色,这就是有名的“紫色圣诞”。蓝色圣诞 夏威夷每年12月,既没风,也没雨和雪,气候不冷不热,蔚蓝的天空与蓝色的海水融为一体。因此,夏威夷人能够享受到一年中最美的“蓝色圣诞”。绿色圣诞 位于北欧的荷兰,在圣诞前夕,白雪消融,花草…  相似文献   

18.
关于人的主体性问题已经成了当前哲学研究的“热点”。在研究这一问题时人们必须首先思考和回答:人的本质是什么?人为什么能够成为主体?人作为主体的本质特征又是什么?在关于这些问题的讨论中,人们往往有意或无意地迴避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那就是  相似文献   

19.
教研组开展活动,由我执教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76页11题“小猫钓鱼”.情境图上3只小猫围在池塘边垂钓,小花猫钓了8条鱼,小黄猫钓了20条鱼,小黑猫钓了15条鱼,情境图下面有一提示: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我任教两个班,在第一个班是这么教的.师(呈现主题图后):你们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有小花猫、小黑猫和小黄猫.师:你们能根据小猫钓鱼的情况说说数学故事,提出数学问题吗?学生提出了一些问题:小花猫和小黄猫一共钓了多少条鱼?小黑猫和小黄猫一共钓了多少条鱼?小黄猫比小花猫多钓多少条鱼?小黄猫比小黑猫多钓多少条鱼?……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一板书在黑板上,写了满满的一大黑板,然后和学生们一起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一节课下来,师生练了一黑板的习题.课后,我暗自思考:这本是一节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练习课,而通过前面的教学,课堂上满黑板的问题学生在课前已经都会提出也会解决了,这节课只不过是让他们把已有的知识展示一下罢了.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似乎没有什么新的收获.怎样才能让学生在40分钟前后有明显的变化呢?我拿出自己的教学设计整理了一番,决定第二天围绕“问题树”进行教学.第二天,在第二个班又上同样的内容.课伊始,我出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二、漫画略赏 这幅漫画在构思上是比较巧妙的;“意料之外”指两个人,一是孩子考了零分之后,以为要挨爸爸痛打,但这回爸爸却指责老师,孩子感到“意外”。二是指“爸爸”。考试考不好,只怪孩子,或者怪老师,从来不怪自己,把自己看作“意料之外”的人。这也正是漫画讽刺的核心,也就是说,漫画家不在讽刺孩子,不在讽刺老师,而是讽刺家长只知埋怨他人,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正面立意也是清楚的:对于孩子的教育,家长也应该投入精力,帮助孩子学习;毒打与指责都是无济于事的。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现象是很多的,我们可以联系实际进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