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试论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办学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就业是办学、招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事关高校的长远发展。文章从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的就业现状出发,就如何通过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毕业生就业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角度,分析了当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形势与现状,同时从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三个方面分析了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成因,并提出如何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新升本科院校办学经验不足、新办开设专业知名度还不高、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普遍困难等三重压力背景下,对学校和学生及其家长、企业、社会都造成较大影响。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形势及节能减排大背景下,石油天然气能源工业所需人才的素质要求更高。在"气化中国"所带来的低碳生活,相关高校要更深入社会、行业、企业调研,积极探索本科毕业生就业出路,努力抓好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培养,增强学生就业信心,拓宽本科毕业生多渠道灵活就业。  相似文献   

4.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新建本科院校旅游专业学生带来了广阔的就业前景,但是在实际发展的情况中,新建本科院校旅游专业的毕业生选择旅游酒店及旅行社等专业行业的越来越少,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不从事旅游专业工作”、“旅游行业高流失率”等现象十分普遍,这实质是对旅游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本文以新建本科院校闽江学院为例,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视角,通过跟踪调查三届的毕业生,分析了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总结出旅游专业学生就业现状的四维三象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建议实行旅游专业培养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好大学生就业关系网络,以期合理的引导旅游专业学生更好地服务旅游产业,促进新建本科院校旅游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该文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为例研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文科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通过对文科毕业生进行访谈、调查,分析了就业环境对地方本科院校文科毕业生竞争能力相关因素的影响.探讨了文科生就业竞争能力的培养环境,并结合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的发展,提出了培养和提高地方本科院校文科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全国各地新建了许多本科院校,院校的建立在满足人们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同时,也增多了大学生的就业队伍.在大学生就业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新建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时相对处于劣势.其中一部分原因在于,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规划工作做的不扎实、不深入、不系统.本文将重点分析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并根据现状,寻求对策,以求推动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7.
就业竞争力是衡量一所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对于贵州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要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必须根据学校的实际,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完善培养方案,并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形成一套能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服务指导系统,从而有效提升贵州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卓越计划”对培养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就业市场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直接面临市场选择,必然要求高校重视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和提高。以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为导向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的实施,融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必将有效地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就业市场化后,高校毕业生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本文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如何找寻自己合适的工作岗位的角度出发,就毕业生求职前的材料准备、能力锻炼和求职中的应聘技巧、注意事项,以及学校如何开展求职技巧的训练与指导进行探讨,以期为地方院校毕业生更加主动参与就业竞争,提高就业能力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新建本科院校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既能促进学校自身的发展,又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目前,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遇到的主要问题包括:供给总量逐年增加,供需矛盾突出;学校自身办学定位不够准确,专业设置不够合理;职业技能教育抓得不够到位,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不够完善;毕业生就业理念存在一定偏差。面对以上问题,新建本科院校应准确定位,注重培养特色人才,创新就业工作思路,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选取就业率、离职率、收入水平、专业匹配度、就业满意度5 个指标,建构了高校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指数评价指标体系, 并应用对陕西省53 所高校41702 名2017 届本科毕业生的调查数据,计算了陕西高校190个本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指数,进而根据该指数对陕西高校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了分类。研究发现:陕西高校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总体水平有待提高,且不同本科专业毕业生在就业率、收入水平、专业匹配度、就业满意度、离职率等方面的差异明显,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不充分、不平衡的特征显著。依据陕西高校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指数的测度结果,筛选了若干应该鼓励发展或限制发展的本科专业。  相似文献   

12.
深入研究 进一步做好“高职”专升本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专升本为专科毕业生进入本科院校继续深造提供了机会 ,本文通过对我院近几年高职专升本考试情况分析 ,认真总结经验 ,今后要加大教学改革力度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使高职专升本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3.
毕业生就业工作,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而言更加重要。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症结主要在于办学模式不当造成毕业生没有相对的就业优势,培养与需求存在偏差,供需双方的认识误区;院校就业服务体系欠缺。为破解就业难题,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着力采取几点措施:第一,明确定位,办出特色,增强服务地方的意识;第二,加大投入,加强调研,探索更加有效的就业指导模式;第三,挖掘潜力,凝聚力量,全面促进毕业生顺利稳定就业;第四,做好跟踪调查,维护市场,全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和信誉度。  相似文献   

14.
独立学院是中国国情下高等教育的特殊产物,它是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推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而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更凸显其特殊性。为此,提出从六个方面构建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建立服务毕业生就业的理念,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加强服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软硬件"建设;构建全程化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创新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为毕业生就业搭建"直通车";积极拓展就业市场,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岗位信息服务;关注弱势群体,为就业困难毕业生提供援助。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但供求关系的失衡、结构性矛盾的突出、就业择业观的偏颇都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吉林省作为教育大省,一方面要大力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另一方面要防止人才流失,所以促进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的多样需求、当代大学生新价值观的形成等原因,高校的教育观、用人单位的选拔观、大学生的择业观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匹配。只有高校深化教育改革、搭建实习实践平台、强化毕业生就业择业指导,才能有效促进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促进"人才生根工程"计划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6.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到学生的前途、高校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职业指导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所在,也是新时期高校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针对目前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现状和存在问题及其成因进行探索和分析,提出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的措施和对策,以此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目标,确保全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7.
成人"专升本"是我国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中针对获得国民教育系列大专或大专以上学历的在职人员开设的本科学历教育层次,是学历教育的延伸和发展。由于成人"专升本"是在专科基础上实施的本科教育,课程设置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文章研究了三所普通高校成人"专升本"2009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剖析了成人"专升本"在课程设置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设置成人"专升本"课程应该遵循的主要原则:第一,准确定位培养目标,以需求为导向,多方参与设置课程;第二,做好"专升本"与专科知识相互衔接,设置"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第三,符合成人学习特点和需求,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等教育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许多公办普通高校按照新机制、新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创办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也称独立学院)。如今,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也成为独立学院能否生存发展的保证。因此,深入思考和研究独立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对促进独立学院毕业生充分就业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在新的招生分配制度下 ,高校毕业分配工作面临新课题。本文从学校和学生角色的转变、高校自身的优势等方面探讨了建立高校毕业就业服务市场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市场机制的建立 ,有利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必须得到学校和国家的扶持。  相似文献   

20.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大背景下,高校共青团组织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个重要的课题。高校共青团应当从党中央重要指示为指导思想,通过团员教育、校园文化、特色活动等多种形式,培养在校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学习择业就业技巧,提高竞争能力,在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