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勇刚 《科研管理》2006,27(1):107-113
本文从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问与题研究入手,提出三维立体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与方法,通过构建企业信息化发展指数、质量指数、能力指数指标体系,建立了企业信息化综合指数模型,突破了以往企业信息化测度只重水平而忽视信息化质量与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为"适度信息化"的企业信息化理念贯彻执行、信息化水平的横向与纵向比较、信息化结构的深入诊断和信息化建设的正确指导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社会信息化水平测度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陈昆玉 《情报科学》2001,19(1):14-17
社会信息化水平是对一个区域内社会信息化发展程度的定量描述;信息化测度方法比较流行的有美国波拉特模型和日本的信息化指数模型,二者均存在不足。本文在日本指数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改善,重构了较为科学、合理的信息化测度模型。  相似文献   

3.
根据改进的信息化指数模型对广东省1990-2001年的信息化相对水平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发现该时期内广东省信息化相对指数呈现指数式快速发展;同时对广东省和全国部分地区的信息化水平作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信息经济测定与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婷婷 《情报杂志》2005,24(1):107-109
在信息化水平测度方法选择的基础上 ,对日本学者提出的信息化指数模型进行修正 ,以此分析了山西省信息化指数。  相似文献   

5.
以广东省为例通过构建指标测度体系,从统计上度量信息化发展水平和新型工业化水平。并利用协整技术及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相互推动的动力机制,为各级政府制定信息化和工业化发展战略提供量化依据。探讨信息化发展和新型工业化进程相互协调发展的动因,从理论上进一步验证实证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信息经济测度与比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为我国华南地区中心城市,广州信息经济规模的发展倍受研究者的重视.卢泰宏和王宵(1992)借助信息化指数方法,首次对包括广州市在内的珠江三角洲信息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分析[1].在此基础上,张启人(1993)通过一个改进模型对包括珠江三角洲在内的广东省信息化水平进行了国际比较[2].随后,邓兆参等(1994)再次对广州市信息化指数进行测算[3],谢康(1995)借助广州市首次第三产业普查咨询和其他统计资料,应用波拉特方法对1984年广州市信息经济规模进行了测度[4],江辉煌(1997)以广州市统计局资料和波拉特方法为基础,对1990-1991年广州市信息部门规模进行了测算,并完成<广州市信息经济测度与国际比较>硕士论文[5].本文在上述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广州市信息经济规模发展结构和特征,及广州市作为华南地区信息中心城市的地位进行初步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信息化水平测度理论研究比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国内外有关信息化水平测度的模型或方法很多,本文仅对马克卢普法、波拉特法、信息化指数法和我国信息化测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在分析现有有关信息化指数测量的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探讨了产业信息化水平的测度方法和原则体系,并应用谝测度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典型传统行业-机械工业所属10个分行业进行了产业信息化水平的实证分析、测量、比较。研究结果对分析我国产业信息化进程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测度方法对其他产业信息化水平的研究分析工作也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我国信息化水平测度方法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翁佳  郑建明 《情报杂志》2006,25(5):17-18
在对大量文献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2001~2004年我国信息化水平测度文献中的测度方法进行了评述,以推进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指数模型法的基础上,从云南省省情出发,对该方法进行了创造性的改进,提出了云南信息产业发展水平测度方法和指标体系构成方案。继而,采用改进后的信息产业发展水平指数法对云南信息产业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并在对测算结果展开分析与讨论后,与广东省进行比较,最终得出了云南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的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