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兴起广播事业的国家,也是私有商业化广播事业最为发达的国家。广播一直是美国所有媒体中最普遍、最个人化的一种形式。它随处可见,无所不在。全美国有近6亿收音机,广播听众家庭户为9440万户;现有电台约11000家,商业电台占85%以上,另有一部分公共或者非商业的电台。  相似文献   

2.
业态     
《视听界》2004,(5)
美国人爱听广播据《环球时报》报道,在美国,广播是最受人们欢迎的媒体之一。现在,全美有近6亿台收音机,平均每个美国人拥有两台多。根据美国广播收听率检测公司2004年的统计,美国现有13898家大大小小的广播电台,94%以上的人每周听广播,77%的人每天收听广播。在美国,广播业影响着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之一就是为人们提供各种及时、有效的信息。每天上下班高峰时期,只要打开收音机,许多本地的频道都在介绍交通状况,建议人们选择最畅通的路线。还有气象消息,任何一个地方的广播台,气象预报都是一会儿播两遍。美国广播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政治观点。在美国  相似文献   

3.
张彩 《中国广播》2010,(11):19-22
美、日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广播调整的两个国家,美国是1955年,日本是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日本是当时世界广播界商业电台最多的、在电视的打压下调整广播最积极的两个国家。  相似文献   

4.
七十年代以来,获得独立的广大黑非洲国家由于摆脱了殖民主义统治,经济文化事业得到了发展,广播和电视事业也随之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在黑非洲大多数国家里,广播事业已经超过报刊,成了最普遍的大众传播手段。即使在交通不便的  相似文献   

5.
《视听界》2004,(5):94-94
在美国,广播是最受人们欢迎的媒体之一。现在,全美有近6亿台收音机,平均每个美国人拥有两台多。根据美国广播收听率检测公司2004年的统计,美国现有13898家大大小小的广播电台,94%以上的人每周听广播,77%的人每天收听广播。  相似文献   

6.
我国有线电视事业的发展历史不过是十几年的时间。它经历了最初以改善收视效果为目的的有线电视“网”,到可以播出自办节目的企业有线电视台,直至近两年来突飞猛进,大规模兴起的城市有线电视台这样一个过程。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世界上有线电视事业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入户数是5300多万户,德国是500多万户。在我国,经有关部门批准成立的城市有线电视台、站,  相似文献   

7.
1906年圣诞夜,雷金纳德·费森登(RiginaldA·Fessenden)进行了第一次广播播音。1920年11月2日,美国西屋公司在匹兹堡开始定期广播,这是美国第一次商业广播,也是美国广播事业诞生的标志。美国商业广播百年历史中,始终在随着整个媒介格局的流变而调整变化。在不同的时期,面对不同媒介的竞争,美国商业广播所采取的经营策略,使广播的实力和规模不断增长。初创时期:确立经营模式在商业广播初现的时期,广播业自身的经营并不为人所注意。通信和电气大企业纷纷创立广播电台,初衷是为了刺激公众购买收音机“,电台的发展意味着它们的产品和服务有了…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地位的不断提高,我国对外广播事业也在不断发展。作为对外广播与听众之间最直接的桥梁,主持人的声音代表着国家的形象。本文对对外广播主持人语言素质的构建问题作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9.
2003年7月,河北电台领导班子改组后,经过广泛调研和科学论证,响亮提出“创建大台强台,树立主流媒体形象”的发展目标,将扩大覆盖工作摆在了事业发展的首要位置,举全台之力扩大覆盖。两年来,我作为台覆盖办的负责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了扩大覆盖工作的艰辛,感受到了几代广播人对扩大覆盖工作的期盼,尤为使我感动和感慨的是,为把广播的声音传遍干家万户,全省各级、各部门的领导和同志们给予的大力支持、协助和配合。作为一代广播人,我为能投身到这样一个众望所归的事业中感到自豪,更为广播事业开创出更加美好的明天充满动力和信心。  相似文献   

10.
在2003年的媒体研究和实践中,有两个词成为最紧密、最频繁的组合,这就是“广播”与“发展”。正是由于十余年广播人的“不示弱”的精神,催生了广播发展史上一个令人兴奋时刻的来临:国家广电总局确定2003年为“广播发展年“。在年终岁末,回头检视一年来全国广播界的改革和发展成效,广播人欣喜地看到:“广播发展年”已成为中国广播事业和广播产业改革发展的助推器,广播正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1.
黄波 《中国广播》2004,(5):59-60
县级广播电台是我们国家批准设立的最基层广播媒体,办好县级广播和办好县级电视一样都是县级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但是,由于受社会上重电视、轻广播的错误思想影响,县级广播普遍发展缓慢,这种状况影响了县级广播电视事业的协调发展,影响了广播媒体应有作用的发挥,因此,如何办好县级电台、发展县级广播,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也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苏蓓 《新闻窗》2009,(5):67-68
1920年11月2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西屋电器公司创办的KDKA电台开始定期广播。这一天被公认是世界广播事业的诞生日。新出世的广播以其无与伦比的时效和真实生动的优势迅速成长为最强势的主流媒体。但是自电视媒体诞生以后,因其不仅拥有广播所具有的亲切、生动等优势,还具有形象性和更真实、更具现场感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3.
正类型化广播在国外早已是一种成熟的广播模式,其源于美国,原意是格式化的广播,也就是说频率不再按时段形成不同的栏目,而是整频率打造一种概念的广播。类型化广播也是当前我国广播界比较认同的成功模式之一,就广播频率从专业化向类型化发展的方向而言,类型化广播的特点较为适合于音乐电台的全新构建。类型化广播与音乐电台的结合为广播事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音乐广播电台的优势广播由于其可伴随性能够在人  相似文献   

14.
在1979年出版的力作《无冕之王》一书中,美国名记者兼作家戴维·哈尔伯斯坦这样称赞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威廉·佩利:他“确确实实是(美国)现代广播事业之父,是这个最新行业中名声赫赫的人物.在广播事业弱肉强食的世界中,他不但是一个开拓者,而且是最成功的一个.”威廉·佩利自1928年以来,长期担任CBS董事长(直至1981年才退休),并且实际上是该公司的创始人、经营者和决策人.他之所以在美国广播界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成功,主要得力于他的非凡经营之道.  相似文献   

15.
关于广播改革的几点思考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吕浩才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扩大,广播改革也进人了新的阶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广播改革如何深化,有没有规律可循,怎样抓住机遇,加快广播事业的发展?这是广播界需要回顾总结、认真研讨和积极探索的问...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经济广播电台,是在新闻改革大潮中跃起的一颗新星。不久前,我在山城走访了这家电台。他们在改革中探索实践的一条新路,令人感奋,给人启迪,发人深思。探新路创新业在我国,广播电台等新闻机构都是全民所有制单位,由国家拨款办事业。近几年来,由于电视事业蓬勃发展,加之众多报纸的出版,广播事业面临新的挑战。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摆在广播工作者面前,收音机的利用率在下降,广播听众在悄然减少。老广播、新广播们为此焦虑不安,迫切希望能在改革中探求新的振兴之路。重庆经济广播电台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7.
1991年12月中旬,一个负责美国政府国际广播事业的总统特别工作小组,正式向美国政府提出了建立“自由亚洲电台”的建议。这个小组由前“美国之音”台长约翰·休斯任组长。经过半年的“调研”,小组的一份报告说:“对中国居民及其邻近的共产党国家越南、北朝鲜和老挝的居民进行广播,这将使美国现有的鼓励这个地区进行民主政治改革的外交努力更加完善。”休斯的观点更露骨。据“美国之音”广播说,他称:在亚洲等地区数以百万计的人民“没有自由”,现在美国不能放松开展国际广播。“我们觉得用文字进行战斗,比用武器进行战斗更加便宜。”美国一些人鼓吹建立“自由亚洲电台”,就是想  相似文献   

18.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无线电的发明和使用为广播事业的产生提供了技术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无线电传递语言和音乐的试验取得成功。不久,美国、英国和十月革命后的俄国等成为世界上第一批建立广播电台的国家。在此期间,无线电技术传入我国,外国人开办的广播电台在我国出现。中国的广播事业历史由此开始。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广播改革之路王锋在80至90年代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的广播事业空前发展,走过了一段日渐辉煌的改革之路。广播改革和发展的这十几年可以说是中国广播事业最引人注目的“黄金时期”。回顾这十几年广播改革走过的道路,对推动广播事业的深化改革和更...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最早研究广播的时间应该追溯到本世纪二十年代。随着二十年代初期世界各国广播事业的兴起及美国人奥斯邦把广播输入我国,在国内出现了一批对广播较为注意和感兴趣的人士。在我们发现的资料中,最早记述广播的特点、性能,介绍广播由来、原理及传入我国情形的文章或资料,就是写于这个时期。当美国的无线电广播还处在试验阶段时,1920年8月,中国近代大型综合期刊《东方杂志》第17卷15号就以《无线电传达新闻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