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6 毫秒
1.
一、作文兴趣的心理学基础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观认为人的学习动力是自我潜能的充分发挥。罗杰斯认为,人类有机体有一种自我——主动学习的天然倾向。当各级水平的学生在遇到对自己有意义的、恰当的问题时,必然会进行自我——主动的学习。而且,唯一能  相似文献   

2.
罗杰斯(1902—)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当代发言人。他的个性理论反映了人本主义心理学个性理论的基本观。国内尚无对罗杰斯的个性理论有过系统的介绍,本文试图对他的理论作初步的述评。1.研究个性的方法罗杰斯研究个性的对象是变态个体。为了治疗这些患者,罗杰斯提出一种治疗方法,即“患者中心治疗法”,其目的是改变患者的个性。罗杰斯的这种研究方法是以一定的理论观点为指导的。首先,这种方法的基本理论假设认为,每个人类个体都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他具有自我指导的权力和能力。人是由他们对自我和周围现实的意识感知所指导,并非是他自  相似文献   

3.
从罗杰斯的自我和谐理论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我和谐理论是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内容.罗杰斯的自我和谐理论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根据罗杰斯自我和谐理论,大学生心理自我维护应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正确认识自我,满足"自我关注需要";不要过度追求"积极关注需求",客观评价自我;面对现实,做充分发挥潜能的人.  相似文献   

4.
试论现代心理学与东方佛教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方佛教中有许多心理学思想,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流思潮表现出一种广泛吸取东方文化智慧,尤其是向佛教精神靠拢的趋势。特别是精神分析学派、人本主义心理与超自我心理学的学术研究,有力地促进了佛教与现代心理的兼融沟通。  相似文献   

5.
人本主义心理学: 后现代主义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许多主张与后现代主义不谋而合,但是两者的哲学基础不同,基本观点也大相径庭。后现代主义挑战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概念,认为“意识体验”、“潜能”和“自我”等概念是社会建构的产物,是一种话语范畴,而不是一种精神实在。后现代主义也挑战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个体主义倾向,主张从个体理性转向公共理性,从个体自我转向关系的自我。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科学观和方法论方面出现了一种释义学转向,并在一定程度上开始接受社会建构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许多主张与后现代主义不谋而合,但是两者的哲学基础不同,基本观点也大相径庭.后现代主义挑战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概念,认为"意识体验"、"潜能"和"自我"等概念是社会建构的产物,是一种话语范畴,而不是一种精神实在.后现代主义也挑战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个体主义倾向,主张从个体理性转向公共理性,从个体自我转向关系的自我.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科学观和方法论方面出现了一种释义学转向,并在一定程度上开始接受社会建构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徐艳 《考试周刊》2014,(12):82-83
人本主义教学观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是19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将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推广到教育教学领域的产物。本文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探讨如何把人本主义教学观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以此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评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是建立在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和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上的。罗杰斯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在研究人性时提出了三个基本假设,即:情感和认知相统一的整体观:以自我为  相似文献   

9.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杰斯是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在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中涉及到了诸多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培养"完美人格"的教育目标、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教学观和自主学习的学习观中.罗杰斯对教育的主要贡献在于他的教育理论中.  相似文献   

10.
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在教师问题上发表了许多独到而有价值的观点,这些观点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文章分析了弗洛姆、马斯洛和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教师角色观、教师素质观和教师教育观,揭示了他们的教师观对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评罗杰斯的学习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本世纪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初兴起于美国,六、七十年代迅速发展在美国心理学界形成了"第三势力".其主要发起人是马斯洛(A.H.Maslow(1908-1970)和罗杰斯(C.R.Rogers,1902-).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以注重情感、自我、价值、创造性为特征,并以此同强调性本能倾向为特征的精神分析学派和强调机械化倾向为特征的行为主义学派分庭抗礼.罗杰斯是马斯洛去世之后,当今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言人.他根据自己几十年的工作经验,公开宣称"患者中心疗法".六十年代以来,他把他的理论移植,推广到教育和教学领域,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的理论,他的理论独树一帜,冲击着传统的教与学理论,在世界教改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他的教与学的理论都值得我们研究.本文试着对罗杰斯的学习观作初步探讨,仅抒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12.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培养"自我实现"的人的教育目的观,自由学习和意义学习的学习观",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观和真诚交往的师生观。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本质有许多契合的地方,研究和借鉴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于发展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传统文化中理想人格的自我导向作用是文化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与难点之一,而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自我差异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对该文化心理的运作机制予以分析,在此分析基础上,进而揭示出在扬弃儒道"理想人格"模型的过程中,"文化自觉"原则所理应受到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当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之一——罗杰斯在他的代表作《学习的自由》中指出,人类都有一种"自我—主动学习"的倾向。人天生就有好奇心,有寻求知识、真理和智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现象学的角度探讨了罗杰斯的人性观、心理治疗理论、临床实践和研究主题,对罗杰斯人本心理学的哲学渊源和理论内涵给予了重新审视,这将有助于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思考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原则、实践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6.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罗杰斯 (Rogers ,C R)的自我观念 ,作为他人格理论的结构基础 ,具有其丰富的内涵和显著的特征。不仅对自我理论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且对学校的教育和教学改革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6,(52):173-174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将其人本主义理论运用到教育领域,形成了人本主义教育观,具体包括人本主义教育目的观、学生观、学习观及教师教学观。人本主义的教育观与当前外语人才人文素质培养有内在的联系和契合点,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从一定历史化背景和思想渊源来探讨人本主义的起源和必要性,对人本主义心理学杰出大师马斯洛与罗杰斯伟大贡献做出评论,并对人本心理学局限性作扼要概括,辩证地看待人本心理学的社会影响并提出一点启发。  相似文献   

19.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罗杰斯(Rogers,C.R)的自我观念,作为他人格理论的结构基础,具有其丰富的内涵和显的特征。不仅对自我理论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学校的教育和教学改革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罗杰斯、马斯洛和罗洛·梅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三大流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教育心理学思想关注个体潜能发展,相信个体能够自我成长,对教育教学理念、师生关系以及人格教育的改革都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