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张欣的小说满足了人们对广州这座城市的阅读期待,尤其是她对这座城市中特有的一群人-“中产阶级”的关注,使得她的小说有了固定的读者群。张欣总能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在很平淡的题材中写出新意,写出都市中特有的不再单纯的爱情、友情、亲情。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张欣的小说因为拥有众多读者而引起了评论者的注意。作为一名生活在城市的广东女作家,她以现实评论的创作方法、细腻、清新、真诚的笔触真实地描摹了生活在转型期的城市中知识女性在事业、家庭、情感上的追求和困惑。本文就沿着城市女性这一线索来探讨张欣的小说创作。  相似文献   

3.
张欣:现代都市女性的歌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城市文学的背景下论述了张欣小说创作的女性主义视点,揭示了作家在常态人生中反映出的现代都市女性的无奈与洒脱的情感体验,并探索了她与男作家的城市小说创作,以及与一些女作家的“私人化”小说创作的不同之处,从而探索了张欣小说创作的特点与价值。  相似文献   

4.
提到张欣这个名字,就会让人自然而然地与都市联系起来,在当今都市文学的风景线中张欣的作品确实是一片绚烂的色彩,从她的《首席》、《爱又如何》、《掘金时代》、《如戏》等等当中,我们看到张欣似乎天生是为当代都市写小说的。张欣在城市这方舞台中找到了自我表白、自我抒发的机会,她表现着女人们和男人们在都市中的追求与挣扎,欣喜与苦恼,幸福和悲伤,升腾和堕落。她以自身的抒写丰富着都市的现状和个性,也表达着自己的情感和追求。张欣带着红尘中的一颗浪漫之心,打探着商业化城邦中物欲横流背后人们的生存状态和情感追求,表现了都市中人欲望的交织、缠绕与升腾,写出了在喧嚣尘世中追求、渴望真情实爱的人们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城市小说中有一类以表现现代人的欲望渴求为写作重点,其中以张欣、何顿为代表。张欣和何顿的小说都将现代都市中人的欲望作为表现题材。张欣的都市欲望小说会预设光明的结尾,而何顿的小说则对欲望失控的人物进行惩罚。这显示出他们对都市欲望的复杂态度。  相似文献   

6.
凌叔华的小说以女性特有的敏锐和精细,运用丰富多样的艺术手法,将中国传统小说和西方小说的艺术相结合,细腻含蓄地写出了"五四"新旧交替时期一部分女性的心灵.她的小说具有蕴藉含蓄的美学意蕴,作品在意境营造上,或以景衬情,或着力于情绪渲染,于素朴中见神韵,清淡中显幽远.  相似文献   

7.
张欣小说切合当代都市文化心理.她描绘当前都市物质利益原则下的孤独心境,刻画经济转型时期的徘徊心态,满足机械化时期的猎奇心理.同时,她对当代都市感悟深切又饱含深情,所以,张欣小说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8.
甘小娟 《广西教育》2011,(30):78-79
张欣描写当代的女性都市白领的小说,以女性作家对女性生命的独特感悟,讲述了都市不同女性的情感与职场的经历。她的小说呈现出丰裕的物质生活的景象,站在中产阶层的视角,写出了白领女性们在都市生活中的感伤情怀,反映出作者对都市社会深刻的洞察力,她的都市情感小说给人一种梦幻、理想、古典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9.
作为生活在哈尔滨的外来作家,迟子建对城市的融入与认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她既亲身感受到了城市生活的痛楚,同时她与城市的关系又是疏离的,因此,她的小说在捕捉这座城市的脉动,深入这座城市的肌理时,有着不同的维度和丰富的内容:她开掘城市历史,呈现了哈尔滨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及品格,在聚焦现实时又警示大家——民间自在的生活状态,生命自身蓬勃生长的自由精神,在"规范化"的城市改造中将会枯萎、死亡。同时,她以一贯之地书写人性的温暖,探寻到哈尔滨这座城市的生机所在。  相似文献   

10.
女作家张欣始终对现代都市人的情感状态、生存状态作近距离的关注。其小说的底蕴隐含着"人生无处不苍凉"的凄凉,写出了都市物质欲望对人性的腐蚀,金钱对爱情的摧毁,但是张欣又无意于对都市进行批判,而是以关切的心情注视着都市人生命的韧性,善良的情怀充溢于作品中,在小说中留有一点苍凉的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