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小语第十册《可爱的草塘》是一篇富有诗情画意的散文。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时,我主要采取如下的做法。一、析题入手,激发情趣。课题,是文章的窗户。如何扣住课题巧设悬念,以激发学生探索新课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教学时我分两步析题:先析“草塘”,间学生:什么叫草塘?后析“可爱的”,让学生思考:课文写了哪些景物来表现草塘的可爱?这种从析题入手,巧设疑难,使学生带着悬念去阅读课文的做法符合小学生的阅读心理。二、疏导思路,授以方法.课文描写草塘的可爱,主要通过四个画面的描述来体现:①草塘夏季的美丽景色;②春冬草塘的特有景象;③水泡子逮鱼;④  相似文献   

2.
我在教《可爱的草塘》一课时,让学生抓住“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来体会草塘物产丰富时是这样引导的:“对于这句话,老师有  相似文献   

3.
《可爱的草塘》是一篇讲读课文。教学时,建议抓住作者的所见所闻,深究草塘的“可爱”,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可爱的草塘》记叙了小丽领“我”游玩草塘时的所见所闻,描述了北大荒的优美景色和丰富物产,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教学时,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导读,是引导学生体会人物感情的捷径。  相似文献   

5.
“教是为了不教”的含义,就在于教学中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将学生领入学习之门,让学生“会学”。在教学中怎样使学生“会学”,也就是通过自学去读懂一篇课文呢?下面就《可爱的草塘》一课的教学,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可爱的草塘》讲的是“我”在小丽的陪同下,看到...  相似文献   

6.
设计图画教《可爱的草塘》教学《可爱的草塘》时,可设计下面几辐图画,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体会作者情感。第一幅:草塘春景图。春天,小草发芽,河水解冻,鱼儿欢跳,一派生机勃发的景象。第二幅:草塘夏景图。夏天,宽广的草塘里,碧绿的草,仿佛大海里的波浪。它把...  相似文献   

7.
最近,听了南通市特级教师亓浦香老师的一堂阅读课——《可爱的草塘》,其中的一道练习题给听课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学生理解了草塘“可爱”的内涵后,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填空题:“北大荒的草塘不仅景色美丽,而且物产丰富,这( )是草塘的可爱。”学生各抒己见,提出了“就”、“便”、“才”、“正”等字。亓老师启发道:到底用哪个词最准确,得分析具体的语言环境。如果我问北大荒草塘可爱在什么地方,应选用——(就);如果问草塘有什么特点呢,应选用——(便、正);如果问草塘仅仅可爱在景色美丽吗,应选用——(才)  相似文献   

8.
《可爱的草塘》一文中,“可爱”像粒粒珍珠散落在草塘各处,“我”在寻找这些珍珠的过程中,伴随着对草塘认识的逐步加深,感情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种感情变化成为串连这  相似文献   

9.
在教《可爱的草塘》一课时,我正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最能体现北大荒物产丰富的句子赏析,进一步感受草塘的可爱。这时,有一位学生问我:”老师,课文中说‘棒打狍子瓢舀鱼’,还说‘今年春天给你们邮的鱼干,一点儿不掺假,都是我用瓢舀的’。瓢能舀到鱼吗?我不信,因为在我家承包的鱼塘里怎么舀也舀不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可爱的草塘》一文,通过作者初到北大荒的所见所闻,描述了境内一处草塘的美丽和富饶。文章语言活泼,文字隽永,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教学本文。我作了以下的构想。一、紧扣题眼把握线索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紧扣题眼“可爱”一词。带着下列问题默读课文: 1.作者写了草塘的哪些景物来体现草塘的可爱? 2.作者写草塘的可爱,是抓住哪些特点写的? 3.小丽讲了哪几件事来夸耀北大荒,说哪儿也比不上它?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思考与议论,引导学生列出  相似文献   

11.
一次,听一位青年教师教《可爱的草塘》一课,颇有收获。下面录其教学片断。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五课。(板书课题:5美丽的草塘。)(学生窃窃私语:老师写错了。)师:有什么话要说吗?说大声一点,让我们听听。生:老师,您的课题写错了,应该是“可爱的草塘”。师:(故作惊讶)真的写错了吗?真的不能用“美丽”?生:我预习时发现,草塘不仅很美丽,而且里面还有很多鱼、狍子、野鸡,用“美丽”不全面。生:我预习时觉得,草塘景色美丽,物产丰富,就像西沙群岛那么“富饶”,用“美丽”不合适。师:同学们读书真仔细。以前学过的课文课题中有“美丽”吗?生:《美丽…  相似文献   

12.
《可爱的草塘》一文中,“可爱”像粒粒珍珠散落在草塘各处,“我”在寻找这些珍珠的过程中,伴随着对草塘认识的逐步加深,感情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种感情变化成为串连这些珍珠的一条主线。根据教材的这一特点以及课后思考题,这篇课文的  相似文献   

13.
第十册新编进的讲读课文有《可爱的草塘》和《灰尘的旅行》。《可爱的草塘》是以“我”初到北大荒的所见所闻为线索,描述了北大荒的物产丰富、景色优美。课文是以“我”到北大荒做客开始叙述的。由于“我”对北大荒不了解,呆了几天便感到无聊。后来,小丽带“我”到野地里“散散心”,使“我”了解了北大荒的美丽风光。首先“我”被一个又大又美的草塘所吸引,走进草塘就象置身于大海中一样。“浪花翠绿翠绿的,绿的发光,绿的鲜亮,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我”情不自禁地赞叹:“这草塘真美啊!”接着,“我”又被一个方圆十多米的小泡水所吸引。“水面上波光粼粼,仔细一看,挤挤挨挨的都是鱼儿”。“我”不得不惊叫:“啊,这么多鱼!”最后“我”被一条小河的美景所陶醉。在清凌凌的河水里倒映着蓝天、白云、绿革,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竟至于“我”  相似文献   

14.
师:昨天我们自学了《可爱的草塘》一文,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生:(齐说)主要讲草塘的可爱。师: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了草塘的可爱呢?生:作者是从美丽的景色和物产丰富两方面写  相似文献   

15.
唐海岚 《湖南教育》2003,(15):49-49
上课整体感知。教师首先用多媒体将草塘美景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立刻被又大又美的草塘景色吸引住了。有的还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草塘这么绿呀!”“真美呀!”“这么大呀!”教师趁机说:“草塘里还有许多我们南方没有见过的物产,在草塘上还可以亲眼目睹到平日里见不到的有趣活动。有兴趣的同学请随老师到草塘去游览一番。”接着,教师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之中。概括归纳。在学生整体感知图文之后,教师要求学生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草塘留给自己的印象。学生不约而同地找到了“可爱”一词。教师便抓住“可爱”提问:“草塘的…  相似文献   

16.
《可爱的草塘》是一篇优美的借景抒情散文。文章通过作者对北大荒一处草塘的观察和了解,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抒发了“我”对草塘真切深刻的感受。语言清新活泼,以静写动,动静合写。使人对可爱的北大荒留连、热爱、神往。教学中,要启发学生想象景色美,赏析物产美,体会人情美,注意渗透美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可爱的草塘》课堂纪实□凤城市凤凰城区中心小学孙悦华第二课时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可爱的草塘》。谁能说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生: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初到北大荒,看到那里的草塘景色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师:回答正确。现在我们进一步理解...  相似文献   

18.
《可爱的草塘》是一篇写景散文。文章前部分作了这样交代:“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接着文章作了多处呼应。“我情不自禁地说:‘这草塘真美啊!’”北大荒“就是哪儿也比不上”、“我恋恋不舍地上了岸”  相似文献   

19.
《可爱的草塘》 (第9册)重点点击: 本文是怎样写“我”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解决方案: “我”初到时,对北大荒不了解,觉得没意思;看到草塘又大又美,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听了小丽的介绍,又亲自在水泡子里逮鱼,对草塘有了更多的了解;最后看到倒  相似文献   

20.
一、先抑后扬如《可爱的草塘》,开头写“我”初到北大荒,“一切都不习惯”,“觉得没意思”。可见我并不喜欢这个地方,这是“抑”。当“我”被小丽带到大而美的草塘,便被优美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所陶醉,以至于抓鱼“贪心不足”.想洗洗脸而又不忍心弄坏“这一幅美丽的画卷”,这是“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