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小学生考试作弊动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生考试作弊是应试教育模式规范下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一种不可避免的违纪行为,它产生的动因主要是家长期望过高,教师教学不得法和学生的趋利避害思想,扼制学生作弊应从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改革考评方式和改善教师待遇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针对屡禁不止的考试作弊现象,究竟应该采用怎样的监管措施?文章运用经济学中“博弈论”的思想分析了学生考试作弊和教师监考偷闲的原因,认为作弊是学生和教师双方博弈的结果.学生作弊概率不是取决于对学生的惩罚力度,而是取决于教师对学生频繁作弊作出的反应,因此不仅要加大学生作弊的成本,更要加强对教师的监管,才能有效减少考场作弊.  相似文献   

3.
考试是对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的一种重要的检验方式,是评价教学效果、改进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但目前考试作弊现象较为普遍,本文分析了我校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和动机,提出了预防或减少学生作弊的对策和措施,以降低学生考试作弊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作弊败露     
考试时,我作弊当场被捉。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老师拿起我的试卷,质问我是否值得作弊。处方教师在班上公开了作弊的学生,表面看来,这是合理的。这样做的意图是想让学生难堪。学生作弊是因为没有掌握知识,或是因为担心自己没有掌握足够的知识。有时,学生感觉到父母、学业好的兄弟姐妹或同伴的压力,也会作弊。因此,了解作弊的动机至关重要。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作弊的动机,才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有效缓解作弊的必要性。公开曝光完全排除了沟通的可能性。私下温和的训斥可能会更有效。在私下里沟通,教师更可能得到充分合理的解释。找出作弊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考试作弊及其防治的简单博弈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潘忻 《教育探索》2003,(1):52-54
学生考试作弊是严重违纪的行为,虽“屡禁”而“不止”。从博弈论经典模型“囚徒困境”的特点和条件入手,讨论学生考试作弊的收益。成本,有助于我们了解学生考试作弊的博弈心态;从完全信息纯策略静态博弈的视角分析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和条件,有助于我们制定鼓励学生诚实应考的政策。教师监考是否得力对学生考试作弊有重要的影响,分析运用教师监考手段防治考试作弊的作用和条件,讨论师生博弈完全信息混合策略静态均衡的概率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我们从博弈视角提出防治学生考试作弊的条件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学生作弊是考试活动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普遍存在于高等院校中。高职院校招生及培养模式有别于本科院校,学生作弊问题成因及解决方式与本科院校存在一定差异,对某高职院校学生作弊情况进行调查,采用Christofides模型分析作弊学生比率,找出学生作弊的主要原因,采取相应对策,为同类问题分析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手段也不断翻新,呈现出高发、频发的态势,涉及学生、教师、高校管理部门等多个主体.从理性主义视角来看,大学生考试作弊是学生、教师和高校从自身利益出发最终选择的一种结果.只有加快建立学生、教师、高校间平等的监督体系,引入多元化的评估方法,注重人才的综合评价才能有效地应对大学生考试作弊.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手段也不断翻新,呈现出高发、频发的态势,涉及学生、教师、高校管理部门等多个主体。从理性主义视角来看,大学生考试作弊是学生、教师和高校从自身利益出发最终选择的一种结果。只有加快建立学生、教师、高校间平等的监督体系,引入多元化的评估方法,注重人才的综合评价才能有效地应对大学生考试作弊  相似文献   

9.
姜慧  李中才  刘刚 《文教资料》2007,(14):67-68
本文运用博弈模型对教师监考与考生作弊的过程进行分析,证明对监考教师处分比对作弊学生处分更有助于减少作弊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考试作弊是一种较为普遍的不良现象,明确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危害,从学生、监考教师和学校角度探寻其原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预防和治理大学生考试作弊,需多方面形成合力:加强诚信教育,减少学生对考试作弊的认同;提供学业支持和帮助,促进学生努力学习;强化考试管理,加大监考力度;改革考试方式,建立更为科学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考试作弊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学校园里,作弊已经成为考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不良现象,有些课程的作弊问题还特别严重。本丈试用博弈论的知识,建立一个关于学生作弊与教师监管行为的博弈均衡模型,来解释考试过程中的学生作弊、教师监管的博弈现象。从博弈角度引出学校在教育,监管等方面应该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日益凸显。运用质性研究方法探析个案大学本科生考试作弊根源,发现教师监考不严,考试内容偏重记忆性知识,学生学习投入不足是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直接原因。而学生的学业准备度低,自我管理能力不足,无法适应大学的学习要求是诱发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深刻原因。由此,该个案大学应通过加强教师应对学术诚信问题的培训,改革考试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业帮助和支持,完善学术诚信政策等一系列相应举措来消除学生考试作弊的根源,从根本上促进大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陈富 《考试研究》2014,(2):73-82
基于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实演变,本文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对西部某高校大学生作弊的现状、成因及行为发生机制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考试作弊具有普遍性,作弊行为已经进入到一些学生的基本价值体系,形成一种"作弊文化";(2)来自城乡的学生,在"对作弊的认识倾向"、"作弊动机"变量上有显著差异;(3)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对作弊的认识倾向"、"作弊动机层面"、"管理制度层面"、"作弊原因"等方面有显著差异;(4)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对作弊的认识和态度"上有显著差异;(5)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作弊动机"变量上有显著差异;(6)作弊方式多样,并带有明显的时代技术特征;(7)学生对作弊的认识和态度有不同的倾向、攀比心理的影响、考试试题的结构与性质、教学管理过程的松懈、考试与评价方面的不合理性、教师监考的松懈等是促成学生作弊的重要因素。作者在指出作弊现状、分析作弊成因及其发生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止作弊或尽量减少作弊的干预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教师,我没有想到我的学生们会用作弊这种手段来欺骗我,来欺骗你们自己、你们的学业。作弊对我来说从来都是一种耻辱,尤其当我来到异国成为一名教师时。我宁愿我的学生从我的课上只学到诚实。所以,凭我的心,我请求我的学生再也不要作弊,  相似文献   

15.
当前高校结课考试中的作弊现象十分普遍,本文从一种新角度对该问题进行分析。首先将考试分为选拔性考试和通过性考试,将学生分为绩优学生和绩差学生。在分析不同考试背景下两类学生作弊心理基础上,提出重点监考绩差学生,采用开卷考试和提高试卷质量,监考教师认真监考,作弊处罚落到实处共4项应对考试作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答读者问     
我的表哥是某大学大二学生,去年的年终考试时。他带了一些资料被监考教师发现,监考教师认为其携带资料是作弊行为,当即取消他的考试资格。事后表哥不服,多次找监考教师和系领导,要求撤销作弊处罚。在遭到拒绝后,表哥气急动手打了监考教师。  相似文献   

17.
对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现象以及导致考试作弊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作出了实事求是地分析 ,认为杜绝考试作弊必须由学校学生工作部门、教务部门、教师和班级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齐抓共管 ,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8.
刍议成人教育的考试作弊及其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洪 《时代教育》2010,(2):88-88
成人教育考试作弊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只有从教风建设、考试模式以及考试监管等多个方面同时入手,各种措施配合使用,才能有效遏制作弊,构建起预防学生考试作弊的防火墙。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考试作弊是一种影响较为恶劣的现象,学生考试作弊不仅严重影响教师教学质量,使教师教学效果与实际有出入,而且容易使学生产生投机取巧,妄想蒙混过关,平时不认真学习的心理,更严重的会败坏学校学习风气,摧残学生精神,降低高等学校的社会地位,影响高校的优良形象。本文从大学生期末考试作弊原因及防范对策两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减少甚至杜绝该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日益凸显。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L高校本科生考试作弊现状进行实例探析。研究发现,大学生甚至部分大学教师普遍对作弊行为缺乏正确的认识,目前存在教师监考不严、学生学习投入不足及考评制度单一等问题。通过加强学术诚信问题教育、改革考评制度、为学生提供学业帮助和支持等措施能够解决考试作弊现象,从根本上促进大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