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用人单位的专题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社会要求有明显差距,社会用人单位更注重就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以此作为评价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影响大学生职场素质的主要因素有学生自身、高校以及社会等因素。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升毕业生职场素质的相应对策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重塑大学生成才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改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创建终身职业培训与能力开发的良好制度和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近三年浙江省高校毕业生毕业一年后的就业情况跟踪调查发现, 该省高校应届毕业生的起薪水平虽逐年增长,但高校毕业生的总体起薪水平不高,甚至出现“身价不如农民工”的个别现象,究其原因,与政府就业政策指导、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判和大学生综合素质等有关。据此,本文从政府加强政策指导、高校改进人才培养模式、用人单位合理确定薪酬体系和大学生努力提升就业竞争力等方面提出对策,以期形成高校毕业生合理的起薪水平。  相似文献   

3.
从社会、用人单位、高校及学生四个方面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大学生就业困境的成因,指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高校党组织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明确就业指导工作思路;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学生管理工作,提升毕业生就业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试论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生就业难渐渐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包括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就业岗位供需矛盾,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高校的人才培养结构不甚合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不够得力,用人单位的用人机制不够合理等。因此,我们应该从政府宏观政策、社会观念、毕业生自身素质、高校的人才培养结构及就业指导工作、用人单位等六个方面综合考虑,来研究改善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当前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但与用人单位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评价要求存在着一定偏差。在大学毕业生择业过程中,用人单位、毕业生和高校之间缺乏有效互动的平台。因此,研究和探索高校毕业生素质测评和就业推荐平台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高校毕业生素质测评要能够反映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就业需求的综合素质及能力。充分利用素质测评结果,将就业推荐平台建设成为解决就业矛盾,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6.
对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的毕业生及其就业单位的跟踪调查,显示综合素质成为制约大学生成才的关键因素,关系到大学生的就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日益受到社会尤其是用人单位的重视。用人单位对经历过校企合作教育的毕业生非常满意,被企业留用的学生不需要适应期,直接走上工作岗位,进入一线项目组。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高校、政府、企业、社会、家庭和学生本人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7.
时代特征、地域特征和用人单位矛盾等社会因素,招生规模扩大、培养模式滞后等高校因素,毕业生自身素质较低、就业观念落后、诚信问题严重等内部因素,导致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从社会层面、高校层面和就业主题层面,探讨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对策。提出国家相关部门应提供政策支持,用人单位应开发科学的毕业生素质测试系统;高校应强化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长效机制,大力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就业,广泛开拓就业渠道,共建实习基地,合办校内训练营;毕业生自身应认清形势,提高实践能力,最终实现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8.
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因为大学毕业生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结构性失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影响和综合素质不高、用人单位盲目设置录用条件以及高等院校办学质量等因素造成的,可以通过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和提高就业能力、高等院校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和加强就业指导、政府部门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职责等措施,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  相似文献   

9.
在全国大学毕业生总体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药学类大学生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就业率。医药人才市场的供不应求、药学类专业的独特性、医药企业的地区分布不平衡和人力资本投资与回报等因素是形成上述状况的重要原因。进一步加强药学类大学毕业生就业,各高校要在调整药学类大学生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专业和综合素质、与用人单位广泛联系与合作以及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企业用人单位、高校教师和毕业生的调查显示:大多数用人单位近三年招聘录用过高校毕业生,重点高校的毕业生更受企业青睐.大学生就业难的长期深层次原因主要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相比有很大差距.高校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学脱离企业实际需求,致使大学生理论脱离实际.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是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及就业质量最有帮助的两大因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受家人与教师的影响较大,就业压力部分来自于周围人过高的社会期待.  相似文献   

11.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大问题。随着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其中因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认知与企业需求之间不匹配而导致的结构性就业矛盾尤为突出。通过对高校毕业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开展问卷调查,比较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问题上的认知差异性,据此提出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高校逐年扩招,毕业生数量增多,大学生就业的机会却相对减少,致使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急需相应的缓解措施:高校应以市场为导向,改革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积极的求职意识;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发展的用人观;政府应创造良好的就业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就业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社会需求、高校教育、大学生素质等诸多因素综合匹配的过程。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民族地区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受社会环境、高校教育、大学生自身等因素的影响。为此,应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就业和用人机制,改进学校人才培养方式和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全面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就业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韩雪芳 《林区教学》2014,(4):116-117
面对当前毕业生就业难的困境,高校必须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研究有效的措施,打通大学生就业的各种通道,实现大学生的有效就业。影响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原因有很多,主要体现在:大学扩招的现实影响;旧的经济体制的影响;大学人才培养的模式与现实社会需求有差距;大学生的就业心态;职业目标不清晰。基于此,提出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有效策略,即: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培养一批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建立科学、完善、长效的就业指导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找不到合适工作;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如何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如何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是社会、学校、家长、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同时也关系着高校本身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笔者历时一年对我院历届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进行了调研和分析,现就高校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对500名即将毕业的生物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前瞻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于就业虽然有大致方向,但是由于社会和外界等因素的影响,对未来的就业前景还是有很大的压力和不确定性。为更好地提高就业率,提出如下对策:从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角度,就要思考怎样把学科发展和就业的需要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更应该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做好职业规划;社会用人单位要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善于发现、培养优秀人才,以满足企业自身发展的人才需要。  相似文献   

17.
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显示,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途径呈现多样化特点;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各种因素依次为个人因素、用人单位因素、教育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地理因素。为此,大学生要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高校应重视毕业生质量与就业指导,用人单位要合理用才,家庭要发挥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关于社会需要什么样大学生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大学就业观和就业能力出现偏颇的现状,组织开展了关于"社会需要什么样大学生"的调查,结合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现实需求,有重点地对当前大学生职业素养、思想素养和沟通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大学毕业人数大幅增长,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给社会、企业、学校、学生本人都带来了更多的压力。压力相当程度上来源于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需求难以匹配上。当今大学毕业生存在综合素质、就业能力良莠不齐的问题,用人单位为了应对竞争压力提高了用人要求,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与用人要求间的差距成为制约了广大毕业生顺利就业的重要原因。因而把大学生就业能力与企业需求相结合,探索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的同时深入剖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不足,综合多方因素提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是制约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原因所在,也是阻碍地方应用型高校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调查分析发现,应用型地方高校的学生综合素质与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阻碍了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应引起大学生个人和应用型地方高校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