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中外文化交流》2008,(4):96-96
近日,题为《建筑中国:5个项目,5个故事》的建筑规划展在纽约建筑中心开幕。该展提出城市发展的5个大题,以5个独特的建筑个案,试图寻求规划中各种问题模式的合理解决方式。这些作品的构思、设计,都是近年间由中国本土建筑师完成的,也是其首次在美国的展示,为美国市民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都市景观发展变化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三年一次的阿迦·汗建筑奖于 2004年11 月27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揭晓,包括埃及新亚历山大图书馆和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的双塔在内的 7 个建筑获得本届伊斯兰建筑奖。阿迦·汗为获奖建筑师颁奖,并称赞这些建筑不仅保持了传统的伊斯兰建筑风格,且表现出现代的创新意识,堪称伊斯兰建筑的典范。印度总理曼莫汗·辛格出席颁奖仪式并为部分获奖者颁奖。 ——编者  相似文献   

3.
克里斯托和让娜·克劳德夫妇,是当代备受关注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从来不出现在画廊、美术馆、展厅或艺术品拍卖会上,而是矗立在大地与自然之间,既让人叹为观止,又如惊鸿一瞥,稍纵即逝。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他们匪夷所思的浩然景观。这些无法定义艺术品范畴的艺术项目,介于建筑、雕塑、装置、环境、工程之间,成为大地艺术杰出的代表,而这对艺术伉俪近五十年的创作传奇,更是当代艺术史上的七绝一笔。  相似文献   

4.
勒·柯布西耶,新艺术运动最主要和有影响力的建筑设计师之一,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也是最有争议的建筑设计师。其建筑设计展现了20世纪建筑学上关于色彩根本变化的两种主张。这是一位对色彩极感兴趣的建筑师,品质,位置及不同比例的色彩体量,在他的建筑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正安东尼奥·高迪(1852—1926)是巴塞罗那的一位特立独行的建筑师,被奉为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和塑性建筑流派的代表人物。他一生设计的建筑有18处被保留下来,其中17处被西班牙列为国家级文物,7处被选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这样的奇迹在世界建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有个叫东田的游侠是一位自由撰稿人,她在游过巴塞罗那之后评价说:没有哪座城市像巴塞罗那,因为一  相似文献   

6.
马月兰 《世界文化》2005,(12):18-19
圣保罗大教堂是伦敦最壮观的建筑。它111米的高度仍然占据着伦敦的上空,傲视着周围的办公楼群。它是由中世纪英国著名设计师克里斯托弗·雷恩设计的。圣保罗大教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604年。它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自圣·奥古斯丁以来,这是伦敦主教堂所在地。1666年伦敦发生了一场由面包房引起的火灾,大火烧掉了大半个伦敦。这座古老的哥特式建筑在大火中被毁。大火之后,雷恩在圣保罗教堂的遗址上重新设计了一座新的大教堂,就是如今的圣保罗大教堂。艺术风格雷恩是牛津大学的天文学教授,一个业余建筑师。在哥特式建筑的废墟余火未尽的…  相似文献   

7.
英子 《世界文化》2012,(11):56+61
英国国会大厦又称威斯敏斯特宫(Palace of Westminster),是英国国会(包括上议院和下议院)的所在地,是哥特式复兴建筑的代表作之一,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座位于泰晤士河岸的国会大厦,全长273米,占地3万平方米,东西窄,南北宽,呈长方形,由建筑师巴里和普金设计,历时30多年才建成。主体建筑为三排宫廷大楼,由7座横楼相连,浑然一体。北塔为钟塔,即大本钟。南塔高103米,又叫维多利亚塔,呈四方形。建筑包括约1100个独立  相似文献   

8.
让美丽长存     
莫斯科郊区有许多美丽的地方,建筑优美的古迹和古老的花园和庄园,贝科沃庄园就是其中之一。这座庄园和两位杰出的俄国建筑师的名字有密切联系。一位是米哈伊尔·卡扎科夫,他被认为是建筑宏伟的贝科沃庄园的创建人,另一位是瓦西里·巴热诺夫,他于1789年曾在那里负责建造哥特式的白石结构弗拉基米尔斯卡亚教堂。今天,这座由18世纪流传下来、建造在一座小山上的住宅只剩下了带楼梯扶手和柱基的前门,与房子相连的是一个花园,有条两侧栽着菩提树的小径,还有两个池塘,其中一个还在池中心建造一个小岛,上面设有凉亭。这些都保存至今。在19世纪中叶,又建造了一座新的庄园住宅,  相似文献   

9.
正从巴黎蓬皮杜国家文化艺术中心到纽约911事件后的天际线,罗杰斯的作品重新定义了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及建筑师对社会的责任。他为我们的城市、环境和人类做了诸多贡献,因此获得了此项殊荣。——美国建筑师协会(AIA)金奖颁奖词作为美国建筑界的最高荣誉,2019年美国建筑师协会(AIA)金奖授予了英国著名建筑师、2007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1933—)。  相似文献   

10.
常工 《世界文化》2012,(12):57-60
为什么画200张布达拉宫10年前,我用颜料在水彩纸上开始了对西藏布达拉宫的描绘,至今还在继续对这座神秘而伟大的建筑进行着我认为有意义的色彩表现,在我的笔下,布达拉宫的色彩变得富有变化从而富丽并绚烂夺目,没有到过西藏的我努力将一个未曾过目的建筑完整而充实起来,我充满激情地演绎,觉得那不是一个普通的建筑,那是一组神圣的殿堂,它将人类的理想和设计与施工的能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我们感到了震撼。我的作品是不是能够将布达拉宫的神韵展示并留在人们的心中?至少我是这样希望的。实际上有关  相似文献   

11.
希腊人擅长于建筑和雕塑,不过古代艺术的欣赏者和研究者一致认为希腊绘画与希腊建筑和雕塑的成就是并驾齐驱的,可惜古希腊画家们的作品留传下来的很少,幸存的陶器上的绘画痕迹,也只能使我们对他们的绘画技巧有一个笼统的概念,而无法了解他们的完整作品的全貌。由于主要的绘画作品都已失传,所以希腊陶瓶作为希腊视觉艺术资料的来源而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希腊陶瓶不仅仅是实用的器皿,同时也是艺术品。它们最早  相似文献   

12.
勒·柯布西耶,新艺术运动最主要和有影响力的建筑设计师之一,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也是最有争议的建筑设计师。其建筑设计展现了20世纪建筑学上关于色彩根本变化的两种主张。这是一位对色彩极感兴趣的建筑师,品质,位置及不同比例的色彩体量,在他的建筑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创造三人共同获奖纪录2017年3月1日,普利兹克建筑奖(国际上公认的建筑界最高荣誉)暨凯悦基金会主席汤姆士·普利兹克宣布,将2017年第39届普利兹克建筑奖授予西班牙建筑师拉斐尔·阿兰达(Rafael Aranda)、卡莫·皮格姆(Carmen Pigem)和拉蒙·比拉尔塔(Ramon Vilalta),颁奖典礼于5月20日在日本东京举行。他们创造了普利兹克奖历史上三位建筑师  相似文献   

14.
法国作家维克多&;#183;雨果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流逝的岁月会磨灭人类文明的大部分遗迹,似乎只有石头例外。美国建筑师菲利普&;#183;约翰逊说,建筑赶最后一班车。与别的文化事项比较,建筑很难扮演时代先锋的角色,但从另一角度看,它大器晚成,能广泛吸纳人类文明的各种成就。  相似文献   

15.
李忠东 《世界文化》2012,(12):46-47
在英国众多的经典特色建筑中,耸立在街头的红色电话亭十分引人注目。它们为英国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改菩做出过重大贡献,成为许多历史悠久地区的标志性外观,是民族认同的重要象征。红色电话亭出自英国著名建筑师贾莱斯·斯科特之手,已有长达85年的历史,在1980年高峰时期多达73,000个。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移动通讯时代到来,1925年设计的类似电话亭被逐渐淘汰,2002年减至15,000个。  相似文献   

16.
正"提升人们的士气是建筑师的工作"威廉·艾伦·艾尔索普(1947—2018),英国皇家美术学院院士和英国皇家注册建筑师,曾设计过多伦多安大略省艺术设计学院夏普设计中心、佩卡姆图书馆、安大略艺术与设计学院、多伦多先锋村和芬治西两个地铁站等世界知名建筑。艾尔索普敢于打破成规,以将怪异的趣味和鲜艳的色彩带入商业和住宅建筑、地铁站以及城市总体  相似文献   

17.
今年初秋,第二届“建筑与文学”学术研讨会在杭州的西子宾馆举行。该研讨会由《建筑创作》杂志社、浙江省作家协会、中天集团等共同主办,这是与1993年首届“建筑与文学”学术研讨会相隔9年的又一次盛会。在此,我不仅感受到建筑师与文学家的激情碰撞,还聆听到建筑之于文学、文学之于建筑的系列深层思考。建筑师语:普及建筑文化离不开文学家我国著名建筑出版家杨永生教授系“建筑与文学”活动发起人之一,他说,建筑离不开文学,文学也离不开建筑。不是优美的文学作品彰显了伟大的历史建筑,便是壮美的历史建筑激发作家创作出传世的文学…  相似文献   

18.
试论藏族建筑文化的特殊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藏族建筑不仅作为社会历史的活化石,更重要的是表现了一种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纵观藏式建筑文化,不论是寺庙建筑,还是民居建筑,无不充分地显示出丰富的藏传佛教内涵和悠久独特的藏区风情及民俗特点,同时也反映出藏族人民的思想感情以及能工巧匠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形成了与自然环境、宗教和民俗文化,以及社会背景相协调、相映衬的建筑风格.  相似文献   

19.
李业成  李宇果 《寻根》2000,(3):101-106
西出贵阳进入安顺地界,田野上是一个个石头的村落。石头的屯墙,石头的垣壁和石板盖顶的屋面以及那高耸的石头碉堡,这些村落被称为屯堡。生活于其间的人群与当地一般人不同。他们的服饰穿戴与其他汉族群落和任何  相似文献   

20.
邢晋 《世界文化》2011,(12):55-56
许多画家因为其精湛的画艺而被写入美术的历史,他们的作品被后人视为珍宝。但是,在这些画家中,能像张大千和毕加索那样配得上“传奇”称号的则少之又少。在艺术上,他们是中西方画家的杰出代表;在生活中,他们的人生充满传奇。更令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是,这两位“传奇”还曾经有过一次不同寻常的“峰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