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茶树的同伴     
人类早期种植茶树,分单株自然生长,当茶苗长成小乔木时,便要架梯采茶了。现代茶园种植茶树,多采取行栽,且有定植尺寸,通常行距1.5米、丛距40厘米,每丛植苗两至三株,茶树发枝生长时进行修剪,直到常见的一行行茶树齐齐发芽。很多时间,看茶园时以为行距为了采茶方便而留,其实也包含保持茶树间的通风和透光的作用。丛距的设定,是为了灌木型的  相似文献   

2.
早春茶园管理“五抓”马宏彬为了促进茶树早萌芽,早开采,增加采摘批次,夺取春茶优质高产,根据瑞安市万盘尖茶场高产茶园的经验,早春茶园管理必须抓好以下“五早’:早修整树冠。经过多年采摘的茶园,树冠生长枝一般都较细弱,“鸡爪枝”较多,影响茶树养分的供给和新...  相似文献   

3.
春到茶乡     
我的家乡是闽南的著名茶乡。这里盛产乌龙茶,处处是茶的世界。春天来临了,阳光下、晨雾中,从山坡上一眼望去,到处都是茶园。那经过茶农精心修剪的茶园,一株株茶树密密麻麻地排成一行行,在山坡上延伸着,就像一条条腾云驾雾、蜿蜒盘旋的长龙。一阵蒙蒙细雨过后,茶树那呈灰白色的老茶和那棕黑的新枝干,在雨水的滋润下纷纷吐出了嫩绿的小芽,把茶园打扮得碧绿鲜亮。每当新芽长到四五片时,便是采青茶的时候。天一放晴,采茶姑娘们便身背竹篓在茶园中熟练地采集那一片片嫩绿的茶叶,也采摘着甜美的希望。她们有时也会一边唱着山歌,一边采茶,真是别有…  相似文献   

4.
学采茶     
这是我第一次跟妈妈上山采茶。走在盘绕山间的曲折小路上,沿途只见绿竹婆娑、杜鹃怒放,真有神清气爽的感觉。不知不觉中,我们爬上了一个山脊,呈现在眼前的是叠叠茶山。一层层深红色的梯式茶园,从山脚垒上山腰,从一个山头绵延到另一个山头。郁郁葱葱的茶树,一行行修剪得十分整齐,就像一道道绿色的矮墙。  相似文献   

5.
游梅家坞     
中午,我们吃过饭后,来到了茶园。哇,这里的山好大呀!山上山下全是绿油油的茶树。我们还遇到了一位采茶的阿姨,她的双手就像两只蝴蝶,在茶树上翩翩起舞,动作是那么的轻巧。在茶园里,  相似文献   

6.
一、试题设计 赤家村地处山东丘陵北部,村中致富带头人从浙江引进绿茶品种试种.为了攻克越冬难题,当地采用密植防风林、选育抗寒良种等措施种植茶树,使其成功生长在"极北产茶区".茶园所产春茶——乳山绿茶叶片肥厚、营养丰富,品质优良,成为全国高端茶市场的著名品牌.读赤家村茶园位置示意图(图1),完成1~3题.  相似文献   

7.
案例一:《碧螺春》采茶一段文字抒情, 意境优美,许多学生喜欢。老师问:“你们为什么喜欢采茶这一段?能说说喜欢的理由吗?”学生有的说:“天刚蒙蒙亮,空中弥漫着阵阵雾气,天边的朝霞把这雾气染成了粉红色。在这晨光微熹的清晨,采茶姑娘三个一伙,五个一群,结伴而行,这雾气,这朝霞,把姑娘们的脸也映衬得水灵灵,粉嘟嘟的。这情景多美啊!我喜欢。”有的说:“在翠绿欲滴的茶树丛中,但闻花香,只闻其声,而不见其人,一路欢笑一路歌,我喜欢这朦朦胧胧的雾中茶园。”有的说:“采茶姑  相似文献   

8.
在强筋小麦单位面积播量既定时,生长前期小行距的单株生长有一定优势,拔节期以后减弱;小行距使基部节间长度增加,植株偏高,抗倒性下降。随着行距增大,单位面积的成穗数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行距偏小时千粒重降低。在豫北高产麦区,强筋小麦新麦19号以23 cm等行距种植产量最高,行距偏小或行距过大时都会造成减产。  相似文献   

9.
五代茶叶生产与贸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代时期的茶叶生产,上承唐朝,下启宋代,在中国茶叶生产发展史上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阶段。本文试图对此作初步的探讨。一、茶叶栽培、焙制与产量陆羽《茶经》卷上记述唐代茶树栽培方法时,只说“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初步认识了茶树的生物特性,总结了唐代栽培经验,指明了茶树生长对土壤的要求和栽种方法,但是太简略了,无法详细了解唐及唐以前茶树栽培和茶园管理措施。一些学者便根据《齐民要术》所载的“种瓜法”,推测唐代种茶的方法。而五代人韩鄂在他所著《四时纂要》一书中,则对茶树的种植季节、茶园的选择、播种方法、中耕除草、施肥灌溉及遮荫等措施,都  相似文献   

10.
覆盖遮荫技术可以影响茶园小气候,有利于茶树的生长,促进茶叶品质成分的形成和茶叶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种植行距对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龙牧801为试验材料,通过对不同种植行距(15cm、20cm、30cm)下苜蓿生长特性、产量及营养成分等指标的测定与分析,确定适宜呼和浩特地区种植的最佳行距。结果表明:苜蓿20cm行距的株高和生长速度最高,茎叶比最小;30cm行距鲜干比最高;苜蓿20cm行距的产量最高,为12946.32kg·hm-2,显著高于其他行距(P<0.05);20cm行距的粗蛋白(20.54%)和相对饲用价值(128.43%)最高,而中性洗涤纤维(46.65%)和酸性洗涤纤维(31.44%)却最低。依据苜蓿生长特性、产量及营养成分的综合表现,利用隶属函数法对行距的生产性能进行评价,得出生产性能强弱顺序为:20cm行距>15cm行距>30cm行距,最终确定适宜呼和浩特地区种植的行距为20cm。  相似文献   

12.
《科学课》1998,(11)
二、茶树的生长特征 茶树从生到死可分为种子、幼苗、幼年、成年、衰老5个时期,这是茶树的“总生长周期”。 种子期 从种子受精到萌发。 幼苗期 从种子萌发到茶苗出土。 幼年期 从第一次生长休止到树冠完型和第一次开花。 成年期 从第一次开花结果到第一次更新改造,此时茶树不断扩大,产量达到高峰阶段。在正常培育和合理采摘的情况下,可持续20年左右。 衰老期 从第一次更新开始,到全株死亡。茶树  相似文献   

13.
茶香幽幽     
我的家乡桐庐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地处美丽的富春江畔。境内群山叠嶂,溪流纵横,土地肥沃,山间林木阴翳,云雾缭绕,雨水丰富,是种植茶树的好地方。家乡的茶园大多分布在海拔八九百米的高山峻岭上。这儿茶树与云天相接,茶蓬与桃李争艳。  相似文献   

14.
陆羽 《八小时以外》2014,(12):42-43
云南,茶园。在山谷中氤氲的雾气里,绿色的茶树时隐时现,直若人间仙境。行在茶园,辅以茶中那韵味隽永的文化,最易触动人的感悟。可是对初来这座茶园的宋铭阳来说,眼前如画的美景只是让他感叹了片刻,很快,专业所养成的思维模式便自动开启了70在他眼中,这茶园中不同位置、种类的茶树,不同成熟度、大小的叶芽,都自动变成了一组组函数数据,开始填入成一个复杂的茶叶工艺质量模型,并不断修正推演。这个模型最终输出的结果是能够改变眼前茶园收入的定量标准。  相似文献   

15.
在家中沏上一杯茶,茶叶在茶水中舒展、旋转,徐徐下沉,又缓缓上浮。恬淡优雅的茶香一时间溢满小屋,氤氲着水汽,弥散着那段回忆,思绪飘散,我又想起了那个采茶姑娘。去年四月,我与母亲一起来到浙江磐安采茶。漫步于山间青石板的小路,云雾缭绕于山间,茶园在山谷间若隐若现。一切都那么安静,像是还未从梦中醒来。遥望茶园茶浪翻滚,远处白墙黑瓦,山中晨间的细雨为整个山谷蒙上了一层薄纱,似烟似雾,唤醒了正在沉睡的茶园。步入茶园,迎接我们的是一位二十出头的采茶姑娘,头戴竹斗笠,身穿蓝白土布上衣,笑容如阳光般温暖。  相似文献   

16.
活动一 参观茶园内容与要求1、幼儿认识茶树,了解其生长环境。2、初步理解清新、愉快等词汇。3、能连续步行30分钟,发展身体耐力。  相似文献   

17.
校园信息台     
红领巾茶园杭州市长河镇中心小学重视劳动教育,70年代就建立了3亩多地的红领巾茶园,定期组织学生到茶园中耕、施肥、采茶、炒制茶叶等劳动,学劳动本领。(通讯员王锡才、汪国璋供稿)  相似文献   

18.
十五年前,正是采茶季节,我到了武夷山九龙窠茶园。这里,两旁是陡峭的岩壁,中间是狭长的坡地。奇丹、铁罗汉、水金龟、不知春以及许多记不清名字的珍贵茶树,在这奇山异水间各各展现其动人的风姿。有的低矮浑圆,枝繁叶茂,颜色深得象墨;有的疏枝斜横,对于春天的到来,似乎无动于衷,枝头上连尖芽儿也难得见到。更令人叫绝的是,每一个品种都只有一、二株,二、三株,因而不得不分别采制加工,以保有其独特的芳香。比之山下那千亩茶园,却只有单一的水仙,自然丰富得多,生动得多。我经常从九龙窠茶园,联想到今天的散文园地。我想,散文的丰收不只表现在数量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还由于许多优秀的作家作品象九龙窠的茶树一样各具特色,所以散文这个园地才显得这样多采多姿。你看,有  相似文献   

19.
家乡茶     
我的家乡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小山村,大人们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珍山。这儿是茶的天堂,放眼望去,满山都是茶树,那些茶叶一年四季犹如碧绿的海洋,荡漾着茶乡人的喜怒哀乐!早晨,太阳升起来,在山村的上空铺开万道金光,茶山、茶园也被染上一层金黄。采茶姑娘个个神采飞扬,她们用灵巧的双手敏捷地从茶树上摘下一片片嫩芽。绿树映衬着俊美的身影,构成一幅美丽动人  相似文献   

20.
行株距配置对夏玉米产量及田间小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隆平206为试验材料,设行距为50cm、60cm、70cm、80cm的四种种植方式,研究了不同行株距配置对夏玉米产量及田间小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对产量有显著影响,行距为50cm时产量最高,行距对田间小气候下的日平均温度、相对湿度、日平均光强、日平均风速有显著影响,随着行距增大日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逐渐减小,日平均光强和日平均风速逐渐增大。各气候因子对产量的影响不同,相对湿度和产量的关联度最大,对产量影响最大。50cm行距配置可有效协调群体内各气候因子之间的矛盾,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