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闵斯特伯格(Hugo Münsternberg)(1863-1916)是一位几乎被心理学界忘却的人物,他是美国(德籍)心理学家,机能学派中应用心理学的先驱,也是美国心理学界因政治事件引起争议的人物之一。他是司法心理学、工商业心理学和美学心理学的开创者,同时他的研究还涉及哲学、心理治疗、实验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  相似文献   

2.
教师职业倦怠的含义及其表现美国心理学家费登伯格在《职业心理学》杂志上首次使用职业倦怠这个词语。他认为,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体力、精力和能力上都无法应付外界的要求而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而所谓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逐步形成的一种情绪衰竭、非人性化和成就感低落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1973年,美国心理学家弗登伯格(H.J.Freudenberger)在《职业心理学》杂志上首次提出了“职业倦怠”这个词语。他认为,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体力、精力和能力上都无法应付外界的要求而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此后,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同样,这一研究也受到教育领域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以期促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维高斯基(Vygotsky)是一位在许多心理领域都做出伟大贡献的俄国心理学家。他为艺术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病理心理学及神经心理学的研究注入一股新的活力。在发展心理学的领域内,他被视为辩证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学习发生在与他人、与社会的互动中,知识则来自于人类的文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外学者对他的认知理论进行研究,研究认知发展模式,用来指导儿童发展、指导教育。在教育教学的很多领域得到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5.
让孩子快乐地成长——积极心理学给家庭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以Seligman和Csikzentmihlyi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为诞生标志的积极心理学,在近年来愈来愈多地受到了心理学家的关注,并在教育、管理、心理治疗等方面体现出了它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首倡者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赛里格曼(Selimen M.E).积极心理学倡导人类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以帮助人们更快乐、更积极健康地生活.  相似文献   

7.
维果茨基不仅是一位多产的理论心理学家,而且是一位匠心独运的方法论专家。他高瞻远瞩地为心理学研究确定了规范的方法论要求,构建了总体性解释原则,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创造性地应用到了心理学研究中,创立了发生学分析法、机能系统分析法、单元分析法等多种具体研究方法。在其逝世七十多年后,维果茨基的心理学思想再次进入了心理学的话语中心,深刻影响了当代心理学的发展取向,为当代心理学研究摆脱科学取向与人文取向的纷争,超越根深蒂固的二元论传统,用系统整体研究取代由来已久的原子论分析提供了借鉴,为当代主流心理学的自我反省与完善提供了启迪。  相似文献   

8.
丰子恺受闵斯特伯格的影响,形成"绝缘说"的美学思想,构建出一个唯美的大同社会。他以同情的眼光欣赏世间万物,更好地感受事物的美。在他看来,同情与绝缘两者互相依存,移情共感能达到物与我一体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美国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由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Martin E.P.Seligman倡导,“是致力于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的科学”,对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个体特征及促进它们发展的制度体系开展科学研究,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涉足这一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  相似文献   

10.
积极心理学是当前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以2000年1月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Seligman)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涉足这个领域,它是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运用心理学试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是研究人类的潜能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从当前来看,积极心理学已经在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等多个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就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来看,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主观水平上的积极体验研究;个人水平上的积极人格特质研究;群体水平上的积极社会环境研究.本文尝试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探索历史课堂教学,试图从积极的主观体验来看待历史学科叙述的积极面;通过主张积极的人格特质来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和能力;通过主张积极的组织系统来促进学科人文环境的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11.
Towards an indigenous science curriculu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a national science curriculum in Māori opened up space to contest whose knowledge and whose ways of knowing are included.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background to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work in Aotearoa New Zealand with respect to the indigenous Māori people and science education. Concern is expressed about the fitting of one cultural framework into another and questions are raised about the approach us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ience curriculum. Further research in the area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science education is discussed along with how Māori might move forward in the endeavour of developing a curriculum that reflects Māori culture and language. This paper forms part of an MEd thesis. For a fuller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e Tauākī Marautanga Pūtaiao: He Tauira” (Draft National Science Curriculum in Māori) see McKinley (1995) in the references. See alsoSAMEpapers 1995 (Hamilton, New Zealand: Centre for Science, Mathematics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Waikato).  相似文献   

12.
钱谷融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核心,强调学对于人丰富个性的关注,不满于注重阶级性而忽略个性。他的曹禺研究以对作家人道主义精神的观照为主,努力剖析人物性格与心理的复杂丰富,将曹禺研究推进了一大步。蒋孔阳此时期的美学研究主要涉略了美的本质、西方美学思想、形象思维等方面,他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理论支柱,深入阐述了他的美学观念。  相似文献   

13.
赵鸣九教授是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点的创始人,他长期从事学习与教学心理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在我国较早开展了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工作。他用独具特色的眼光研究学习与教育问题,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学术思想,同时也带领中国心理学向一个新的方向发展。他的学术思想为心理学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14.
15.
左拉在其《实验小说论》一文中详尽阐释了其自然主义文学主张,并明确宣称其自然主义小说的任务是对人类进行科学心理学的研究,而并非人们通常所认为的生理学和遗传学研究。不仅如此,左拉还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行,凭借自己大胆科学的假设和推理,在对人类心理机能的认识上已经显现出精神分析学的某些思想,诸如性本能、神经症的遗传、性倒错、虐待狂与受虐狂、儿童性欲、性欲升华等。左拉自然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卢贡——马卡尔家族》世系小说的基本出发点是对神经症的研究,他在其中分析了该家族神经症的致病原因以及这种神经症因素在各支系后代中的表现。认为各种症状的背后都隐藏有意义,并探索意义背后的深层原因,这正是精神分析孝研究的起点和目的.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系统分析法,对舞蹈运动损伤文献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调查问卷法有待开展,现阶段大部分研究以文献资料法为主;学者们从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生物力学的角度对损伤的部位及致因进行研究,但损伤与地域特点的训练、解剖、心理、生理等因素的相关性分析还未见研究;其他的研究视角如心理学、历史学、经济学、流行病学等方面未见研究;对于损伤的康复,学者何天祥等运用中医对损伤康复的良好作用,提出“医舞相通、通医懂舞”的理念,对损伤的防治研究结果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7.
西汉孝宣帝是一个自幼长在民间的封建君主,幼年经历艰难生活,22岁时,被霍光等迎为汉帝,史称孝宣帝。宣帝亲政后去诸霍,大权独揽,在位二十余年。文章从宣帝的经历、性格、心理入手,对宣帝一生的三个阶段进行探究,从而揭示了宣帝的经历、性格、心理与其行为、政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In the following article, recent research in motivation is drawn upon to show how students' choice of courses may be more simply understood than might first be imagined. The author (A.B., M.A., Ph.D., Michigan) is associate professor in the psychology department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He contributed an earlier article to this journal, and is editor of a current volume on neuropsychology published by Harper &; Ro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