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诊中国电视栏目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如日中天的电视栏目剧热,本文探讨、提出了四个问题:一、为栏目剧正名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二、栏目剧纷纷改日播纯属一厢情愿;三、栏目剧全国化冲动与区域化经营相悖;四、栏目剧水平过低受众日久必生厌。  相似文献   

2.
1994年重庆卫视推出<雾都夜话>,其鲜明本土特色的节目形态吸引了当地众多电视观众.栏目剧以一种新鲜的姿态席卷了全国荧屏,到2005年全国各地电视屏幕上广泛涌现栏目剧,甚至2006年被称为"栏目剧年".然而随着各地栏目剧的热播,栏目剧的发展也出现一些问题,如何突破发展瓶颈,是栏目剧未来生存发展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在电视栏目剧生产和制作方面已探索出许多道路,以重庆电视台<雾都夜话>为代表的一系列电视栏目剧已成为电视节目中的一大亮点.本文结合一些实例对全国栏目剧的情况作了介绍,同时总结出栏目剧的几种叙事本体,以便为未来的栏目剧发展提供一种方向.  相似文献   

4.
电视栏目剧的现状、属性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学研究委员会和苏州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举办的首届全国电视栏目剧评优暨研讨会,于2006年12月8日至9日在苏州召开,来自中广协会、中广协会电视学研委会、中央电视台及各地40多家省市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高校负责人、业内代表、专家学者近百人参加了会议。这次研讨会对全面把握当前全国电视栏目剧现状,深入剖析电视栏目剧的内容及形态属性,展望电视栏目剧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重庆电视台《雾都夜话》自1994年开播以来,开国内方言栏目剧的先河,曾经创下收视率名列前茅的辉煌,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效仿,如雨后春笋般的方言栏目剧极大地丰富了电视荧屏。然而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方言栏目剧却逐渐陷入低谷。本文以《雾都夜话》为例,分析探讨方言栏目剧成功的原因、发展的困境以及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1994年10月,全国第一档电视栏目剧<雾都夜话>在重庆电视台诞生了,到今天,栏日剧已走过了十四个年头.近儿年,栏目剧在大江南北遍地开花,2007年全国共有近百档栏目剧,具有代表性的是重庆电视台的<雾都夜话>、<生活麻辣烫>,浙江电视台<本塘第一剧>,山东电视台<绝对故事>,江苏电视台<欢喜冤家>,无锡电视台的<大话阿福>,湖南经济电视台<故事会>等.2008年,栏目剧的繁荣景象有所褪色,出现了节目同质化、收视率下滑、美誉度下降等现象,这使我们不得不静下心来反思栏目剧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对栏目剧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创作方向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电视栏目剧的开山之作<雾都夜话>孤独地进行十年探索之后,最近几年,电视栏目剧以"井喷"态势在全国各级电视台蓬勃兴起.电视栏目剧虽处在创作的热潮中,但人们对其节目形态和创作规律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理论的建构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电视栏目剧走俏全国电视荧屏,收视率、收视份额呈集体式上升趋势,不少甚至超过了晚间黄金档电视剧。 以往,电视台主要依靠电视剧争取收视率,但这一做法以投入巨大的资金为前提,且风险性较大。这时,栏目剧的表现让各家电视频道的当家人眼前一亮。栏目剧多层面、多角度深入浅出地反映家事、国事、天下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戈小燕 《视听纵横》2007,(1):106-107
2006年在全国的电视荧屏上,一下子出现许多栏目剧,有文章这样描述:"在栏目剧开山之作《雾都夜话》孤独地进行了10年探索之后,栏目剧在2006年终于得到井喷式发展。近年来,中国地方电视媒体进入日渐浓厚的以开发本土内容资  相似文献   

10.
电视栏目剧是一种"根据现实生活题材创造的,组织群众表演的,以栏目形式播出的故事剧。"首开先河的是重庆电视台的《雾都夜话》栏目,十年后,该栏目剧的制片人马及人正式提出了"电视栏目剧”这一概念。从栏目剧现状来看,湖北有《经视故事会》,陕西有《都市碎戏》、《狼人虎剧》,浙江有《本塘第一剧》,江苏有《百姓聊斋》,广东有《夜倾情》……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国栏目剧已有200多个。  相似文献   

11.
电视栏目剧,在我国始于1994年重庆电视台的《雾都夜话》。经过10多年的孕育和发展,到2006年在全国各地的电视屏幕上处处开花。栏目剧起源于情景剧(最早由英达引入中国),它将新闻性、本土性等糅合进来,形成一种喜闻乐见的  相似文献   

12.
新闻栏目剧是新闻与电视栏目剧的结合——以栏目剧的形式演绎、再现新闻和社会热点现象。新闻栏目剧既保留了新闻的及时性与新闻性,又不失戏剧作品的娱乐、消遣、宣泄、补偿等情感价值。目前,新闻栏目剧在我国的电视新闻创作中,正处于探索和尝试的阶段。如何正确看待新闻栏目剧,如何处理新闻栏目剧创作中的利害关系,使之成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形式,是值得电视新闻从业者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杜泽壮 《传媒》2009,(2):47-49
2009年1月5日,首部反映2008抗雪救灾题材的时事栏目剧《京珠北》开始在广东南方电视台经济频道播出。该剧突破了栏目剧惯常的家庭伦理领域,带领观众重温了2008年初冰雪灾害的惊心动魄与人们在灾难面前的同舟共济。而就在十余天前,《京珠北》刚刚荣获了第三届全国电视栏目剧年会“特别奖”,其“最大亮点就是能紧跟时代脉搏,反映国计民生。  相似文献   

14.
2006年是电视栏目剧风靡全国大江南北的一年,业界、学界对此给予了相当的兴趣和关注。栏目剧的低门槛、低投入和高产出优势,使得地方台纷纷跟进,但也正因它的新异,实践者在摸索中必然会遇到诸多困惑。本文拟结合苏州广电总台的栏目剧《故事会》  相似文献   

15.
面对目前泛滥成灾的平民选秀节目,大众的审美疲劳不言而喻。走过2007,我们发现,电视栏目剧作为一种极具产业价值的节目形态,在全国有了相当的创作规模和收视市场,正在走入一个逐步上升的稳定发展期。而一直不断创造中国电视奇迹的湖南广电也不失时机地把栏目剧推为下一个突破点。目前湖南广播电视影视集团各频道共有六档栏目剧播出,它们分别是:湖南卫视的《爱情魔方》;  相似文献   

16.
余月玲 《新闻世界》2014,(10):59-60
电视栏目剧,是一种将讲故事与电视相结合的栏目形式,通过表演呈现真实故事。21世纪初,人们对民生新闻和草根故事的关注,给予栏目剧极大的发展空间,栏目剧的数量呈现出爆炸性增长。但是随着新的栏目剧形式的出现,数字电视,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栏目剧依旧墨守成规,发展动力日渐疲乏,正停滞于焦灼的发展瓶颈。本文从电视栏目剧的发展现状和创新谈起,试图探寻电视栏目剧的突破之路。  相似文献   

17.
2006年、2007年,是电视栏目剧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研委会先后在杭州、苏州和济南召开了电视栏目剧的研讨会,梳理栏目剧的概念界定,交流研讨节目创作心得,共商栏目剧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于栏目剧具有娱乐性、教育性、积极性等优点,而广受观众的喜爱,使栏目剧收视率不断提高,下面我们就简单分析一下电视栏目剧的制作要点。  相似文献   

19.
电视栏目剧作为中国电视自身孕育出的节目形态,具有较强的原创性和生命力。本文以重庆电视台栏目剧创作为典型样本,从历史方面对栏目剧的产生、节目形态的形成进行了梳理;从市场运作方面剖析了栏目剧所蕴藏的浓厚商业精神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国内电视栏目剧制播现状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斌 《现代传播》2006,(6):162-164
作为一种新的电视节目类型,电视栏目剧在国内悄然走红后并渐成燎原之势。许多电视台都把电视栏目剧作为拯救收视率的法宝、电视剧之外的重点自制节目。电视栏目剧具有很强的地域文化特征,无论其外在形态如何移植,一般都能很快本土化和大众化。因此栏目剧就有较强的可移植性,也就是说,电视栏目剧是国内大多数电视台可资借鉴的、低成本的、不受地域限制的节目样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