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接上期)七、高山滑雪杖1.高山滑雪杖的功能高山滑雪杖的功能是支撑、加速、维持平衡、引导转变(点杖)。2.高山滑雪杖的结构高山滑雪杖的杖杆部分由轻铝合金材料制成,上粗下细;其上端有握柄和握革,便于手握和防止雪杖脱落;其下端有杖尖,防止雪杖在硬雪撑插时脱滑,杖尖以上有圆形或雪花形雪轮,限制雪杖过深插入雪面。3.滑雪杖的选用高山滑雪杖在选用时,其高度应大致与肘部同高或略低些,初学者可再高一点,以便限制上体过分前弯。滑雪杖越轻越好,握革环状的大小可根据持杖者手的大小调节。八、高山滑雪服装1.滑雪服的款式除滑雪专业竞赛服外,滑…  相似文献   

2.
《冰雪运动》2006,(1):113-116
(接上期) 七、高山滑雪杖 1.高山滑雪杖的功能 高山滑雪杖的功能是支撑、加速、维持平衡、引导转变(点杖).  相似文献   

3.
《冰雪运动》2005,(6):92-94
(接上期) 第四章高山滑雪的器材与装备 一、高山滑雪器材、装备的内容 高山滑雪的基本器材有:滑雪板、滑雪鞋、固定器、滑雪杖.  相似文献   

4.
李野 《冰雪运动》2013,(5):70-72
高校开展高山滑雪教学对培养大学生滑雪的兴趣、爱好,以及锻炼行的养成,达到娱乐与健身的目的具有重要作用。由于高校缺乏统一的高山滑雪教材,对开设的滑雪初级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未能寞现有效的共性认识,严重制约了滑雪运动在高校的普及与发展。提出在高山滑雪初级教学中应注意使大学生了解高山滑雪板的结构与性能,学会选用不同类型的高山滑雪板;选择合适的高山滑雪鞋与固定器,固定器的强度要求指标控制在4~5kg为好;高山滑雪服与滑雪杖的选用时注重性价比等问题,探索提高冬季高山滑雪教学质量之策。  相似文献   

5.
方草 《中国学校体育》2005,(2):i005-i005
<正>为了深入贯彻《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进一步研究北京高校我冬季体育教学,北京大学生体育协会教学群体部于3月4-6日在河北省张家口市方龙滑雪场举办了“首届高校滑雪教学研讨会”。会议邀请奥地利滑雪专家——奥尔库德进行了“高山滑雪,越野滑雪”专题讲座;安排了一天半三个单元的高山滑雪实践;进行了“滑雪如何走进大学课堂”的专题研讨,提出了拟开设滑雪选修课程方案——不分学校、年级在网上报名,凡报名学生人数达到一个教学班即赴滑雪场开课;选修采取2-3天统一,集中修完课程的方式进行。来自首都部分高校的80余名体育教育参加了研讨会。万龙滑雪场,北京市学生轮滑俱乐部,北京世纪侨国际商贸公司赞助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滑雪协会审定)(接上期)第六章高山滑雪场的安全一、高山滑雪安全的重要性高山滑雪是一项“勇敢者的运动”,其特点是快速、多变、与大自然相融,给人们以刺激与享受,人们会情不自禁地放纵地追求、参与,但容易忽视自身的安全,这是高山滑雪领域中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应引起滑雪者及业内人士的足够重视,采取切实的防护手段,减少高山滑雪中的伤害事故显得尤为重要。二、高山滑雪常见伤害及其预防1·高山滑雪常见伤害高山滑雪的常见伤害中比例较大的是扭伤、拉伤、挫伤和骨折,这四类损伤占滑雪损伤总数的70%~80%。据资料记载,在这四类损伤中居首…  相似文献   

7.
在加拿大卡尔加里举行的第十五届冬季奥运会回转比赛中,绝大多数运动员屏弃了过去使用正手压杆的“攻略法”,普遍采用了“逆手回转”的新技术,这使高山回转滑雪技术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这一新技术是继1982年第28届世界高山滑雪锦标赛正式使用塑料弹簧旗杆比赛以来,在高山回转技术上第二次大的改进(第一次是采用正手压杆的“攻略法”通过旗门)。它标志着高山滑雪技术随着场地和  相似文献   

8.
高山滑雪作为“冬残奥”雪上项目的金牌大项,是我国备战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的重点突破方向。冬残奥高山滑雪项目因为竞赛规则、参与对象、场地特点、运动器材等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具有不同于健全人高山滑雪的特点。了解冬残奥高山滑雪项目的发展历史及技术发展历程,研究冬残奥高山滑雪的场地及器材特点,有助于全面认识其项目发展规律。通过对坐姿高山滑雪技术研究现状的梳理,有助于未来在该项目的研究及技术发展上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9.
高山滑雪是具有显著北方特色的运动项目,是北方很多高校体育院系的必修课程,在教学中如何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学已经成为滑雪教学改革的关键。利用教学实验法,通过“合作教学模式”开展高校高山滑雪技术教学。结果表明:合作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高山滑雪技术教学中是切实可行的,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观察分析滑雪技术、提高学生技能的掌握、教学评价以及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等方面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能够对学生起到“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山滑雪从五十年代正式列为全国比赛以来已有30多年了.30年来,我国高山滑雪项目技术水平提高很快,目前已接近世界中游水平.但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为了迅速提高我国高山滑雪项目的水平,对高山滑雪技术的理论和教学方法进行探讨,是很有意义的.本文拟就高山滑雪技术中有关"体重交换"和"重力位置"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欢迎同行们批评指正.在高山滑雪的理论中,"重心交换"这一术语已被滑雪界所熟悉.我认为这种提法  相似文献   

11.
雪具的选择     
1.滑雪者应根据自己的身高、体重按照教练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滑雪板、滑雪杖和滑雪鞋。特别是滑雪鞋,穿着要舒服,脚趾在鞋中能自如活动,但是脚掌、脚背、脚弓、脚跟则应被紧紧裹住。鞋卡子要卡得恰到好处,卽卡和鞋要形成一体。滑雪杖要略高于肘部。滑雪板板底的塑料要平滑干净。初学者中,男子可用160厘米的滑雪杖,女子可用150厘米的滑雪杖。 2.在冬季滑雪时,滑雪服最好是保  相似文献   

12.
体育资讯     
《体育博览》2008,(2):96-96
2007-2008中国大众高山滑雪系列赛北京站落幕2008年1月6日,由中国滑雪协会主办的2007/2008中国大众高山滑雪系列赛第二站赛事,在北京渔阳滑雪场隆重举行。大众高山滑雪系列赛是云集全国高山滑雪爱好者的一次盛会。  相似文献   

13.
冬季,最具魅力的户外活动莫过于滑雪了。你以为只有冬季才可以滑雪吗?你们想一年四季都可以享受滑雪吗?你们想享受最低廉的滑雪价格和最便捷的交通服务吗?还有免费的滑雪指导?试想某个场景:当你身着鲜艳的滑雪服,手持滑雪杖,脚踏滑雪板从高山沿雪道呼啸而下,那种雪山飞狐的感觉,让人感觉远离尘嚣的都市,亲融大自然的怀抱,那番体验简直是挡不住的诱惑。而这些,你在这里都可以很轻松的享受到,这里是清华大学滑雪协会(以下简称清华雪协)。  相似文献   

14.
黄哲 《冰雪运动》2016,(3):10-17
2022年“冬奥会”将在中国北京举办,届时作为东道主,我国高山滑雪项目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经分析目前我国高山滑雪项目存在训练队伍少、运动员人数少、训练水平差、训练条件差等问题.建议在找准阻碍成绩提高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尝试职业化道路、发展高山滑雪体育产业、让广大青少年投入到高山滑雪运动中、引进高水平的训练理念和训练方法手段、多参加世界高水平比赛等方面多做努力,争取在6年内大幅度提高我国高山滑雪项目的竞技水平,在北京“冬奥会”上创造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15.
高山滑雪初学者教学浅析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高山滑雪是适合于不同年龄段人参加冬季健身运动的娱乐体育项目,深受广大滑雪爱好的喜爱。对于滑雪初学来说,如何较快地掌握滑雪运动技能,预防运动损伤,培养滑雪乐趣,达到健身娱乐的目的,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对高山滑雪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预防运动损伤及教学指导要点加以分析和探讨,旨在培养滑雪的兴趣和积极性,进一步普及高山滑雪运动,吸引更多的滑雪运动爱好。  相似文献   

16.
一、高山滑雪在5000年前,人们就开始使用雪橇了。挪威人被尊奉为滑雪运动的始祖,他们首次把滑雪当作在大雪覆盖的地方狩猎的工具。高山滑雪作为一项运动,与越野滑雪的传播相似,从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到俄国都得到了发展。高山滑雪是在越野滑雪的基础上形成的。19世纪50年代,第一次  相似文献   

17.
身着佩有令人眼花撩乱的饰物,闪闪发光的白色滑雪服,打扮得象新浪潮斗牛士似的赫尔曼·赖特伯格从高山雪坡上飞速而下奔向“卡门”终点线。他把如同长矛一样的滑雪杖拿到胸前,然后合着音乐的节拍,用滑雪杖支撑做了腾空翻转两周的动作。二十七岁的赖特伯格来自西德的埃格费尔登,是本周在法国蒂涅举行的第  相似文献   

18.
通过系统梳理有关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的英文文献,对高山滑雪项目的运动损伤特征、影响因素及主要预防策略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发现:(1)高山滑雪的损伤发生率高;膝关节是最常见的损伤部位,手指、下背部、头面部等部位次之;损伤类型主要包括韧带损伤、应力性骨折、神经系统损伤/脑震荡等,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方面无性别差异;损伤程度一般为中、重度,最严重者可致使运动员停训或中断参赛超过28天;运动员在训练与比赛中所面临的损伤风险相近。(2)影响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的基本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动员本身的竞技水平、技术动作、性别年龄、先天遗传等相关的内部因素,它是减少和预防高山滑雪运动损伤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因素;二是与竞训场地、器材、装备、气候等客观条件相关的外部因素,它们也对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特征产生一定影响。(3)对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的预防策略,可主要侧重于提高力量素质、优化技术动作、创新器材设备,并逐步加强多措并举、相互配合以产生综合效应的方向发展。本研究为加强与高山滑雪项目特征相匹配的运动损伤评价体系的构建,加大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的机制探究,探索新的预防手段和策略等后续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9.
恐惧心理是影响高山滑雪课教学效果的最大障碍之一。对学生恐惧心理的研究会对高山滑雪课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随着高山滑雪课在北方高校的普及,这种影响的意义将更加深远。就高山滑雪课中几个恐惧心理因素进行简要的分析,旨在减少安全隐患提高高山滑雪课教学效果,有利于高山滑雪的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通过系统梳理有关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的英文文献,对高山滑雪项目的运动损伤特征、影响因素及主要预防策略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发现:(1)高山滑雪的损伤发生率高;膝关节是最常见的损伤部位,手指、下背部、头面部等部位次之;损伤类型主要包括韧带损伤、应力性骨折、神经系统损伤/脑震荡等,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方面无性别差异;损伤程度一般为中、重度,最严重者可致使运动员停训或中断参赛超过28天;运动员在训练与比赛中所面临的损伤风险相近。(2)影响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的基本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动员本身的竞技水平、技术动作、性别年龄、先天遗传等相关的内部因素,它是减少和预防高山滑雪运动损伤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因素;二是与竞训场地、器材、装备、气候等客观条件相关的外部因素,它们也对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特征产生一定影响。(3)对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的预防策略,可主要侧重于提高力量素质、优化技术动作、创新器材设备,并逐步加强多措并举、相互配合以产生综合效应的方向发展。本研究为加强与高山滑雪项目特征相匹配的运动损伤评价体系的构建,加大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的机制探究,探索新的预防手段和策略等后续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