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岳万梁 《新闻三昧》2006,(12):48-48
前不久,重煤集团渝阳煤矿党委宣传部工作人员为争抢《新闻三昧》杂志产生了“争吵”。原来,那是新一期《新闻三昧》到了后,宣传干事为骨干通讯员分发,因书少人多而发生了“争抢”。今年初,重煤集团渝阳煤矿党委宣传部,为骨干通讯员每人订了一份《新闻三昧》,作为礼物送给骨干通讯员,他们通过学用《新闻三昧》,新闻写作技巧大大提升,有15人在对内宣传的《松藻煤电》、《松藻管理》、《松藻政工》、《松藻信息》、松藻电视台等宣传媒体上实现了上稿,有6人在《工人日报》、《中国煤炭报》、《中国安全生产报》等报刊上实现了外发上稿,通讯员们…  相似文献   

2.
《新闻传播》2005,(12):39-39
《新闻三昧》2005年第7期发表胡忠谦的文章《努力追求新闻的本质真实》。  相似文献   

3.
《农垦日报》为通讯员订阅《新闻三昧》黑龙江《农垦日报》今年上半年又增订100份《新闻三昧》,用以奖励优秀通讯员。据调查,《新闻三昧》在《农垦日报》的通讯员中有较好的信誉,所以,这一举措深得通讯员的拥护。现在通讯员的工作热情空前高涨,一些好新闻、好报道也不断在各级报纸上出现。《平顶山矿工报》连续三年订阅《新闻三昧》超300份河南《平顶山矿工报》今年订阅《新闻三昧》达34l份,这是该  相似文献   

4.
《新闻传播》2005,(7):29-29
《新闻三昧》2005年第2期发表江卉的文章《新闻发现的四种模态与素质要求》。  相似文献   

5.
我是从2001年开始订阅《新闻三昧》的,作为《新闻三昧》一名新读者。我为贵刊这样开门办刊、请读者参与办刊的作风感到由衷的高兴。下面,我仅就办好这份广大新闻工作者和爱好者(通讯员)最喜爱的刊物谈一些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首先,我代表报社分党组和编委会向参加这次会议的各位《新闻三昧》特邀编委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长期以来对《新闻三昧》的大力支持!《新闻三昧》今天在企业报中能有较大的影响,是与在座编委们的关心和支持分不开的,正是由于你们的支持,使我们更加坚定了办好《新闻三昧》的信心。  相似文献   

7.
看到贵刊《2000年第1期<新闻三昧>读者意见调查表》后,我不由得产生了想与《新闻三昧》交流并向《新闻三昧》问好的想法及念头。我是贵刊的一名忠实读者,我为《新闻三昧》这种做法叫好!《新闻三昧》从栏目设置到文章内容,都办得很好。总的来看,它内容丰富、新鲜、活泼,时效性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8.
从一个业余通讯员到一名专职记者,这是我从去年5月正式结识《新闻三昧》后走过的路。我要首先向《新闻三昧》道声“谢谢”。去年5月以前,我对自己的出路和新闻爱好产生困惑。是《新闻三昧》刊登的通讯员成才故事感染了我,我把自己的心声、体会写成文后寄给《新闻三昧》。刊发后,我有一种游子找到家的感觉。工作上的不快、人生中的失意随风而逝。在《新闻三昧》老师的扶植下,我先后在该刊发表文章15篇,其中《基层通讯困境面面观》还荣获该刊1999年度  相似文献   

9.
我是企业报的一名总编辑,也称得上是一位老报人,由于工作的需要,多年来,我手头一直订有十几份省和中央的新闻理论刊物,但我最喜爱读而且获益最多的还是《新闻三昧》。因此。从1984年《新闻三昧》创刊以来,每年我都要装订成册,直到1996年底,在我的书柜里保存着一套完整无缺的《新闻三昧》。今年,我退休后,仍然订阅了一份《新闻三昧》。从我办报多年的实践中,我深深感到《新闻三昧》是办得最好的一份新闻理论刊物。《新闻三昧》好就好在指导性很  相似文献   

10.
春节过后,大庆石化地区有110名工作在不同岗位的通讯员收到一份厚重的礼物——企业为他们订阅的通讯员必读刊物《新闻三昧》。  相似文献   

11.
我给新闻刊物写稿,以《新闻三昧》最早。起初是由于报社一位老师的推荐,我手头有了一本《新闻三昧》。至于《新闻三昧》编辑部里的人,我是一个也不认识。我边学边写,尝试着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收获整理成文字,投给《新闻三昧》。在等待了半年多时间、数十次投稿之后,我的文章终于变成了铅字。当然,在这些被发表的铅字中,有好多是经过编辑老师给修改过的。兴奋之余,我将发表过的文章与原稿进行对照,看编辑老师是如何给修改的,以便从中汲取营养,然后再进行总结。之后再写稿,再投稿,用稿率慢慢地也就提高了。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名初学写稿的通讯员,由于不得要领,致使我所写的“小方块”总是石沉大海。一位有写作经验的好友给我拿了几本《新闻三昧》告诉我:“这就是老师,能帮你入写作之门,好好学吧!”从此,我只要一有空余时间就仔细阅读,而且是边读、边想、边琢磨,从中领悟写作技巧。《三昧》中的“佳作赏析”、“践行篇”、“充电乐园”、“灵犀一点”、“笔者自助餐”等  相似文献   

13.
《新闻三昧》创刊十余年来,由于它熔知识性、可读性、实用性为一炉,所以一直得到人们的喜爱和欢迎。广大读者把它称为良师益友,写作的“克星”与“指南”,真是恰如其分。作为《新闻三昧》的忠实读者,对1997年的《新闻三昧》产生一种新的感受和印象:这就是《新闻三昧》越办越好、越办越活了。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办刊指导思想活起来了。如1997年《新闻三昧》第11期47页刊登的编辑部的《深深的歉意》一文。  相似文献   

14.
《新闻三昧》编辑部:近读《新闻三昧》一九九五年第三期,发现差错较多,似有不忍卒读之感。翻开首页,《卷首语》中便有三处错误,“俗知说”应为“俗话说”;“帮且”应为“帮助”;“折台”应为“拆台”。第24页《企业报动态》头条标题中“编较”应为“编校”。第32页标题“《海五》创刊号”应为“《海王》创刊号”。在此文的其他行文中还有不少错谬之处.不一一列举。《新闻三昧》一直是我们企业报人员学习业务  相似文献   

15.
李砾 《新闻记者》2006,(11):53-54
“点评式”新闻是指播音主持以解读报刊消息或DV短讯的方式播出新闻,譬如中央电视台的《朝闻天下》、凤凰卫视的《有报天天读》、广州电视台的《新闻日日睇》、中央电视台的《第一时间》以及北京电视台的《特别关注》、广东卫视的《今日关注》等等。  相似文献   

16.
张全铭 《新闻三昧》2005,(12):30-30
1993年的一天,仍是采煤工的我,偶尔参加一次矿上召开的基层区队通讯员例会,宣传部门的同志一边讲述着从事新闻工作的艰辛、作用和自豪,一边让兼职通讯葡传阅着数量并不多的《新闻三昧》。初次与《三昧》“亲吻”,就让我产生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早在高中一年级我就想成为一名新闻工作。一个因素是语老师把宣传工作这一政治“武器”夸得锐不可挡;另一个原因恐怕是已在“海”畅游多年的舅舅留下的基因吧。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名矿工,也是一名基层通讯员,每当接到许多报章杂志时,首先拿起的是由《工人日报》主办的《新闻三昧》,为什么呢?因为,她是我写作的启蒙老师。笔者初次写稿,不得要领。一位搞宣传工作的好友赠给我一本《新闻三昧》,内中栏目既有《采访生活》、《编读往来》、《传媒天地》,还有《新闻内幕》、《业务研究》、《充电乐园》……新颖别致、丰富多彩,文章给人以启示,且各具特色。打学了《三昧》以后,她教给我写稿的基本常识,帮助我提高了写稿的能力,使我在几次参加征文活动中得奖。之后,我试着写了《从喜宴上抓出新闻来》被《新闻三昧》采用。从此,我按期收到这份刊物后,就像老师来到我身  相似文献   

18.
《新闻三昧》无疑是一份好的新闻专业期刊——正如笔者在本文副题中有套近乎之嫌地加上“咱们”,《新闻三昧》是广大读者的天地,她搭好舞台,诚邀你唱戏!作为读者大军中的一员,5年“读龄”也许说不上“忠实”,而且无论发现忍不住拍案叫好的佳作还是扼腕叹惜的差错纰漏,从未给编辑部寄上片言只语(而事实上正式从事新闻工作后发表的第一篇新闻作品就是读者来信),但是,我自认为对待《新闻三昧》该用一个词评定:忠诚。  相似文献   

19.
我看《工人日报》2000年7月1日第四版,有首题为《镰刀斧头的辉煌》的诗,该诗中将“锤头”误为“斧头”。于是,我即写一意见寄给《新闻三昧》。不几天,该刊编辑即打长途电话给我说:“你的意见正确,表示谢谢!欢迎多提意见,帮助办好《工人日报》……”随后在当年第9期刊出我的意见,题为《是“锤头”而非“斧头”》。《新闻三昧》上辟有一栏目名为《三昧书屋》。我认为“三昧书屋”应为“三味书屋”才正确。因为“三  相似文献   

20.
杜华赋 《新闻三昧》2008,(12):50-50
掐指算来,如今和《新闻三昧》打交道已经20个年头了。20年来,我时刻关注着她的进步,和她的感情也愈来愈深厚,她成为了我学习、工作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