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实践体验,以不断将知识升华和转化为内在品质和外在能力与气质的教育。文化素质教育注重受教育者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理性与价值判断、科学与人文等素质相协调,真善美相统一的个体人格。  相似文献   

2.
一、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和目标 所谓素质,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既指人的知识含量和各种能力,也指人的思想道德境界。它是个体的体质、性格、气质、能力、知识及品质等各种要素的综合,是把从外在获得的知识、技能内化于人的身心,升华形成的稳定的品质和素养。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和身体素质。大学生素质教育就是以高尚的人格主体精神为核心,身心健康为前提,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为两翼的一种全面教育,它的内容和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素质 完整的文化素质包括人文素质和科技素质两个…  相似文献   

3.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是一种表现人的思维和行为准则的内在品质。人的素质是多元的、综合性的。一般来讲,人的综合素质主要由科学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技能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诸方面构成。科学文化素质是基础,社会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  相似文献   

4.
一、对素质教育的认识素质教育,就是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和独立人格为目标,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潜在的能力,努力创造一个充满竞争的环境,提高受教育者的创新水平,促进受教育者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认识与意向等全面和谐地发展,从而达到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需求的目的。素质教育的构成要素主要是: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审美素质等。思想品德素质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具有定向作用、动力作用、支配作用和协调作用,是人的综合素质的灵魂。科学文化素质是现代人素质结构中的主要内容,它包括专业知…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是实施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因为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前提、关键,它控制并制约着受教育者整体素质的提高、发展,受教育者科技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劳动技术素质等的提高,都有赖于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形成。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呢?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学科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历史学科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就素质教育中的历史教学问题谈点看法,以求指教。 一、历史教学的目标——传授知识,完善素质 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在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充分发挥历史知识的文化价值的教育功能。以往,人们较多关注的是学科教育的智育功能、德育功能及美育功能,而较少涉及到形成具有统摄作用的观念、意识等深层次的文化教育功能。历史教学为塑造跨世纪的一代新人,必须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教导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获得能力,求得发展,形成良好个性。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树立科学意识和人文意识,形成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养成科学道德和科学作风;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产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7.
质是指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和心理品质等。是以人的发展为动力,采取有效的、人为的调控方式,促进每个个体在与社会发展方向协调一致的基础上,促使受教育者自身个性充分发展,并且最终推动国民素质得到提高的教育。根据素质教育的任务,从职工培训教育体制与现实状况来看,实施素质教育主要有以下二条基本途径,一是通过课堂教学培养职工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二是通过社会实践,培养职工的劳动素质,同时促进其他方面素质的提高。[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一个人的素质代表在先天与后天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身心发展的总体水平,其最大特点是内在性。它可以通过诸如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精神境界等外在形式表现出来。按照一般理解,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等四个方面。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最为根本,是人的素质的灵魂。文化素质是基础,素质的突出表现应是创新能力。 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今天,对高校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培养是社会与教育发展的必然。知识的激增、社会节奏的加快、对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相协调的社会期待、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等等,所有这…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视并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培养精神和谐、胸襟宽广、情操高尚、人格健全,即全面发展的人才,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高校倡导文化素质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文化素质教育是指,通过环境熏陶、知识传授等教育过程,将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人的气质、修养、品格,使受教育者达到业务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大潮,它向教育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因此,从理论上研究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的关系,探索新时期教师素质的构成要素及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一、素质与素质教育什么是素质?目前大家的看法逐步统一:其一,素质是人多方面的主体品质,是把外在的知识内化于人的身心,升华形成的稳定的品质和素养。知识、能力、素质构成人全面发展的整体,它们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其二,就人的个体素质而言,素质大体上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构成。素质教育是以受教育…  相似文献   

11.
李玲 《现代教育》2003,(12):53-53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学校体育。素质教育是指人的生理、心理的基本属性和在此基础上通过人的社会实践逐渐积累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素质教育是为了改变应试教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提出来的扶正理论,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即更好地完成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这个社会人应具有适应社会、改造社会所需要的全面素质,即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素质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素质和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是现代社会每个个体所必须接受的基础教育。是当今我国乃至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概念的提出在我国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从其字面上看可以简单理解为“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而具体地讲,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体,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全体受教育者成为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审美素质、人际交往与合作等素质,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并能主动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现代化公民。  相似文献   

13.
语文素质教育就是依据人的发展和未来生活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质为根本目的,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形成学生的健康个性为根本特征的学科教育活动.这里的语文素质,主要指学生个体和群体在语文学习上的内在品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个性心理素质和民族文化素质四个方面.其中,民族文化素质是基础,科学文化素质是核心,个性心理素质是关键,思想道德素质是主导.下面试从要求、内容、途径三个方面谈一点浅陋的认识。一、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语文…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基础素质水平和个性发展水平为目的教育,素质教育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要求受教育者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术素质和身心素质以及健康的个性都得到全面提高。可见,素质教育不是不要知识教育,不是不要考试,而是使学校的一切工作为提高人的素质服务。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英语教师应转变观念,从追求中考、高考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困境中走出来,改变那种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很死的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加强对学生科学素质教育。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就是要通过英语学科知识的传授和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生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我想在英语教学中实现或加强对学生科学素质教育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是指理想的人格教育,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提高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密切结合社会和人的发展的需要,注重发挥人的智力、潜能,发展个性心理素质。人的“素质”是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人的智力、体质、品德、才能的综合表现,是体现人的身心发展水平、质量和功能的基本因素。一般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6.
素质是人们的综合品质.素质教育必须从生理、心理、社会性各层面上,努力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素质立足于人的潜能的开发和综合品质的提高.素质教育的目标在于全面提高每个受教育者的素质,其时代性,社会功效性均体现在对素质的要求中.我们应当努力创造适应新的时代要求的数学教育,使未来公民的文化素养中有更多的数学含量.  相似文献   

17.
审美教育是指以艺术教育为主要施教手段,兼以自然美和社会美的熏陶,使受教育者认识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一种感性教育。其本义是与理性教育相补充,对受教者的感知、想象、情感、直觉能力进行培育,使其形成理性与感性、肉体与精神平衡协调的完美人格。这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一个活生生的处于社会实践中的公民而言,不仅具有工具性价值,而且更体现为一种生命本体的终极性价值,即不仅使受教育者与对象世界之间建立和谐完美的关系,而且使自身的内在世界和谐有序,美丽高贵。它有着德育、智育、体育三者不可具备的功能。我们认为,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素质教育,审美教育理所当然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那种将美育视为德育或智育的一种手段或途径的美育“从属论”观点,无视美育的独立价值,不仅抛弃了康德、席勒等人的美育理论的科学精髓,而且更有悖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在当今知识理性至上,科学教育成压倒之势,学生的个体感性日渐萎缩的学校教育中,这种错误的教育观尤其值得防范。我国教育部自改革开放以来多次下发指令,  相似文献   

18.
素质是人们的综合品质。素质教育必须从生理、心理、社会性各层面上,努力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素质立足于人的潜能的开发和综合品质的提高。素质教育的目标在于全面提高每个受教育者的素质,其时代性,社会功效性均体现在对素质的要求中。我们应当努力创造适应新的时代要求的数学教育,使未来公民的文化素养中有更多的数学含量。  相似文献   

19.
当前,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在人类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提高人的素质。因此大学教育要转变观念,把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作为首要任务,将素质教育落在实处。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薄弱,更应该重视素质教育,这已经成为各高职院校的共识。在高职院校所有学科中,高职语文最具人文特色,是技能学科和人文学科高度统一的综合性学科,是较高层面的素质教育的科目。语文重在文化性、人文性,客观上反映人类创造的文明、文化,主观上影响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形成,其特殊性着重在精神品质的增长。语文教育就是教文育人,是最能体现“人”的精神的。  相似文献   

20.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即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定位在技术应用型人才上,侧重于职业素质教育。在高职教育中强调素质教育,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把高职学生培养成为能够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竞争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具有创造精神的人才。综合素质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的素质,即思想品质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其中科学文化素质是其他各方面的基础,它有利于思想品德的提高,能够促进专业素质的提高,同时也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就以高职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问题为主谈一点自己对培养高职生综合素质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