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太极拳,有六十几势、八十几势,还有一百零几势的。名为太极拳的一套拳,仅有十几个拳,两种钩型,掌多达几十种。几代拳人,多在掌与掌中间下功夫,在拳与拳中间变换、漫游。初练拳的人,用现代语讲,一时找不到太极拳的感觉,就是练拳多年的人,也难以找到太极拳的奇妙之处。为什么?皆因没练“太极脚”” “太极脚”说并不耳生,拳论上早有定论。 太极拳的功夫从浅到深,“由着熟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但脚下的功夫是筑基功,不能忽视。练过多年拳的人,不能与  相似文献   

2.
说实话我黑大头不是一个爱说闲话的人,可咱这中国足球不说道说道是真的不行了,球踢的臭不说,人也越做越没味。的确,作为球迷我们可以容忍失败,甚至可以接受2002年出不了线,但我们要求的仅仅只是一场“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比赛,而我们所看到的却恰恰相反。其它的比赛暂且不说,输了也罢了,可是在咱家门口的比赛怎么也就不能争口气呢,即便咱身体不如人家健壮,技术不如人家娴熟,配合不如人家默契,但咱总能跑吧,勤能补拙的道理不会不知道吧,中国队对美国银河的比赛那也能叫比赛,也难怪球迷不满意,哭着喊着要退票呢。我记得老…  相似文献   

3.
刘瑞 《武当》2008,(3):17-18
记得在1973年的一天下午,我抱着练拳自我感觉良好的心情,兴致勃勃地到了恩师的家里,想把练拳体会向老师作个汇报并得到赞许,因为刚开始练拳时,照着老师所授拳架,轻轻柔柔地习练,除了病在慢慢地好转以外,身上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后来就请教了一位长期习拳的师傅,让他帮我看看拳架有无什么大的毛病,他看了很热心地告诉我说:“瑞你把拳都练成瘫软架啦,没有一点筋骨,这咋成?”当时我想,是的,拳么就得有点硬功和力度与发力的东西才谓拳。  相似文献   

4.
余有拳友,练拳与教拳有四十年,在他所在县城颇有名气与影响。余因与其偶遇,非常高兴地问:"还在练拳与教拳吗?"他沮丧地说:"没有了。"这出乎余之意外,于是惊问:"为什么?"他说:"单鞭下势打不下去了。"他的回答使我想到了一个太极拳训练的一个大题目:实用性。随着年龄增长,身体会呈现衰老状态,诸如柔韧性差、精力减退、耐力减弱等。练太极可以延缓衰老,但不可能阻止衰老,太极拳大师也不能例外。  相似文献   

5.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宣布了本课身体素质练习的内容后,让他们慢跑做准备活动,话刚落音,就听见几个学生在叹气说:“怎么又是跑呀?老师,能不能换一种玩法?”  相似文献   

6.
<正>一、案例描述2014年,我来到阿城八中,任教初中一年级体育课。来到新的环境,有着无限憧憬,但伴随着天气的不断变冷,我的心也凉了下来。北方的初冬,体育课需要安排耐久跑的教学内容,就是这个上学时我比较喜欢的运动项目,却给了我当头一棒……七年级一班的耐久跑第一次课上,有学生跑不到一圈就喊"累"了,停下来就  相似文献   

7.
参加工作七八年了,我一直被饭后闹胃病的老毛病困扰着。爸爸是本县有名的老中医,但对治疗儿子的病却显得力不从心,爱莫能助。“这毛病恐怕要折磨我一辈子  相似文献   

8.
解放前,我就爱好集邮,那时我有五六本邮册。参军后,这些邮册由我母亲保存,我只带了一册到部队,有时间就看看。20世纪50年代,我所在的部队在湛江驻防,我又开始集邮了,买了一些老纪、特邮票。1966年,一场史无前例的"革命"到来了,邮票也不能集了,连在40年代买的纪念  相似文献   

9.
参加径赛的运动员,跑第几跑道是由抽签公平定出的。中短跑项目,凡距离在100米以上,都要跑过一段弯道,有时还不止一次。因为内外圈跑道的曲线长度不同,所以各道的起跑点也不同,这样每道的路程就一致了。但这样就真的公平了吗?在跑弯道时,会形成曲线运动所不可缺少的向心力,这力有使运动员倾倒的趋势,为克服这一点,就必须使劲,这就是所谓“跑弯道技术”。运动员必须  相似文献   

10.
屠仲道 《中华武术》2007,(10):54-55
在武术的各种书刊中,诸如立身中正、虚领顶劲、沉肩垂肘,松胸实腹,沉腰圆裆、气沉丹田等术语,随处可见,比比皆是,成为练拳人必背的口诀。然而,在练拳中,要真正懂得这些术语的理法,正确掌握要领,就不那么容易了。如果领悟了,做到了,才算入了门。因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一保修厂杨师傅嘱咐我:在这新春之际,不要忘记代他写个祝贺。他说:“50年代后期,我得了急性肾炎,整整在医院住了近两年,才基本痊愈。80年代初,又旧病复发转为慢性肾炎,浮肿时起时伏,乏力、倦怠、不能多食,不但我不能工作,全家也为此遭殃,孩子没人管,我还要长期有人照顾,为此爱人提前退了休。我四处求医求药,不能报销的药费还得自付。为了我能增加营养,家省吃俭用,全家人为我一个人忙,为我一个人苦。我爱人说:“这些年为了他,全家付出的代价。简直说不清。仅病历就有数千页,吃剩的药渣,若用箩筐担能担好几箩筐。跑的路,吃的苦,落的人情就更不用说了。跑几百里找私人看一次病就得花四五百元。但病一直不能根治、时好时坏,一直折磨着我全家。“去年6月份,我用上了‘505’,身体觉得渐好,也有了精神。除能正常工作外,还能搞点业余爱好,医院不去了,药不吃了,就是这个小小的药袋使我有了活力。前不久,我又更换了一只,可能是冬天的原因,觉得这一只比上一只劲略小了一点,但对我仍然有效。“医院、医生难以解决的问题,‘505’解决了!  相似文献   

12.
我在美国跑“单帮”已好几年了,从哪说起呢?就从我怎么会去美国说起吧.那还是1987年10月的事了.当时我作为中国青年田径代表团的成员去欧洲比赛.我那会儿练的是跳远.那次比赛我跳得也很一般,没想到竟然还有人欣赏我!这人就是带队前来比赛的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田径总教练查普林先生.不过令我哭笑不得的是他欣赏我的并不是跳远,而是跨栏!巧的是,查普林先生的助手李犁是我在国内原就认识的一位中跑教练.比赛完了他告诉我:“查普林教练很欣赏你,说你要是去美国练跨栏,一年之内就可以破亚洲纪录.”  相似文献   

13.
最近几个月里,因为家里烦心事太多,积郁成疾的我卧床多日。可病好后也仍感觉身体虚弱无力,便找一个相熟的中医开点调理的汤药。老中医看我一副没精打采的模样,在把脉开药之余,还额外赠我几个“心”作为药引子,让我牢记在心。其实老中医所说的,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让我做个“多心”的人。  相似文献   

14.
专家邮箱     
脚下慢,怎么办?我脚下移动很慢,教练说我这是顽疾,没的治。我快没有信心了,平时打得再好有什么用,一打比赛都跑不到位。我才不到30岁,总不能这就和单打说再见,从此只打双打吧?遇到这个问题的人很多,其实只打双打又没有什么不好的。如果你非要打单打,也不是不可以,建议你多去看看那些元老赛中的选手是如何打单打的:在每一分里,用最短的时间确立主动地位,自己不能跑,就得多让对手跑。努力提升自己  相似文献   

15.
郑敏 《体育博览》2014,(9):38-39
人生中有些事,真是机缘巧合。 像我这样的人,以前是不大喜欢动的,却在一位跑过多年马拉松的兄长影响下,居然也开始跑步了。 记得那还是2003年,在北京跑步的人并不多见。过后,影响我跑步的兄长回国,我在京虽然也坚持跑,但基本上是一人在跑,身边的朋友大多觉得跑步是件很难的事,即使跑个一千米也要叫苦不堪。当然,那时我也从不认为自己会去跑马拉松,只是觉得跑步出出汗也挺好的。  相似文献   

16.
突发癫痫痛不欲生我是一位退休教师,1957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朝阳区某中学任教,当时身体健康,干劲十足,1958年大跃进时曾带学生去石景山钢铁厂支援大炼钢铁,1961年组织学生搞科技活动受到北京日报的表彰。但万万没想到,1963年突然得了癫痫病!为此在协和医院住院治疗长达半年之久,未见疗效。出院后定期去检查,按时服药,但仍不见效,病情越来越重。为了治病我四处求医寻药,除协和医院之外还到解放军301医院治疗,也曾去南郊作“体内埋药”治疗、到东四针灸,治疗偏方不计其数,路跑了很多、钱花了不少、自己受尽了苦、家属受够…  相似文献   

17.
我今年62岁。我是在59岁时开始学练太极拳的。在没有练拳之前,身上已患有几种慢性疾病,例如肝脂多,前列腺肥大等。肩周炎、风湿关节炎时时折磨,感冒更是家常便饭,没有十天半月好不了。治病要花钱,灵丹妙药吃了不少,身体就是不见好转。为此,自己受苦不说,还连累了家人。2005年,我开始学练24式太极拳。因为没有基础,每一个招式都要经过几十次上百次演练才能仿效成功。一天下来骨架子像散了似的,  相似文献   

18.
在武术的各种书刊中,诸如立身中正、虚领顶劲,沉肩垂肘、松胸实腹、沉腰圆裆、气沉丹田等术语,随处可见,比比皆是,成为练拳人必背的口诀。然而,在练拳中,要真正懂得这些术语的理法,正确掌握要领,就不那么容易了。如果领悟了,做到了,才算入了门。因为,这些术语是一代代大师反复实践、深刻领悟、细细琢磨的结晶,是一门门拳家不断总结、理性升华的精髓。不细细品味、慢慢咀嚼,就很难消化吸收。比如关于身法的许多术语,是正确掌握姿与  相似文献   

19.
许多太极拳练习者都有这样的苦恼,学拳之初老师首先要求要“放松”,要“沉”,但如何放松?怎样为沉?得到的答复常常是南辕北辙,听者惑惑。而流传下来的拳论、拳经,又过于艰深,难以理解。我愿把多年练拳、教学的心得体会公之于众,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改装鱼护     
姜善海 《钓鱼》2009,(24):49-49
既解跑鱼之忧,又除丢鱼之烦 有一回候车时,我问身边的钓友:“今天钓得怎样?”答说:“不能提了,钓有三四斤,忘了收口,跑了两三斤,就剩两条小鲫鱼!”我也有过这样的遭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