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同治十三年(1874年)三月,日本以琉球遭风船民被台湾"生番"所杀为借口,悍然出兵台南的琅峤。日兵侵台事件的发生,让清廷对台湾的海防地位有了全新的认识,开始了台湾开发与建设的新部署。钦差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沈葆桢首倡设立台湾电报。其后,福建巡抚丁日昌移福建陆路未成之电报线至台湾,于光绪三年(1877年)建成自台湾府城至安平及自府城至旗后长达95里的电报线路,并在府城、安平、旗后三处设立报房。这是中国人自己修建并由中国人掌管的第一条电报线,在中国邮电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光绪十一年台湾建省之后,首任巡抚刘铭传在台湾进行一系列近代化建设,最终完成了台湾电报的铺设,并敷设了闽台海底电报线。由此,台湾与祖国大陆之间军情政令瞬息可达,在加强近代中国海防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从馆藏军机处上谕档、军机处录副奏折、军机处电报档、朱批奏折等档案中,编选有关创办台湾电报史料,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馆所藏有关广东问题的清宫档案数量浩繁,内容丰富。现从内阁敕谕、题本、黄册、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寄信档、录副奏折、内务府清册、民政部电报中,选辑部分档案刊发,其内容涉及军政、文教、赋役、外贸、制造、铁路等,可供研究广东地方史参考。  相似文献   

3.
雁旭 《历史档案》2005,(3):123-126
清代自光绪五年(1879年)开设电报至宣统三年(1911年)覆灭,使用电报达32年,期问形成了大量的电报档案。这些档案绝大部分由清政府的中枢机构军机处立档。电报档案是鸦片战争以后新出现的文书种类,记录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历史过程,本文拟从档案特点和现状、主要内容以及史料价值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历史档案》2011,(3):28-41
1911年10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武昌起义,成立中华民国。清政府的统治濒于崩溃,清皇室被迫宣布退位。现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军机处录副奏折、上谕档、电报档等档案中,选辑部分宣统三年有关清皇室退位的史料,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5.
《清代前期苗民起义档案史料》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贵州省档案馆合编,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年11月出版,共分3册,134万字,大32开,平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发行。 该书所辑史料,绝大部分取材于档案原件,主要采自《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上谕档》、《军机处苗民起义档》(清代原名《苗匪档》)等文种。部分辑自《雍正朱批谕旨》。  相似文献   

6.
铜版画起源于欧洲,清初,随着西洋传教士在清朝宫廷 供职,铜版画艺术形式亦为清廷所采用。乾隆年间,开始以铜版画艺术形式表现历史事件, 制作了一系列描绘征战的组画,平定准噶尔的得胜图系其中一组,共计16幅,由西 洋人郎世宁、王致诚、艾启蒙、安得义4人起稿,丁观鹏等人用宣纸依样着色,交由军机处 发 往粤海关,寄往法国巴黎雕刻铜版,由著名雕版技师柯升(C. N. Cochin)承办。自乾隆二十 九年 (1764年)造办处传办铜版画,至乾隆四十二年所刻铜版及画全数缴齐,历时十余年之久。得 胜图 铜版画融合东西方绘画风格,它的印制成为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现从馆藏内务府 造办处活计档、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和上谕档中选录有关史料予以刊发,供研究 参考。——编选者 谢小华 刘若芳  相似文献   

7.
《历史档案》2004,(1):32-32
本刊讯 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的《庚子事变清宫档案汇编》一书 ,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影印出版。该书是国家清史编纂工程档案史料出版项目之一。全书共分 18册 ,按内容分为四卷 ,分别是八国联军侵华卷、慈禧光绪西行卷、辛丑条约谈判卷、庚子赔款筹付卷。内容均选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上谕档、电报档、外务部档、总理各国事物衙门档等十几个全宗档案 ,共辑录 6 0 0 0余件 ,详实而系统地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的全过程及清政府丧权辱国的内中情由。这些档案中绝大部分为第一次公布 ,史料价值弥足珍…  相似文献   

8.
《历史档案》2011,(3):3-13,19
有关孙中山革命活动档案史料,本刊1985年第1期、1986年第2期、1996年第4期曾相继刊发。现续从馆藏军机处电报档、上谕档、录副奏折和端方档中,遴选未曾刊出过的辛亥革命前夕清政府查禁孙中山革命活动部分档案,反映了孙中山在国内外的革命活动情况,包括领导革命团体、演讲宣传、武装起义、筹集活动经费、购置武器弹药等内容,可...  相似文献   

9.
《历史档案》2011,(3):14-19
黄兴等人发起的广州起义,是辛亥革命前夕同盟会组织的针对清政府的重要暴动之一。因布置联络不灵,事机坐误,这次起义被清政府剿杀,但为数月之后武昌起义的胜利提供了可贵的经验教训。本组史料选自馆藏军机处上谕档、录副奏折、电报档,兵部一陆军部档案和刑法部档案。这些清朝官方的文报,反映了当时起义的详情内幕和清政府的对策,系属首次整...  相似文献   

10.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八月初六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逮捕谭嗣同等"六君子",并对张荫桓、陈宝箴等举荐维新派、支持变法的官员进行惩处。康有为、梁启超等借助英、日等国的庇护,逃往海外,曾流亡到日本、香港、新加坡、意大利、美国等地。清政府一面通缉康梁等人,一面与列强交涉,企图引渡康梁等,但均未成功。此次比日本明治维新晚了30年的变法,不仅未能使晚清的政治走向进步,反而随变法失败后,清政府对维新人士的惩处和通缉,走向更加保守和封闭,也加剧了清与列强之间紧张的关系。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曾经整理出版过有关戊戌变法的档案史料,例如1958年出版过《戊戌变法档案史料》,全1册,43万字,收录档案302件,为研究者提供了方便。但因选材范围较小,遗漏文件颇多,尚不足以反映戊戌变法全貌。兹值戊戌变法120周年之际,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上谕档、电报档和外务部档案中,辑录有关戊戌政变后清政府惩处和通缉康梁党人等的档案,希望对于戊戌变法及晚清政治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八月初六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逮捕谭嗣同等"六君子",并对张荫桓、陈宝箴等举荐维新派、支持变法的官员进行惩处。康有为、梁启超等借助英、日等国的庇护,逃往海外,曾流亡到日本、香港、新加坡、意大利、美国等地。清政府一面通缉康梁等人,一面与列强交涉,企图引渡康梁等,但均未成功。此次比日本明治维新晚了30年的变法,不仅未能使晚清的政治走向进步,反而随变法失败后,清政府对维新人士的惩处和通缉,走向更加保守和封闭,也加剧了清与列强之间紧张的关系。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曾经整理出版过有关戊戌变法的档案史料,例如1958年出版过《戊戌变法档案史料》,全1册,43万字,收录档案302件,为研究者提供了方便。但因选材范围较小,遗漏文件颇多,尚不足以反映戊戌变法全貌。兹值戊戌变法120周年之际,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上谕档、电报档和外务部档案中,辑录有关戊戌政变后清政府惩处和通缉康梁党人等的档案,希望对于戊戌变法及晚清政治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档案全宗中,有宫中朱批奏折和军机处录副奏折两个文种。朱批奏折是清朝官员上呈皇帝的原件,录副奏折是军机处照朱批奏折謄写件,为朱折副本。我们在阅读录副奏折时,常常会出现这种现象,一是在奏折末尾录有朱批内容,一是在奏折末尾出现“×××年×月×日奉朱批钦此”字句,朱批内容空而不录。同样是录副奏折,为何有些录有朱批内容,有些则空而不录呢?这是否是军机处謄录时疏忽所致?不是的。通过多次摸索探究,即尽量找同日的朱批奏折与录副奏折相校,或查阅军机处《随手登记档》,凡不录朱批之处,乃为“另有旨”或“即有旨”。 清代官员呈递奏折,均要由清帝亲阅,阅后在奏折(片)末尾留下批示,谓之朱批。对于清帝在奏折末尾朱批内容的形式可分三类。第一类是清帝阅后表示阅过,知晓或要有关部门研究了解。如“阅”、“览”、“是”,“知道了”,“该部知道”、“该部议奏”等,用词极简。第二类是清帝表示对奏折上报内容的具体意见,赞成、否定或其他。用语一般要十几字、几十字,个别也有数百或上千字不等。第三类则是清帝对奏请内容事关重要,有必要单独颁发谕旨,即用  相似文献   

13.
正《清代军机处随手登记档》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专项档案的汇集,是国家清史编修工程规划出版的档案丛刊系列之一,是可资清史研究的大型工具性典籍。该书于2013年8月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影印出版,总计180册。军机处随手登记档是清代军机处每日处理文档的原始登记簿。清人震钧《天咫偶闻》载:"枢廷事件,皆书于册,标日随手登记。"军机处随手登记档之设,始于乾隆元年(1736年),止于宣统三年(1911年),逐日登记,按年月装订成册。乾嘉时期,每半年订为一册;  相似文献   

14.
现从馆藏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上谕档中选辑的这组史料,反映了乾隆年间清政府在加强地方驿递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可供研究邮驿史参考,现予刊布。  相似文献   

15.
1895年1月20日(光绪二十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日军登陆荣成湾,抄袭威海卫后路。从1月30日日军攻占南帮炮台起,驻守刘公岛及港内的北洋海军即遭受来自岸上炮台和港外日本联合舰队的水陆夹攻。北洋舰队虽奋勇抵拒,昼夜鏖战,但伤亡日积,粮弹将罄,援军望绝。道员戴宗骞、总兵刘步蟾、提督丁汝昌、护理总兵杨用霖、记名总兵张文宣等相继自杀。2月14日,威海营务处候选道牛昶昞等与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伊东祐亨签订《威海降约》。2月17日,日本舰队进入港内,曾经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海军就此全军覆没。由于刘公岛电报线被切断,清政府未能及时获知威海卫的战况。光绪帝屡下电旨令北洋大臣李鸿章、直隶总督王文韶、山东巡抚李秉衡等查明威海卫战况及丁汝昌等人的情况,后又根据朝臣的奏报,几次发布谕旨,对戴宗骞等殉难阵亡将领从优议恤。战争结束后,清政府根据《北洋海军章程》,对担责官员予以查办,对殉难阵亡的北洋海军官弁兵勇给与抚恤,对受伤的官弁兵勇给发养伤银。光绪二十三年重整海军,亟需海军人才,因而对程璧光、叶祖珪、萨镇冰、蔡廷干等曾遭查办的将弁重新启用,只有对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未予议恤。1906年7月5日,袁世凯等奏请开复丁汝昌原官原衔,奏折被留中。1910年4月25日(宣统二年三月十六日)筹办海军大臣载洵再次奏请开复丁汝昌原官原衔,始获准给丁汝昌加恩开复原官原衔。本专题档案史料,选自本馆藏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军机处电报档、军机处洋务档、上谕档等,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王澈 《历史档案》2005,(4):F0003-F0003
上谕是皇帝向官员和民众发布的命令。据《清会典》记载,“特降者为谕”,“因所奏请即以宣示中外者,亦为谕”。清入关后,雍正朝以前,上谕由内三院、内阁、南书房草拟。自雍正朝起,上谕均由军机处起草,分为明发和廷寄两种。  相似文献   

17.
有清一代,盐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由官方专卖。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经济状况等的差异,盐的价格在不同的地区也略不相同,遂为出现私贩食盐以图利的情况提供了机会和可能。这里刊发的一组太和县私盐贩贩私拒捕殴兵案史料,选自馆藏军机处上谕档、军机处录副奏折。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第二十三册及第二十四册,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这次出版的两册史料,均录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珍藏的军机处上谕档,剿捕档及录副奏折、《剿平粤匪方略稿本》、宫中朱批奏折等档案史料。第二十三册收录的是咸丰十一年全年档案史料512件,计60万字。第二十四册收录同治元年全年档案史料528件,计60万字,两册售价分别为50元。欲购者请将款项(另加邮费15%)汇至北京故宫西华门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发行室。邮编100031《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第…  相似文献   

19.
本刊1997年第一期及第二期曾刊发《晚清各省铸造银元史料选辑》,为使之更加完整,这里续发选自馆藏军机处录副奏折的部分史料,以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20.
道光初年楚岸盐船封轮散卖史料(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淮南所产之盐主要经长江销往湖广,其口岸在湖北汉口,名曰楚岸。盐船到岸多时拥挤待售,以致造成不遵例定价银跌价抢售。为此,乾隆五十七年规定按盐船到岸先后,由盐道验明加封,挨次轮开提售,即所谓封轮之法。此法行之有年,发生盐船长期积压口岸的现象,使商本难以周转,私盐乘机侵入。道光元年,两江及湖广总督等提出暂停封轮,允许散卖,以解决此问题。现从馆藏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军机处上谕档中,选出有关道光初年楚岸盐船封轮及散卖事宜史料,予以发表,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