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由于学生认知结构水平的限制,会出现对知识不求甚解,不善于解题后对题目进行反思总结,缺乏解题后对解题方法、数学思维的概括的现象.为了让学生思维继续飞翔,提高解题能力,应该倡导和训练学生进行有效的解题反思.解题反思的积极意义有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让学生通过思维认识事物的规律和本质.通过物理思维方法引导学生解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笔者根据一些实践经验发现,在考试前引导学生用思维解题,通常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浅谈一下高中物理解题中涉及的几种思维方法.1整体思维法整体思维法实际上就是将几个分散的事物看成一个整体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学生真正会解一道题的标准是解题自然,所以解题自然是解题教学的最终目标.若学生在解题时出现思维“卡顿”就是解题不自然的体现,此时教师要打开学生的心理桎梏,将已知条件和所求结论建立联系,以明显的数学现象引出解题思路,才能让学生达到解题自然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正>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解题是教学的核心.针对学生而言,最直接的表现方式就是解题.解题过程是学生心理活动和思维能力的切入过程.培养学生解题能力要从实践、感悟、内化入手,让学生对自身思维结果进行验证和再认识.如果没有解题反思,学生数学思维就会停滞不前.因此,注重数学解题反思尤为重要.一、解题反思利于教学拓展数学解题过程可以被称之为采蘑菇现象.当人找到了第一个蘑菇之后一定会环顾四周是否有其他蘑菇.解题过程也是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也能激发学生  相似文献   

5.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说过:"掌握数学就意味着善于解题".而解题能力的提高,主要体现在解题思维水平的提高.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不少学生对于老师和同学的精彩讲题过程,只能听懂但不会应用或只会模仿,但不会变通.如何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思维方法,从而提高解题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学生在解题时,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由于思维受阻,一时难以下手。这样,需要教师用简练、精辟的语言启迪思维,促使学生产生“顿悟”,谓之“点拨”。点拨是让学生走出解题迷宫的有效手段,是解题教学的一种艺术。点拨是否得当。能反映出一个教师的教学是否已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7.
生活中,多数人习惯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思考和解决问题,但是在面对一些特殊问题时,逆向思维能够带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若将逆向思维应用在初中数学解题方面,可以在很多情况下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让结果更加准确.文章分析逆向思维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技巧,同时对逆向思维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指导策略展开讨论,力图促进逆向思维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提升初中数学解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注重解题思维过程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现代理科教育的特点。解题过程是个思维活动的过程,为了教会学生解题,解题教学中必须注重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参与解题思维活动。 一、习题的讲解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参与各种主要的思维活动,如分析、归纳、综合、演绎、判断、推理等活动,以训练其思维能力,并使学生逐步认识解题思维活动的基本规律。解题教  相似文献   

9.
在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下,如何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思维模式和思维品质成为当下教师的首要目标.而在数学这门学科中,解题是第一阵地,无论如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要让学生们回归到解题上来,只有学生们会做题、做对题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对此,在学生们解题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许瑛 《甘肃教育》2021,(5):166-167
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思想,还要培养学生多样化解题的能力。文章从小学数学解题方法多样化的意义入手,从激发学生解题兴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情境教学、一题多解、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等多方面入手,就如何指导学生多样化解题问题的策略进行探讨,以期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1.
在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败。笔者认为,在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除了让学生熟练解题的一般步骤,学会解题的一些通法与利用认知理论做解题后反思外,还应让学生不断感受数学的思维过程,学到思维方法,培养思维品质,从而学会独立探索,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以便更好地掌握和应用知识。思维品质是衡量数学思维质量的指标,它包括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深刻性、批判性等。  相似文献   

12.
许明明 《天津教育》2021,(11):142-143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初中数学习题灵活多变,解题方法多种多样,为促进学生解题能力更好地提升,教师会为学生讲解相关的解题思维。其中侧向思维是一种迂回思维,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破题,又能简化解题步骤,提高解题效率,因此,教学中应结合具体例题,为学生讲解侧向思维的具体应用,给其以后的解题带来良好的指引。  相似文献   

13.
肖兴喜 《广西教育》2014,(33):83-83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不管是概念的建立、规律的发现,还是定理、定律的建立,都需要经过思维的加工,才能实现思维的递进。对于某些题目,如果循规蹈矩地按常规解题,复杂的问题常常会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多走"弯路"。如果教师能运用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从思维定势中走出来,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的思维框架,对于学生学习物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检验是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指导检验方法,培养学生自觉检验的习惯是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指导检验方法,不仅能使学生及时发现和改正解题中的错误,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我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采用下面几种方法检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一、经验检验法。这是指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对解题结果作出敏捷的判断。如果求出的结果与实际数量相符,说明解题无误。这种方法简便快捷,可提高学生的数学技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如,如果求得一张课桌长65米、四年级同学平均身…  相似文献   

15.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有很多物理概念、公式定理,只有通过夯实基础,才能够为学生的解题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解题来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物理概念和定理,让学生对生活中出现的物理现象进行科学的解释,让学生明白其发生的原理,从而通过物理知识和物理思维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学以致用。基于此,本文章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解决问题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一般来说,解题的规范由审题规范、语言表达规范、答案规范及解题后的反思四要素组成,其中,解题后的反思是指解题之后对之前审题过程、解题方法及解题所涉及知识的回顾与思考。解题后让学生反思,能有效地深化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促进良好思维品质的养成,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的思维更具有深刻性、全面性和创新性,提升数学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17.
立体几何中的证明问题是初学者心中的一道坎,老师就题论题的讲课方法会让学生更加困惑:为什么会想到找这条线呢?我们不能简单地抛出一句:做多了自然就会想到,来搪塞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困惑.要教给学生一种思维方式,让他们的大脑能像计算机一样照着程序运转起来.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思维的学科,让学生"会思考"是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笔者在教学中,就立体几何中的垂直证明问题尝试了"逆向推理"的思维模式,解题时教学生书写思维流程  相似文献   

18.
徐瑾 《数学教学通讯》2023,(29):36-37+68
开展“结构不良”问题的解题教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寻找解题的“方向感”.特别是一些几何综合题,往往解题方向不够明确,如果不能准确分析、想清解题目标,解题效率往往较为低下.开展解题教学时可以让优秀学生分享他们是如何获得解题念头、解题方向的,即多让学生说说“怎么想到的”,让学生的思维“可视化”.  相似文献   

19.
<正>小学生的思维很活跃,然而解题时,有时会钻进"死胡同"出不来,让教师感到为难;有时因为一个奇思妙想方法,让教师欣喜不已。无论是面对数学题,还是面对学习生活的困难与挫折,孩子的思维就是这样鲜活、奇特,甚至让人捉摸不透。当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想法有所差异时,教师应该如何应对、如何引导?一、善于在与学生谈心时产生激发学习兴趣的思维碰撞有人说,数学教师不善言语表达,也没有必要,只要上好数学课,提高数学成绩就行。因为与学生谈心的事一般由语文老  相似文献   

20.
<正>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教学目标,这也是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一种直观体现.然而,从实际教学中我们看到,学生往往会出现一些非常典型的解题错误,要么是思维上存在漏洞,要么是对于解题技巧与解题方法的掌握不够深入.想要全面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很有必要首先从这些错误的纠正着手.这样才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并且让知识的教学收获更好的成效.一、受思维定式的影响学生容易犯的一个最为常见的错误就是,在面对具体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