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不同深度水层处理茭白,研究对茭白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处理在产量性状上与对照存在极显著差异,而株高、叶片数、分蘖数以及品质等生物学和品质性状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当年栽植在节水35.3%的情况下,处理I比对照增产9.2%.  相似文献   

2.
不同生育期棉花海陆杂交种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4个不同熟期陆地棉品种与5个海岛棉品种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20个组合,对F1代的8个产量性状及5个纤维品质性状进行种间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组合主要产量、品质性状中亲优势相当明显,尤其早熟陆地棉与海岛棉组合主要产量性状中亲优势优于晚熟陆地棉与海岛棉组合,皮棉产量、株铃数、铃重中亲优势平均值分别高出21.3%,39.0%,6.31%.  相似文献   

3.
专用有机复合肥料对不同季节蔬菜生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规施肥作对照,研究了施用专用有机复合肥料对夏、秋、冬三季的不同蔬菜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季节不同蔬菜上施用专用有机复合肥料均比常规施肥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在4.0%-16.8%之间,而在越冬蔬菜和秋季蔬菜上的增产效果尤为明显,比常规施肥的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并且在提高蔬菜的内在品质方面有显著表现,其中番茄、黄瓜中VC含量都比常规施肥有所提高,而NO3^--N含量比常规施肥有显著的降低。  相似文献   

4.
对不同抗虫棉品种间几个主要性状的差异显著性、遗传力及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品种间,生育期、果枝数等几个主要性状差异显著;遗传力大小顺序为:皮棉产量〉霜前皮棉产量〉株高〉节他〉生育期〉果枝数;生育期与节位、霜前皮棉产量与皮棉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生育期与霜前皮棉产量、果枝数与节位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几种新型种衣剂处理对小麦生长及产量影响。结果表明:几种新型种衣剂处理能提高小麦出苗率,处理较对照基本苗数提高3.48~13.68%;促进小麦生长,提高小麦产量,处理较对照增产3.8~13.2%,其中以激素增产型的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以2014—2015年度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选育的33份小麦新品系为材料,以周麦18为产量对照,以豫麦34为优质对照进行比较,研究产量和品质性状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4个小麦新品系产量比对照增产.小麦新品系的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较高;籽粒产量与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稳定时间等面团流变学特性相关不显著,提高产量可能会使这些品质性状变劣,但产量与多数品质性状呈正相关或微弱的负相关.面团流变学特性和产量性状间无显著相关性,较易同步改良.以千粒质量为切入点,同时协调产量各因素间的关系,有可能在优质和高产上找到平衡点.  相似文献   

7.
对不同种子处理剂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适乐时+敌委丹、适乐时处理的小麦种子亩穗数极显著高于对照,但是所有处理的穗粒数和千粒重与对照比较都无显著差异;适乐时+敌委丹、适乐时、敌委丹处理的小麦种子产量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8.
四种不同质地的土壤施用氮肥,对增加优质小麦的产量和提高品质的效应非常显著,其中以中壤和轻壤氮肥的农业效率优于沙土和沙壤土。每666.7m。的最佳施氮量,中壤土为15.75kg,沙土为15.51kg,轻壤土为16.79kg,沙壤土为14.47kg。施氮增产的原因是在最佳施肥水平下,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三个产量性状同步增长所致。  相似文献   

9.
施肥处理对黄瓜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试验以露地栽培的黄瓜为试材,探讨了施肥对黄瓜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五种施肥处理中最佳施肥处理为半量虫粪(3750Kg/hm2)与50%NPK配施,可显著提高黄瓜中Vc、可溶性糖、可溶性Pr、果胶质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及纤维素含量,从而提高蔬菜营养品质和产量.与单施尿素处理比较,黄瓜中糖酸比增加41.09%,硝酸盐含量降低9%.  相似文献   

10.
以前期育成的8个高原杂交粳稻新组合为研究对象,对其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品种KZ108与KZ101,KZ111,楚粳27这3个品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穗粒数与实粒数、实粒数与结实率都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实粒数与着粒密度存在显著正相关;有效穗与着粒密度、千粒质量与结实率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其余品种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与对照相比也存在一定的竞争优势.表明滇型杂交粳稻新组合KZ108,KZ110,KZ106,KZ104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疏雄醇对板栗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化学疏雄对板栗贮藏前后果实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产量与疏雄率存在显著地相关性,化学疏雄可以提高产量32.77%,空蓬率降低4.2个百分点,单果重提高17.6%,百蓬粒数增加38.77%,而且提前成熟7~15d,并能提高板栗果实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2.
在高肥力条件下,不同预留行宽度对冬小麦边际效应影响显著。边1行增产幅度随预留行宽度增加而提高,但超过一定宽度后,增产幅度减小;预留行宽度增加,边2行增产不稳定;边2行比内行增产3.28%~12.01%,平均增产6.84%。不同处理的内行产量差异不显著,预留行宽度增加,内行平均增产仅为5%。不同处理小区产量差异显著,随预留行宽度增加,小区产量递增。边行增产原因是穗数、穗粒数显著提高,同时千粒重明显提高。百农64适宜间套作预留行宽度为不低于80cm。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12个夏芝麻品种(系)的10个数量性状的稳定性,同时采用相关分析法论证了产量稳定性与其它性状稳定性间的相关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品种(系)数量性状的平均表现与环境指数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线性关系.产量的稳定性与单株蒴数、单株粒重及株高的稳定性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单株蒴数、单株粒重和株高的稳定性可作为夏芝麻稳产性育种的间接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转BADH基因水稻品系在0.0,3.0,5.0g/L NaCl胁迫下的抽穗期、株高、穗长、有效穗数、成穗率、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单株籽粒产量等10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上述三种浓度NaCl胁迫下,有效穗数与单株籽粒产量之间的偏相关均达到极显著;在0.0,3.0g/L NaCl胁迫下,只有千粒重与单株籽粒产量之间的偏相关达到极显著;在3.0,5.0g/L NaCl胁迫下,只有实粒数与单株籽粒产量之间的偏相关达到极显著。在三种浓度NaCl胁迫下,有效穗数、实粒数对单株籽粒产量的直接效应较大,而千粒重的直接效应则较小。  相似文献   

15.
用200Gy 的^60Co-γ射线诱变皖麦50的干种子,对 M2的性状进行变异及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从变异系数看,粒重〉粒数〉沉降值〉退化小穗数〉千粒重〉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湿面筋〉蛋白质〉硬度指数〉穗长〉株高〉小穗数〉出粉率〉吸水率〉容重。简单相关分析表明,粒重与蛋白质含量相关不显著。典型相关分析表明,产量性状与农艺性状间相关极显著,营养品质性状与加工品质性状间相关极显著。  相似文献   

16.
用200Gy 的60 Co -γ射线诱变皖麦50的干种子,对 M2的性状进行变异及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从变异系数看,粒重>粒数>沉降值>退化小穗数>千粒重>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湿面筋>蛋白质>硬度指数>穗长>株高>小穗数>出粉率>吸水率>容重。简单相关分析表明,粒重与蛋白质含量相关不显著。典型相关分析表明,产量性状与农艺性状间相关极显著,营养品质性状与加工品质性状间相关极显著。  相似文献   

17.
选用多效唑、麦巨金、矮壮素3种生长调节剂,进行单剂型1次喷施,研究其对小麦节间长度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种调节剂对基部第1节间生长的作用存在较大差异,以矮壮素和多效唑抑制作用最为显著,基1节长度比对照短20~22%,麦巨金处理基部第1节间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其对产量的效应也不同,麦巨金和多效唑有显著的增产效应,分别比对照增产7.8%和6.8%,矮壮素对产量的效应不明显.从产量构成因素看,处理后成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有一定程度提高,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樟树家系子代测定林试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樟树家系测定林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92%的家系百日苗造林成活率达到76%以上,总体平均成活率达到90%。经方差分析,不同家系在树高、地径性状上差异极显著;樟树不同种源树高与经度呈极显著相关,与纬度呈显著相关;地径与经度、纬度均呈极显著相关;地径和树高呈显著相关;侧枝数与各生长性状及经纬度相关不紧密。根据种源育种值分析.建瓯和延平2个种源的生长性状优于总体平均水平,可作为建立种子园的优先选择对象。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北京地区露地栽植中大量应用的丰花月季“金玛丽”盛夏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1)激素处理可以有效促进腋芽萌发和增加萌芽数量,GA CCC各50mg/L、BA150mg/1。分别使腋芽提前萌发5.6d,3.6d,与对照差异显著;随浓度升高,腋芽萌发天数延长;BA CCC^1(150 100mg/L)腋芽萌发数量最多(7个),差异达显著水平。(2)同种激素处理,随浓度升高,现蕾天数表现从短到长再到短的趋势,相反开花天数表现从长到短再到长的趋势;CCC100、1000mg/L显著缩短现蕾2.8d、3.8d;所有的处理,发育总天数都短于对照。GA CCC各50mg/L发育总天数最短,比对照提前4.95d,其次为CCC400mg/L、13A CCC(75 50mg/L)。分别缩短3.95d、3.7d;(3)在对成花量的影响上,BA300mg/L、13A CCC(75 50mg/L)、BA CCC(150 100mg/L)效果最好,花枝数/处理、花朵数/枝、花朵数/处理3个指标与对照差异显著,其中,BA300mg/L每处理花朵数为14.44个。  相似文献   

20.
棉花新品种数量性状的因子分析与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河南省2006及2007年16个春棉区试资料的植株、产量因素和纤维品质共17个数量性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得出:选择植株中等偏高、果枝始节低、果枝台数多的植株性状,与株铃多、铃重高的产量性状,可同步提高衣分,为选育高产棉花品种的有效途径,但对纤维的长、细度及纺纱指数的间接选择效果不明显.通径分析表明,株铃与铃重呈负相关,选择时应两者兼顾,不可顾此失彼.植株中等偏高与果枝数多的性状,主要是通过增加株铃起增产作用,果枝始节低的性状,能极显著提高衣分而获致皮棉增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