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语言根植于其所属的民族文化土壤之中,带着该民族不同时期的文化烙印。一个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缺乏的人,想准确、得体地与英语国家的人交际很难。简要介绍英国文化背景知识对英语语言的一些影响,了解这些知识会使我们更好地把握英语语言技能。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对文化意识培养提出的内容标准包括:理解英语中的常用成语和俗语及其文化内涵;了解主要英语国家人们与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异同;通过中外文化对比,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初步了解英语语言与英语国家文化的关系;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能发现隐含在语言中的对他  相似文献   

3.
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表达了汉语特有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事物。一方面它有利于把中国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推向世界,在国际交流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属于一种规范的语言;另一方面它在丰富和发展英语语言方面也起到了推进的作用。本文首先定义什么是"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然后分别从"中国英语"在不同时期的文化特点和影响,以及中国英语的语言创新性等角度介绍"中国英语"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对文化意识培养提出的内容标准包括:理解英语中的常用成语和俗语及其文化内涵;了解主要英语国家人们与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异同;通过中外文化对比,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初步了解英语语言与英语国家文化的关系;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能发现隐含在语言中的对他国文化的态度等等。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些财富会在语言的使用中反映出来,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由此可见,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的概念是抽象的,所蕴涵的内容是宽泛的。学习英语自然离不开英语国家的文化。中小学英语教材中介绍了英语国家文化模式,包含英语国家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那么,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悟英语文化,通过中外文化对比,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实现语言的共融呢?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为基础,研究了英美文化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认为学习英语必须了解英语语言国家特别是英美国家的文化,并着重分析了英美文化学习的重点,旨在为中国英语学习及教学提出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汉语习惯对英语阅读干扰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英语语言国家的风俗习惯、文化环境等和中国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环境有极大的不同,英语语言国家信奉自我,中国信奉孔孟之道,导致在英语阅读方面有许多差异,甚至是闹出笑话的现象屡出不穷。就此一现象应进行探讨,以求得英语阅读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英语作为不同国家或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工具必然引起英语在不同地域的本土化。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中国英语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工作和生活中。中国英语并不是属于英语本族语使用者工作或生活中所惯用的语言,而是中国英语使用者们用来诠释中国特有文化的一种表达。中国英语是表达中国特有的文化、经济、政治的语言,因此具有本土的文体色彩,从中国英语产生演变过程来看,可以从四个不同的语域体现中国英语的文体色彩:政治经济、旅游文化、文化输出、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9.
运用语言社会化理论对中国英语在新闻中的语言特征进行分析并通过实例表现中国英语已得到英语国家的认可。该研究旨在进一步了解英语在中国社会环境下的社会化过程,以更好地了解新闻语言中中国英语的使用情况。并希望能对中国文化特有事物的英语翻译的本土化有所帮助,从而更好地传达中国文化,也希望能对中国媒体走向世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学习英语不仅仅要学习语言,更重要的是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风俗习惯、风土人情、人文历史等文化背景。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不仅开阔眼界,拓宽视野,更有助于英语学习者深层理解英语的寓意内涵。语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正是由于每种语言都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的负载体,深入研究语言的社会文化因素,进而自觉培养一种“文化洞察力”便成为当前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要学好英语和提高英语教学,就必须了解英语民族的文化背景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面对全球化的势不可挡,学界又掀起了一股“文化帝国主义”批判的热潮。新的历史时期赋予文化帝国主义更多批判的内涵。笔者通过对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和民族国家的解读从一个侧面来实现对文化帝国主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媒介帝国主义逐渐成为全球化传播中的热点.本文从文化帝国主义的话语分析入手,对媒介帝国主义进行探讨,指出:媒介帝国主义的实质是文化帝国主义.煤介帝国主义是站在西方中心主义立场,以看似消解文化帝国主义的话语谈论方式,维护了媒介帝国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本文还试图从民族主义再次勃然兴起的背景入手,提出重新向民族传统与文化回归是对抗媒介帝国主义的一种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3.
文化帝国主义是当代文化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提法最早可见于20世纪60年代。作为分析西方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文化关系的基本范式之一,文化帝国主义的理论形态大致可分为批判与辩护两类。文化帝国主义对比较教育的理论模式、研究取向、研究成果、国际教育援助与交流等方面都有着广泛影响。文化帝国主义理论对比较教育的发展既有着不利的一面,但也可以在诸多方面促进比较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化帝国主义"是一个寓意丰富、张力巨大的理论术语。目前,学术界对西方"文化帝国主义"的研究存在三种解读方式:其一,是把"文化帝国主义"看成是一种文化霸权主义的表征加以批判;其二,是把"文化帝国主义"当成是一种文化民族专制主义的借口;其三,是把"文化帝国主义"作为是一种民族文化认同的参照,以此文化策略来加强民族文化的自觉认同。  相似文献   

15.
文化帝国主义理论是分析西方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文化关系的一种基本范式.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帝国主义在发展中国家的教育中已有诸多表征,主要体现在教育的理论模式、研究取向、研究成果、国际教育援助与交流等方面.对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来讲,需要积极且理性的态度来面对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帝国主义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刘琼 《培训与研究》2007,24(1):60-62
帝国理论是对帝国概念历史演变的研究以及对帝国现象的描述。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帝国形态——古典帝国、现代帝国,以及象征全球化的政治经济秩序的“新”帝国现象。帝国、帝国主义、文化帝国主义、全球化,一系列的演变表现了帝国的不同特点,也是权力话语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声音。帝国的阴影在地球上徘徊,是人类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幽灵。  相似文献   

17.
文化帝国主义实质就是要解构他国文化的合理性和价值性,赋予自己文化价值观念的普遍性和绝对性,达到控制他国文化,促使对象国民众迷信和向往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目的。识别正常国际间文化的交流和文化帝国主义之间的区别,认清文化帝国主义带来的危害性,抵制文化帝国主义的扩张,确保本土文化的主导地位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文化帝国主义问题涉及到对资本主义制度与生活方式、启蒙观念的普世性等现代性问题的审视与批判。在深层次上厘清文化帝国主义的内涵、表现形式和运作逻辑,可有效辨析文化帝国主义与现代媒介文化、全球资本主义扩张以及现代性普遍主义话语之问的内在联系,阐明在西方(尤其是美国)文化帝国主义冲击下的民族国家内部文化民族主义的矛盾性和困境。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中国反抗日本文化侵略的胜利是全民族抗战的胜利。在肯定中国共产党所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的同时,对国民党在抗战时期反文化侵略中所起的作用也应给予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20.
抗战时期中国反抗日本文化侵略的胜利是全民族抗战的胜利。在肯定中国共产党所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的同时,对国民党在抗战时期反文化侵略中所起的作用也应给予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