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公元前三四千年前,生活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使用文字的独特方法,他们在泥板上刻字,然后焙烧,制成“泥板书”,19世纪中叶,泥板书陆续出土,引起考古学家的极大兴趣,泥板书是两河流域人类活动最原始的文字记录,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内容,在泥板书中几乎应有尽有。  相似文献   

2.
吐鲁番文书     
一吐鲁番文书的定义和时代背景吐鲁番文书,指的是吐鲁番地区出土的古代汉文写纸,时代大致从四世纪后半叶至八世纪后半叶,即从东晋十六国时期到唐代中期。吐鲁番地区古称高昌,所以也有人称吐鲁番文书为“高昌文书”。根据我国文献记载,最早定居在这里的是“车师人”。公元前一世纪,西汉政府以郑吉为西域都护,在高昌置戊己校尉,驻吏卒屯戍。东晋咸和二  相似文献   

3.
第一章 外国档案 (一)外国档案的起源与发现 (1)档案是人类活动的真实历史记录。(2)档案产生的条件:文字的形成;阶级和国家的出现。(3)重要的古代档案库的发现地及情况(教材3—4页。下同)。(4)考古发掘证明,古代东方是最早产生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地方。 (二)古代档案的种类及制成材料 (1)种类:主要有石刻档案、泥板档案、纸草档案、羊皮纸档案、腊板档案、金属档案、棕榈叶档案和桦树皮档案。(2)制成材料:古埃及和古希腊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已开始使用石头制作档案;最早使用泥板制作档案的是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以后扩展到古埃及、赫梯、波斯以及古希腊地  相似文献   

4.
流经伊拉克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所灌溉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产生过饮誉世界的两河文明,孕育了璀璨夺目的美索不达米亚文化,文字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500年.这片四面开放的新月形沃土带上的居民用尖芦管在湿泥板上刻写楔形文字,然后将泥板晒干或烘干,这些泥板被埋在地下数千年,直至一百多年前才为现代人所发现.迄今已有约50万块泥板文书出土,其中大约有300多块载有数表和数学问题.美索不达米亚人创造了一套以六十进制为主的楔形文记数系统,这种记数制对60以内的整数采用简单十进累记法,对大于59的整数则采用六十进制的位值记法,同一个记…  相似文献   

5.
《小学时代》2014,(3):20
咖啡猫:古希腊称两河流域为"美索不达米亚"(大致在现在的伊拉克境内和叙利亚东部)。"美索不迭米亚"希腊文的意思就是"两条河流间的土地"。这两条河指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了。很早以前,苏美尔人和亚述人都在这里居住过,关于他们的故事你知道多少呢?发明楔形文字的苏美尔人在公元前3000年,聪明的苏美尔人就在两河流域建立城邦了。由于两河流域盛产芦苇和粘土,苏美尔人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用削尖的芦苇杆或木杆在泥板上"压"出一个个笔划,几个笔划组成一个符号。书写完后,经过晒干或烤干,永不消逝的字就留在了泥板上。它的笔划是一头粗一头细,形状很像一个楔子。不过,阿拉伯人入主西亚以后,当地居民的风俗、语言渐渐和阿拉伯人融合,失去了原有的语言,楔形文字也逐渐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了。  相似文献   

6.
丝绸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和创造,至少在三千多年以前的殷商时代,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能够用蚕丝织成精美的丝绸。根据考古发掘的材料,在苏联阿尔泰区巴泽雷克的几座墓葬中,就出土有中国的丝织物。这些墓葬属于公元前五世纪,即相当于我国的战国初期,说明我国出产的丝绸,早已通过民间往来运销国外。据罗马地理学家斯脱拉波(公元前54年——公元24年)的著作,大约在公元前三世纪,我国即以盛产丝织物而闻名于世,被称为“丝国”。这反映了我国早在公元前在与西方各国的交  相似文献   

7.
很早的时候,人们就开始注意档案字迹的褪变问题。公元前二千多年,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就知道太阳晒干的泥板档案不耐久,于是把长期保存的挡案用火焙烧;公元前一千多年,埃及人、希腊人和罗马人为了防止纸草档案受潮而褪变,就把纸草卷轴装在木筒内或象牙筒内;古代印度人把棕榈叶档案夹在两块木板中间,然后用布包裹起来。  相似文献   

8.
教育之最     
在公元前3500年,古代的苏美尔人已有法学方面的学校。现存最古老的教育机构是卡雷茵大学,它在公元859年创立于摩洛哥的菲斯市。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建于1088年。  相似文献   

9.
答: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大都发生在大河流域。古代希腊作家希罗多德把埃及看作是尼罗河的礼物,在这里早在公元前3200年就建立起以孟斐斯为首都的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同样,在公元前四千年代末三千年代初,在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也出现了许多城市国家,古巴比伦文化就发祥在这里。从印度河流域发现的规模巨大的上古城市废墟(摩亨佐·达罗与哈拉巴)来看,西北印度早在公元前三千年代就已存  相似文献   

10.
汉字──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北京实验大学刘和平人类最早的三种文字产生在世界的三个地区。公元前3000前,在尼罗河流域产生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圣书。大约在公元前3100年,在现在的伊拉克幼发拉底河流域,产生了美索不达米亚人的苏美尔文字。大约在公元前25...  相似文献   

11.
丝绸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和创造,至少在三千多年以前的殷商时代,我国劳动人民就己经能够用蚕丝织成精美的丝绸。根据考古发掘的材料,在苏联阿尔泰区巴泽雷克的几座墓葬中,就出土有中国的丝织物。这些墓葬属于公元前五世纪,即相当于我国的战国初期,说明我国出产的丝绸,早已通过民间往来运销国外。据罗马地理学家斯脱拉波(公元前54年——公元24年)的著作,大约在公元前三世纪,我国即以盛产丝织物而闻名于世,被称为“丝国”。这反映了我国早在公元前在与西方各国的交  相似文献   

12.
<正>位于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世界最著名的三个古代文明曾经在这里繁荣昌盛。苏美尔、亚述、阿卡德和巴比伦人相继于公元前4000—前2000年间,在这里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城市文明,令世人赞叹。然而,这些古文明的发祥地如今却成了盐碱泛滥、流沙纵横的不毛之地。  相似文献   

13.
山于生活和生产的直接需要,人类很早就产生了数的概念。为确定历法,就需要对年月进行计算,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分配等也离不开数的计算。自公元前三千年代起,古埃及人就已使用以10为基数的计算法;大约公元前2500年前,苏美尔人就制订了乘法表;中国商代的甲骨文中已有十进位制,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分数概念和九九表并能进行四则  相似文献   

14.
1.埃兰人、米底人、波斯人等都是伊朗高原的古代居民。埃兰人可能在公元前三千年代就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公元前七世纪中期埃兰被亚述征服。米底兴起较晚,公元前七世纪后半期征服波斯各部落,国势强盛。公元前550年,波斯人推翻米底的统治,建立国家,后继续扩张,建立起大帝国。 2.古巴比伦王国灭亡后,两河流域先后兴起亚述和新巴比伦(迦勒底)两个强国。亚述曾扩张到整个两河流域、地中海东岸和埃及。公元前626年,迦勒底人据巴比伦独立,建立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612—610年,新巴比伦又联合米底灭亚述,称盛  相似文献   

15.
伊拉克人民近代以来长期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掠夺、封建主义的压迫,经过长期曲折的斗争,终于在1958年7月14日革命后,摆脱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了民族独立国家——伊拉克共和国。本文拟对伊拉克简史作一概述。一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两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摇篮之一。在大约公元前4千年代后期,苏美尔人就建立了最早的城市国家。苏美尔人创造发明的楔形文字是据今所知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曾为西亚各国广泛采用。公元前19世纪初阿摩利人首领苏木阿布建立了古巴比伦第一王朝。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公元前1750年)创立的法典是迄今已发现的古代奴隶社会第一部比  相似文献   

16.
古老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那片新月形的土地上,曾书写过人类文明史上最古老的篇章。公元前4700年,苏美尔人就在这里居住并建立了城邦国家。他们创造了轮车和陶轮,发明了最早的文字体系——楔形文字。然而持  相似文献   

17.
《外国档案工作》课程的学习教材是《外国档案管理概论》。全书共十七章,现将重点内容逐章进行提示。第一章 外国档案一、档案的起源和发现档案作为人类活动的真实历史记录,是在人类创造了文字,出现了阶级和国家之后产生的。最古老的档案是通过考古发掘出来的。考古发现的古代档案和档案库遗址证明,古代东方是最早产生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地方。二、试述古代档案的种类及其制成材料古代档案,主要指纸张使用之前以原始书写材料为载体的各种档案。主要的有8种:1.石刻档案。这是古代埃及和古代希腊在公元前2000多年刻在石板、石柱等岩石上的文字记载,又称铭文档案。古代埃及贵族梅腾的自传,是迄今发现的年代最久远的一种传记性石刻档案。2.泥板档案。是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刻写  相似文献   

18.
顾夏 《中学生百科》2011,(32):26-27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提到:"最早的文明之光出现在烈日蒸晒下由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这两条大河养育的一片荒原。"历史学家们大多在此达成了一致意见,人类最早的文明中心不是在拥有狮身人面像与金字塔的埃及,而是在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这段文明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4000年间,在这里最先定居的苏美尔人,他们开凿运河,利用河水灌溉农耕,创造了世界最早的发达文化。接下来的数千年间,通过部落之间的连  相似文献   

19.
中印两国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两国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外交的往还有了几千年的历史。本文仅就早期中印关系的发展,粗略地探讨一下这一时期中印交往的特点。所谓“早期”是指以中印交往开始时起到双方互通使节在政治上初步确立关系时止。根据现有资料,这一时期起于公元前三千纪新石器时期,止于公元前二——一世纪汉武帝派使臣去印度,印度也有使臣回访之后,中国与印度各地均已有使臣往还。  相似文献   

20.
静电学是电磁学中最古老的、也是发展最早的学科,它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天上到人间,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一、天上雷电人类很早就注意到了天上的雷电现象,但是,由于古代人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不够,总是将令人吃惊的"雷电"和天上的神明联系在一起.公元前3500年,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也就是今天的伊拉克一带,古代的苏美尔人就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