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南满”这一地理概念有一个形成过程,东北解放战争时期南满根据地的形成是与东北解放战争前期的军事斗争密切相关的。它初创于东北解放战争初期的“十万大军闯关东”,形成于东北解放战争前期的“战略防御”阶段。1946年6月至10月期间,南满根据地主要包括当时的辽宁省和安东省。南满根据地的党政军组织建设,对整个东北根据地有重大的先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军为争取东北,首先进入南满地区,经过剿匪、建政、反奸清 算和军事斗争建立起我军在东北的第一块根据地。南满根据地的创建,为我军争取东北提 供了最初的战略基地,支援了东、北、西满根据地的建设。全面内战爆发后,我军在南满根 据地坚持斗争并取得胜利,是整个东北战局转换的枢纽。  相似文献   

3.
南满根据地的民主政权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地建设的主要标志是我党领导的民主政权建设。南满根据地的民主政权建设在东北根据地起步最早,而且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和经验、教训,对东北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乃至解放战争后期新解放区的建设,都有极为重大的参照作用。  相似文献   

4.
南满根据地作为东北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东北解放战争中发挥了极为特殊和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控制了东北的中心区域,保证了我军先敌完成战略展开。这里率先组建了主力纵队,为东北我军部队组建提供了范例。南满根据地长期牵制了东北国民党军的主力,为建立和巩固东北根据地做出了突出贡献。南满军民率先开始战略反攻,在三大攻势中有突出表现。战略决战期间,南满根据地的主力部队、地方部队、民兵和支前民工浴血奋战,不怕牺牲,为我军决胜东北立下了不朽功勋。  相似文献   

5.
在东北解放战争中,南满根据地创建较早,从原中共辽宁省委、安东省委到南满分局的建立,根据地的党建工作经历了曲折而复杂的过程。南满根据地卓有成效的党建工作,不但巩固发展了南满根据地,其在工作中所呈现出的许多新特点也值得我们认真加以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南满根据地的军事建设是根据地建设的工作重心。3年的东北解放战争中,南满地区组建了最早的军事指挥机关,成立了第一个二级军区,组建了最早的主力纵队,为东北野战军提供了三分之一左右的兵员。另外,南满根据地的几个军分区在艰苦卓绝的敌后游击战争中的发展壮大,也给东北解放战争增添了格外的光彩。  相似文献   

7.
东北解放战争中,南满根据地的坚持、巩固和发展为最终东北解放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南满的对敌斗争历程中,南满分局在斗争最艰苦的时刻,充分发挥了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不但巩固、发展了南满根据地,并且打破了国民党"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东北战略,迫使国民党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其斗争经历是实现解放战争时期"党指挥枪"这一原则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8.
四保临江战役在东北解放战争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四保临江战役在东北解放战争中的巨大作用和历史地位。认为这集中表现在使我军南满站住了脚跟,于敌后提供了一个巩固侧后基地;将东北蒋军牵制在南满,为我军在北满展开根据地建设创造了条件;加速蒋军军事上的被动局面,促使我军转为主动态势;南满军民从中深受教育和锻炼,实现了坚持南满,保卫北满,粉碎敌人,“先南后北”的计划,使我军由战略防御进入全面反攻阶段,为夺取东北战场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解放战争时期,通化对南满根据地的存在和发展起到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具体表现为:通化是南满根据地的指挥中心,为东北保留了完整的干部和行政编制;通化是南满根据地的坚固堡垒,是三纵、四纵最后的立脚点和避难所;通化是南满根据地稳固的大后方和大本营;通化是南蛮满根据地的后勘补给区。  相似文献   

10.
1945年9月我军进入沈阳,开了南满根据地土地改革的先声;1946年5月前后,全国内战全面爆发,为争夺人民群众,南满根据地土地改革正式开始;1947年10月秋季攻势后,我军将国民党军压缩在沈阳及周边一带,南满地区基本无仗可打,稳定的环境为南满根据地土地改革的彻底展开提供了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1.
湘南起义为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巩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牵制了敌人,为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创造了条件;产生的武装力量和游击战术的成功运用,为井冈山根据地武装斗争的开展和胜利奠定了基础;开创的将武装斗争与土地革命相结合的先例,为井冈山根据地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根据地三者紧密结合的建设道路提供了范例;政权、军队建设的经验,为井冈山根据地建设奠定了基础;它的伟大实践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提供了鲜活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2.
教育资源库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教育资源库与国外教育资源库有较大的区别,国内教育资源库在规模、结构、资金、利用率、共享、标准化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从教育资源库的变迁可以看出,教育资源库的发展趋势是自扩充式的教育资源库系统和以用户为中心的资源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3.
华中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创建并发展起来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抗战期间,日伪不仅加紧对华中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封锁。而且还猖狂地进行各种走私活动,企图弱化我根据地军民的抗战力量。为保持根据地军民抗战经济力,华中抗日根据地政权非常重视反走私斗争,主要是针对粮食、毒品、货币和食盐等物资的缉私。通过强化缉私组织机构建设、建立健全缉私规章制度、构建高效廉洁的缉私队伍等一系列举措,有效地遏制了走私活动的泛滥,增强了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抗战实力。华中抗日根据地的缉私工作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其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实施网络教学是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是改革《计算机基础)课程传统教学方式的需要。《计算机基础》课程实施网络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解决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师资紧缺问题,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开放大学办学的开放性、灵活性、覆盖面广、系统办学、优质资源共享、面向广大在职人员等诸多优势,无疑对满足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人才需求,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提高战略实施成效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开放大学建设需要充分挖掘和发挥开放大学的优势,诸如开发引进国内外高端优质教育资源,重视发挥开放大学体系一体化优势,紧密结合当地的发展需求,为广大学习者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以一地一品支持一地一业发展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职业人才,满足广大社会成员的终身学习需求,从而发挥开放大学体系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教育资源库的使用者的角度出发,讨论了教育资源库的价值的真正体现,提出了智能引导的概念 基于智能引导的教育资源库不但是一个存储教育资源的"库",更主要的是还提供引导使用者学习的功能,引导的目的是使得使用者不仅仅只是从教育资源库中获得资源,而是能够更方便地获得知识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中属于中间势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明士绅积极参与晋冀鲁豫边区民主政治实践活动:支持边区政府和临时参议会的成立,宣传解释边区各项政策,提出意见和建议,反对国民党的军事摩擦,反击日伪分化拉拢等。开明士绅的史迹,不应抹煞。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应用化学专业产学研结合与校外实践基地建设调查问卷。结果表明产学研结合与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是高专院校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由于东江地区特殊的历史传统、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阶级状况、经济状况和中国共产党在东江区域打下的基础,决定了东江抗日根据地和东江纵队在抗日战争时期独具的创建特点,东江抗日根据地和以东江纵队为主体的军民共同抗战壮举,在中国抗战史上乃至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历史上都显示了独特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