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中,选考科目的设置是一项重要举措,备受各界关注。为了更好地进行新高考选考改革,我们梳理新高考考试改革的相关政策,分析新高考选考政策的制度优势,从合格考分数利用、等级考试分数转换、等级考科目成绩之间的可比性、"一年多考"分数计算以及分数合成等方面,探讨选考科目的分数计算与合成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为此,参考测量学理论与美、英、法、澳等国家的相关经验,提出可以通过建立能力水平通用量尺以及优化分数合成方法和招生方案,对新高考选考科目分数合成与计算的方法进行改进。具体做法是建立能力水平通用量尺,借助合格考预测考生总体在等级考科目上的成绩分布,借助高考必考科目校正等级考科目成绩;通过采用加权相加的方式计算总成绩,采用连续栏栅的方式进行招生录取,以达到优化分数合成方法和招生方案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赵江南 《教育与考试》2020,(1):22-26,34
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3+1+2”方案相较于之前六个省市的“3+3”方案既有延续也有调整和改进。“3+1+2”方案在选考机制上进行了结构优化,物理、历史成为必选科目,统考和选考均调整为一次,有效避免博弈竞争、保证考生质量;在赋分方式上进行了技术优化,利用线性转化方法呈现选考成绩,增加成绩区分度;在招生录取机制上推进“两依据、一参考”,并采用“院校专业组”志愿模式,逐渐形成多元评价和录取体系。  相似文献   

3.
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的学生来说,明确高校招生专业的选科要求,是准确选择高考选考科目的重要因素。根据《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以下简称《指引》),我们在前几期已经对选考“物理+化学”“政治”“物理”的专业分别做了详细介绍,这些选考科目各自对应可报考的专业类各有不同,专业数量也比较多。  相似文献   

4.
当前高考制度面临着高校招生自主权难以落实、考生专业性向未受重视、一次考试机会偶然性大等主要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高考制度必须改革过度统一的科目设置和权重设置,充分尊重考生不同学科能力的个体差异,充分尊重高校不同专业的选拔要求。在高考的统一框架下,考试科目设置为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国家统一设定必考科目和各科目权重范围,由高校自主设置各专业的选考科目和各科目具体权重,由考生自主选择选考科目和相应专业。将原始分数线性转换之后,依据各科目权重合成各专业总分。高校依据各专业的总分顺序和考生的志愿顺序录取新生。高考改革的关键是,坚持高考统一性和差异性相平衡原则,通过高考科目设置和权重设置,测量考生的专业性向,使考生根据学科优势选择适合自身专业性向的专业,高校按照专业特点录取相应专业性向的考生。  相似文献   

5.
在新高考综合改革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考成绩作为高考成绩的组成部分。高考选考科目由于考生能力和题目难易度不同,原始分无法进行比较。如果各科使用标准分或者比例等级计分,虽然解决了题目难易度不同的问题,但因考生能力不同导致的计分不公问题会更加突出。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计分定级方式,在强假设和弱假设下分别得到选考科目的统计校准分数,然后让学科专家小组在此基础上设定专家校准值。根据选考科目在必考科目有成绩之前还是之后定级,分别给出等级赋分方法,从而解决考生选科时"避难选易"和"避强邻弱"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我国目前高考招生制度上存在的重要问题以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国家统一考试(不分文理科,必考科目+选考科目)+大学自主招生(高考成绩+自主考试成绩)+学生自由申请大学(高考成绩2年有效)"为核心的内容的高考招生改革方案,并对比我国现行的高考招生制度,对所提出方案的科学性及合理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高考考试科目设置是高考改革的核心要素之一,科目的优化组合对高考功能的发挥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高考考试科目衔接了中学教学与大学选拔,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基础教育具有导向功能。将外语科目不再实行全国统考是可行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系统的高考考试科目组成图,能够实现分层考试、分类录取,以供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考考试科目设置是高考改革的核心要素之一,科目的优化组合对高考功能的发挥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高考考试科目衔接了中学教学与大学选拔,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基础教育具有导向功能。将外语科目不再实行全国统考是可行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系统的高考考试科目组成图,能够实现分层考试、分类录取,以供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新高考方案包含了选考科目,而在各选考科目中,考生能力高低不同、试题难易不同,因此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如果使用标准分或者比例等级计分,那么它在摆平各科难度的同时,也会将各选考科目考生的整体能力差异抹平,因而带来新的问题。本文在讨论了几个典型的新高考方案中选考科目成绩不校准带来的问题后,认为解决问题的一个可行方法是使用必考科目成绩去校准选考科目成绩,同时还澄清和回应了几个有关校准选考科目成绩方面的问题和疑虑。本文认为,用必考科目成绩去校准选考科目成绩的方案可以设计得很简单,包括在比例等级计分基础上只加不减。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一直很重视通用技术学科,也是唯一将"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列为"7选3"高考选考科目的省份。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于2014年9月9日发布的《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2014年新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实行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高中学考)相结合,考生自主确定选考科目,高校确定专业选考科目及其他选拔条件要求,综合评价,择优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中央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于2014年9月4日正式发布,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此轮的改革在考试科目、高校招生录取机制上都做出了重大调整,包括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高考总成绩改由两部分组成。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9,(69):1-3
传统高考仅以部分科目的高考成绩替代对考生的全面评价,对考生不公平,对高校选拔生源不利,并导致应试教育;高考科目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学考)科目重合,形成高考对学考的巨大冲击,使得学考难以发挥作用。鉴于此,笔者提出了基于"多元测试+多元评价+多元录取"的"多元化高考招生模式",其中"多元测试"包含"计算机模拟面试""大数据分析"等现代科技方法的利用。通过"多元测试/多元评价"实现了对高考学生各科学业水平和学生基本素质的测试评价;高校依据"多元评价"进行自主招生、双向选择、多元录取。研究认为,笔者所提出的高考招生模式,可解决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应试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3.
美国高中课程设置和高考招生遵循专业分化的原则,即适度开设所有学生必修必考的共同基础课程,同时大量开设适合不同兴趣爱好和不同专业要求的科目如AP科目,供学生选修选考。AP英语文学与写作即是美国母语课程领域的专业导向课程之一,其课程和考试强调文学原著阅读、文学评论、文学创作等专业能力,强调探究性学习和主观性评价。在美国,AP科目的修读和考核已经成为知名高校录取新生的最重要指标,也成为学生的高校专业学习成功与否的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政治课教学》2014,(2):1-2
2014年浙江将推出全面的高考招生改革方案,根据初步方案,主要思路为减少必考科目,增加选考科目,实行多次考试,实现高考招生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更多结合,在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压力的前提下,给学生更多的考试科目选择权,给高校更多的考试科目设置权和选择学生权。  相似文献   

15.
高中教师对高考科目设置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受其任教科目的影响。数学教师与外语教师,物化生教师与政史地教师对"统考科目设置"的态度差异显著,更多的数学与物化生等理科教师不赞同把外语作为统考科目。对"高考各科目权重"的态度,大多数教师选择所任教科目权重大的科目设置模式。对"非统考科目如何设考",仅有"主科"教师与"副科"教师维度呈现显著差异,虽然更多的"副科"教师希望分科设考以体现各科的学科地位,但是,更多的"副科"教师同时希望以综合科目的方式维持其作为高考科目的地位,而更多的"主科"教师认为在保持"主科"统考科目地位前提下可以实行"副科"选考。  相似文献   

16.
为突破传统高考模式下文理区隔造成的负面影响,促进学生完善知识结构,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多元化发展提供可能,新高考改革尝试引入灵活的科目选考制。研究使用改革试点地区的调查数据,系统分析学生的考试科目选择现状,探寻科目选择行为背后的动机,探究科目选择与高考成绩间的关联性。研究发现,科目选考制一方面有效促进了学生开展文理交融的跨学科学习,但另一方面也导致物理科目的选择比例低且逐年缩减。学生考试科目选择行为背后具有多元化的动机,以学科能力和自我发展规划为选科导向的学生,其高考成绩具有相对优势。与之相异,分数策略导向的科目选择反而会造成学生高考成绩下滑。鉴于此,新高考改革在赋予学生选择权的同时,还应建立完善的生涯规划与升学咨询指导体系,提升学生的选择能力与自主意识。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行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但不够完善,需要改革。现仅对高中毕业会考与高考统考的关系,以及统考考试科目的改革的问题简述如下,请招生工作同志与教育工作者指正。一、高中毕业会考的由来我省高中毕业会考,是从高考预选考试演变来的。党中央拔乱反正,于1977年秋作出恢复高考制度的英明决策,深受全国各族人民的拥护,但也迂到一些矛盾,其中最尖锐的问题,就是报考的多录取的少。当时全国有几百万人报考,只能录取三十万人左右。就我省来讲,有廿万人报考,只能录取一万一千  相似文献   

18.
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简称高考)是连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桥梁。研究高考改革问题既是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又能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回顾湖南省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的历程,可以发现,湖南省进行了多次改革尝试。考试模式上经历了从"单一的国家统考"演变到"省级预选考试+国家统考"再过度到"省级毕业会考+国家统考";科目设置上历经了复杂、简单反反复复的变化过程。目前实行的是"3+X"的考试科目设置,形式上看,科目似乎减少,实际上学生减负的目的难以实现,也未能真正摆脱"一考定终生"的局面。新课改的实施与推广要求湖南省高考体制进一步改革。依据新课改的特点,构建多目标、分层次的多元化高考模式是湖南省高考改革的方向,深化高考命题改革是其高考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一、研究背景及现状 作为中央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于2014年9月4日正式发布,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文理科将不分科;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三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三个科目成绩组成;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特长生加分项;部属高校公开招生分配办法;上海、浙江首批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说,改革的重点是探索依据统一高考成绩、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简单地说就是"两依据、一参考".目的是破解"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等问题,发挥高考"指挥棒"的正确导向,增加学生的选择机会,减轻学生的应试压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使高校科学选才[1].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我国目前高考招生制度上存在的重要问题以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国家统一考试(不分文理科,必考科目+选考科目)+大学自主招生(高考成绩+自主考试成绩)+学生自由申请大学(高考成绩2年有效)”为核心的内容的高考招生改革方案,并对比我国现行的高考招生制度,对所提出方案的科学性及合理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