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城市化的发展,数以亿计的庞大人口流入城镇,农村"人去村空",农村学校"空壳化"现象日益凸显,而农村学校的"空壳化"更是让国家基础教育雪上加霜,名存实亡的农村教育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2.
如果问时下的农民最关心什么?最牵挂的是什么?最盼望的是什么?除了增收之外,最多的回答莫过于"让小孩受好的教育".其实,不仅农民如此,我们的政府领导人也是如此.在2003年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谈到他放心不下的三件事也是农民子女的教育问题.他还强调,"现在,农村的情况让我们关注,农村的教育让我们关注,农村的孩子能否上好学,更让我们关注."与此相同的是,笔者在一次与湖北省主管教育的辜胜祖副省长的座谈中,他也谈到,他最关心的是"农村的草根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3.
当下农村中小学的责任,我认为可从以下方面来进行观照: 首先,当下的农村中小学教育,担负着文化教育与植根农村的双重任务.有人说,什么是农村教育?农村教育就是让学生接受教育后,"逃离农村"的教育.农村,是我们学生的根,教师的根,教育的根,是我们这样一个农耕民族共同的根.如果,我们现在培养的学生身在农村、回避农村,致力于逃离农村,那么这样的学生,我们对他还能有什么样的指望?这样的教育,还有可能走多远?  相似文献   

4.
"说!说破无毒" 农村的孩子,你让他们说:锄头是什么?锄头有什么用?他们能说上一大堆,那数学课堂上,你问:数轴是什么?两条垂直相交的数轴又是什么?他们又有什么用?那可就一知半解了.怎么办?说呀!教师要说,要用形象的比喻,不失时机地说,要让学生像感受生活一样去感受数感、形感,使抽象的、辩证的数学变得形象、生动.  相似文献   

5.
人们常说"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如何让青少年真正理解"三农",明确肩上所担负的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坚强意志,吃苦耐劳,正确对待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挑战?所有这些抽象的教育内容,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简称"华附"),我们以"农村社会实践活动"(简称"学农")这样的乡村表达方式,引领学生,走进学生心中,让劳动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6.
笔者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村小学英语教育工作者,始终坚守在英语教学的第一线,多年来一直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英语课堂教学的根基何在?新课程改革需要的又是怎样的课堂?思索与前行中,笔者终于找到了答案:英语课堂教学必须尊重一个"人"字,立足一个"本"字,追求一个"实"字,突显一个"效"字,唯有这样方能让我们的英语课堂因为学生的参与而精彩,让我们的英语教学如儿童一般充满着朝气与活力。  相似文献   

7.
正乡村老年学校为广大农村老年人实现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提供了平台。如何办好乡村校,让老年人愿意来、乐于学、学能用呢?结合我校办学体会,笔者认为,只有从农村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出发,课程设置做到"四贴近",才能让乡村老年学校越办越红火。  相似文献   

8.
正写作文对于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恐怕是最头疼的事情,甚至有的同学一听到有关作文的字眼就会产生厌恶之感。那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如何指导农村中学生写作文,让他们"下笔如有神",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呢?我在从事近二十年的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探究中,略有收获。一、激发兴趣,调动写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朗读教学在小学阶段非常重要。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我目睹了朗读教学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导致农村小学生朗读水平较差。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学生都能真正读起来。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都能真正读起来呢?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3,(67):58-5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普遍存在重视不够、目标不明、方法不当的问题。结果造成老师"怕教"、学生"怕写"的尴尬局面。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有话可写?怎样在更短的时间内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勇于作文,乐于作文,善于作文?作者认为从训练目标的制定,训练方式的创新,到习作的反馈评讲,每个环节都应讲究"有效"。  相似文献   

11.
<正>林州市横水镇中心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在学习资源、教学硬件上均不占优势。如何让孩子们享受高质量的教育,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一直在苦苦思索、努力探寻。林州市教研室倡导的"让农村学生享受和城里学生一样的阅读",给了我们很大启迪。我们从中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开启了学生的阅读人生,让农村孩子也得以在书香中成长。  相似文献   

12.
张秋香 《辅导员》2012,(12):44-45
纵观目前农村学生作文现状,大多数农村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畏惧作文"。我感到疑惑,为什么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置身于如诗如画美丽的大自然中的农村孩子,在作文时会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叙,无情可抒呢?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就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作文。因此本人谈谈几点农村学生的快乐作文,希望能对农村学生有所帮助。一、享受自然激发兴趣大自然五彩缤纷,如诗如画,多少名家诗人叹服  相似文献   

13.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开篇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表明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而在农村这样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如何开展口语交际?如何让学生真正学到交际的本领?下面对此进行分析。一、将课堂作为练兵场,变"态度拘谨"为"神采飞扬"说话训练贵在不断地实践。农村的学生平时在家惯用方言,他们用方言可以与家人、同学畅所欲言,可是在课堂上往往不敢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指出:"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要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普九'目标."这意味着"普九"不仅量要大,而且质要高.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推进教育信息化,是贯彻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享受优质教育,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普九"目标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事实上,很多孩子不喜欢习作,尤其是农村孩子。其实,农村孩子不爱习作,无非是没有习作的素材,他们生活在农村,视野狭小,缺少交流,以致于一提到"作文",个个愁眉苦脸。试问,孩子们在写什么都不确定的情况下,老师天花乱坠地教孩子们怎么写,那又有何意义?下面浅谈如何根据农村孩子的学习特点和习作规律,让农村孩子在"润物细无声"中爱上习作。  相似文献   

16.
纵观目前农村学生作文现状,大多数农村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畏惧作文".我感到疑惑,为什么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置身于如诗如画美丽的大自然中的农村孩子,在作文时会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叙,无情可抒呢?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就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作文.因此本人谈谈几点农村学生的快乐作文,希望能对农村学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村中小学"四配套"工程的不断深入开展,以及农村的现代化创建工程的深入实施,农村中学的现代化教学工具已经基本成型,化学教学仪器和设备非常齐全。但是由于农村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相关信心相对都比较落后,传统的知识体系和理念不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导致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都有所不足。那么,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从生活中走进化学,喜爱化学呢?  相似文献   

18.
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工作30年了,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作文教学。习作对于大多数农村小学生来说是一道难题,究其原因,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但归根结底,造成农村小学生习作水平低下,还是作文意识的问题。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的课改浪潮以迅猛之势席卷神州大地,"自主、合作、快乐、高效"的课堂教学理念,已成为新形势下课堂教学的必然要求.那么,我们如何在农村中学现有教学条件的基础上当好"巧妇"角色,创设快乐课常,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呢?笔者在农村中学从教多年,在思想品德教学实践方面有些粗浅看法,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20.
日前在具有社会主义新农村典型意义的江苏华西村召开的全国农村题材创作会议,使农村题材文学创作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农村题材创作的现状如何?面对新时代农村的变化发展作家如何对待、如何把握?农村题材创作如何让老百姓喜闻乐见?这是与会的作家、评论家讨论的中心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