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无功补偿的滑动变压器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给高效率的非接触感应电能传输系统的设计与运行提供理论依据,根据耦合电路法,建立基于无功补偿的滑动变压器的状态空间数学模型,并对滑动变压器无功补偿的典型拓扑及传输系统的谐振频率进行对比分析,给出相应的仿真结果,为系统补偿方案和工作频率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非接触电能传输(Contactless Power Transfer,CPT)技术,针对简化CPT模型的适用范围问题,将美国学者KIANI的工作推进到多负载系统.首先分别利用电路理论(Circuit Theory, CT)和耦合模理论(Coupled Mode Theory, CMT)得到两线圈感应连接的能量传输效率方程,结果显示这两种理论求出的传输效率方程是一致的.这个结论对3个线圈,4个线圈,……,n-1个线圈都成立.最后对单负载和双负载的结论进行物理验证.结果表明, 在系统的谐振频率处,多负载CPT系统CMT下的效率计算公式与CT下的计算公式完全等效.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并联电容器组的投切控制进行无功补偿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介绍了一种动态无功补偿控制器,该控制器采用先进的DSP芯片TMS320F2812作为控制核心,通过快速检测电网中电压电流,针对配电网的三相不平衡负载,以各相所需的无功功率为控制量投切电容器,实现对系统分相补偿无功功率,系统结构紧凑,抗干扰能力强。基于该控制器的无功补偿装置可有效降低线路损耗,起到维持系统电压稳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胜利采油厂6kV线路所带负荷主要是油井异步电动机,其负载特性为感性负载,电网功率因数低, 6kV线路损耗大。根据具体情况在适当位置安装电容补偿装置,就能有效减少线路的无功电流,使补偿后的总电 流减少,从而使线路的有功损耗减少,因此无功补偿技术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本文分析了无功功率对电网的影 响,并根据异步电动机特性和对无功功率的要求,给出了无功电容的计算方法,及补偿电容器的补偿方式。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非接触电能传输(Contactless Power Transfer,CPT)系统频率分裂现象的成因,用Bode图考察系统传递函数3个子环节的贡献,指出对称串联型CPT系统的频率分裂现象是由两个二阶振荡环节的谐振引起的.数值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尽管两个二阶振荡环节的谐振频率是对称CPT系统奇偶分裂频率的定性估计,Bode频域分析方法仍可为理解CPT系统频率分裂现象提供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研究LTE-A下行CoMP调度技术.针对系统负载差异的场景,说明单一CoMP调度模式的缺陷;同时针对2类CoMP技术,给出相应地提高小区边缘和小区整体吞吐量的调度策略.通过理论分析和系统级仿真验证,研究系统负载对调度策略性能的影响,最后提出一种能自适应于非均衡负载的CoMP调度策略.综合评估表明,CoMP联合传输在低负载下和CoMP协调调度在高负载下均具有较优性能,而优化策略复杂度低,且能适应系统负载变化,可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7.
提出采用电能计量芯片ATT7022B作为采样计算的A/D芯片和以PIC18F4520为主控芯片的新型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并提出采用无功功率为主判据,三相共补和单相分补相结合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8.
通过无功补偿可以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减少设备的功率损耗,稳定电压,提高系统供电质量。试分析功率因数控制器和电流控制器两种无功补偿方法的优缺点,并介绍瞬时无功功率理论实现原理。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电网日趋复杂,用电负荷日益增长,大量的无功功率在电网中流动增加了配电网网损,降低了电能的电压质量和电网的经济效益。针对配电网的特点,从运行经济性角度出发,采用智能进化算法,找出一个用电网有功功率损耗最小为成本函数的无功补偿配置优化方法,以便确定补偿电容器的最佳安装点和最佳安装容量。获取最优无功补偿方案,最终达到降低配电网有功功率损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脉冲负载投切对舰船中压直流(medium voltage direct current,MVDC)电力系统的冲击,引入基于双有源桥(dual active bridge,DAB)变换器的锂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系统。鉴于传统功率分配策略无法实现对超级电容端电压的主动限制的缺点,引入混合储能系统功率比的概念,建立锂电池功率传输与超级电容功率传输之间的联系;结合DAB变换器电压变比匹配度,提出一种新型动态补偿功率分配策略;采用直接功率控制在MATLAB/Simulink中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这种策略能有效平复脉冲负载投切对直流母线的冲击,实现闭环功率分配,对超级电容端电压进行主动限制,从而新型动态补偿功率分配策略的有效性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无功补偿的作用和补偿容量的选择方法,着重论述了低压电网和异步电动机无功补偿容量的配置。提高低压电网和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提高设备的供电能力,降低电网中的功率损耗和电能损失,改善电压质量,减少线路中电压损失,降低生产成本,减小设备容量,节省电网投资。  相似文献   

12.
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组运行在额定风速以下时,可以进行最大风能捕获,最大效率的利用风能;在额定风速以上,输出功率平稳,且传动系统具有良好的柔性。为了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电气控制技术,设计并实现了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试验平台主控制系统,对主控制系统的硬件配置和软件结构以及系统所要实现的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航空磁法勘探中飞机的干扰磁场显著降低光泵磁力仪的探测能力。有效地补偿飞机干扰磁场具有重要意义。提出采用功率谱估计的方法对飞机机动飞行信号进行处理,从而获得航磁补偿系数的最优求解频带,并结合航磁补偿模型实现数据的最优补偿。设计高空标定飞行实验,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预处理方法在航磁补偿中使补偿系数的求解更加准确,从而获得更高的补偿提升比。  相似文献   

14.
为设计出符合实际要求的船舶岸电系统,对靠港后船舶电力系统负荷进行分析.对靠港后船舶的功率因数、负荷变化特性、负荷变化对岸电电压波动特性的影响以及岸电系统拓扑结构优化进行分析.选取负载的功率和工作概率作为随机变量,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靠港后船舶电力系统负荷进行分析,计算出总功率需求.采用实船数据分析得出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可以对靠港后船舶负载进行分类,并以此为依据设计总的负荷需求,为船舶岸电系统负荷需求的确定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船舶海水系统的培训和操作训练软件是在工频模式的设计工况下工作的,这已不能适应新的减排规则和相关公约要求.本文以载重量为30 000 t的多用途船的海水系统为仿真对象,根据海水系统原理、能量守恒定律和传热学基本理论,建立变频海水系统的数学模型.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该系统的操作和监控功能,在Visual Studio 2010开发环境下采用C#语言实现该系统的相关界面设计和功能仿真.对该系统进行全面的操作和功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软件能逼真地反映海水系统在变频模式下的工作状况和实际动态过程.这对提高船员的操作水平及保证操作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规划属于非线性混合优化问题,其控制变量既有连续变量又有离散变量,如果不能实现离散变量的精确处理,将导致优化结果不符合电力系统的实际.遗传算法是解决多目标混合优化问题的全局优化算法,但是具有优化时间长,易于收敛于局部极值点等不足,为此提出了灾变遗传算法,可以显著提高无功优化规划的计算速度和搜索精度,优化结果比传统遗传算法更优.  相似文献   

17.
针对双PWM电机驱动系统中,因电机运行状态的频繁改变而引起.的直流母线电压的波动问题.通过分析直流电压波动的原因,提出了一种基于EL模型和负载功率前馈的双PWM控制策略.通过对整流器进行非线性建模、加入直流稳态电压补偿和采用负载功率预测方式,从而可以用较小的直流电容获得稳定的直流电压和网侧单位功率因数,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分布式直流开关电源并联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电压降均流技术和电流降均流技术的基础上,得出相关的均流调压计算公式,提出1种基于电流环技术的由并联均流技术和电流环电压源技术组成的分布式直流开关电源实用方案.5 kW分布式直流电源系统试验结果为:均流精度优于3%,突加满载动态响应时间小于1 ms,最大跌落电压小于2%,突甩满载动态响应时间小于5 ms,最大超调电压小于1%,表明该技术方法的有效与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