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厂矿企业的不断发展,配电网络中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将急剧增加,根据国家原电力工业部《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规定,3~66KV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超过10A时,应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一般的110/10kV变电所,其变压器低压侧为△接线,系统低压侧无中性点引出,因此,在企业变电所设计中要考虑接地变、消弧线圈和自动补偿装置的设置。确保生产用电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论述了在35/6 kV为终端的变电所在实际的使用中,应当进行的相关接地变、消弧线圈和自动补偿技术的一些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特点,继而指出了电容电流超标的危害和传统消弧线存在的问题,并就自动跟踪消弧线圈补偿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笔者针对目前配电网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补偿方式存在的问题,对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各相电流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一种新型接地电容电流的测量采用相对地外加电容法,消弧线圈选用晶闸管调节自动跟踪补偿型式接地变压器可选用Z型接线方式。  相似文献   

4.
黄佳宁 《大众科技》2009,(9):117-118
随着电网的发展,电网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不断增大.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造成接地点电弧不易熄灭而产生间歇性弧光过电压.文章阐述了配电系统过电压的情况,以及中性点接地方式对配电系统过电压的影响.对于在配电系统中,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下,采用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我国10kV系统中性点一般采用非有效接地的方式运行,主要包括: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小电阻直接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三种方式。其中,中性点不接地与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可继续运行1-2小时,大大地增强了10kV系统供电的可靠性,是早期10kV系统应用较多的中性点接地方式。但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电缆线路的比例大幅度增加,使10kV系统的电容电流快速增长,单相接地故障时对人身和设备的影响不断增大,须尽快切除接地故障。因此,除了对供电可靠性有较高要求的10kV线路外,广东地区的10kV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由原来中性点不接地或经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改为了中性点经小电阻直接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6.
在新建的现代煤矿(矿井)电力系统中,一般设置35kV总变电所向各10kV分变电所供电,配电线路大多数采用高压绝缘电缆。针对供电电缆化问题,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由于电缆的特性,接地电弧中含有大量高频电弧,而传统的消弧线圈只能补偿工频电弧电流,这就使得不能熄灭的电弧可能烧毁电缆绝缘,进而引发相间短路。对于该问题通过设置配网故障综合管控系统来解决。  相似文献   

7.
强晓帮 《今日科苑》2014,(12):122-122
配电网系统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消弧线圈的作用就是为限制电网中单相接地故障时产生过大电容电流,防止铁磁谐振过电压,增加对电网的保护作用。消弧线圈补偿系统的分类固定和自动补偿系统,补偿方式有全补偿、欠补偿、过补偿三种。  相似文献   

8.
刘义强  岑忠彩 《大众科技》2011,(12):129-131
文章分析了35kV、10kV配电网中的电容电流,阐述了消弧线圈在低压配电网中应用的必要性,并从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容量选择、接地变压器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0,(23)
公司10kV配电系统为不接地系统(小电流接地系统),在运行中单相接地后会产生接地电容电流。接地电容电流的大小直接影响10kV配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在GB/T50064-2014《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3.1.3第二款、3.1.5规定,接地电容电流超出规定值后会导致接地过电压而引发系统事故,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采用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来补偿,以防止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而引起弧光过电压。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MATLAB建立电力系统模型的方法,并利用其仿真平台,仿真某10kV电网在中性点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时各种补偿情况(过补偿、欠补偿、全补偿)下,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的中性点电压以及故障线路和非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的变化情况,指出了利用MATLAB仿真平台有助于电力系统分析应用人员形象直观地理解系统的运行特性,还可用于研究各种消弧线圈的特性及运行方式对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论述了当接地电流大于规定值时,装设消弧线圈补偿配电系统单相接地时的电容电流,可以保证不产生间歇性电弧,避免弧光过电压影响供电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2.
配电系统中的接地系统划分为大电流接地系统和小电流接地系统,而10kV配电系统为了保证供电可靠性通常采用小电流接地系统。根据10kV配电系统中接地故障电容电流的大小将小电流接地系统划分为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和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而接地电容电流的大小主要是由10kV系统中配电电缆长度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邯钢新区炼钢变电站几起短路放炮事故及系统运行参数分析,指出炼钢变电站10KV系统存在对地电容电流过大,现有的消弧线圈装置不能有效的补偿接地电容电流,从而引起弧光过电压及相间短路放炮事故。并提出对现有的消弧线圈扩容及运行方式调整的改造方案,使炼钢站10KV系统运行参数得到优化,进而提高供电可靠性,保证邯钢新区电力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4.
徐建强 《科技广场》2013,(7):102-105
采用灵活接地方式充分利用了消弧线圈接地与小电阻接地两种接地方式的特点,使瞬时单相接地短路故障和永久性单相接地短路故障能分别对待。当发生瞬时单相接地短路故障时,通过消弧线圈灭弧;当发生永久性单相接地短路故障时,先由消弧线圈灭弧,运行一段时间后投入接地电阻,跳开故障线路,大大提高了20kV配电网改造过程中供电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XHK消弧线圈自动调谐装置应用优势和原理简介。通过乐园变电站10kV配电网在XHK消弧线圈自动调谐装置投运前后的运行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说明XHK消弧线圈自动调谐装置有利于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提高及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10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特点,对传统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重点阐述了自动跟踪消弧线圈成套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其在不接地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电力系统中大多数故障为接地故障,占总故障的70%以上。在我国为减少停电,6kV-35kV电力系统中多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即小电流接地系统。在这种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出线接地故障时,接地故障点流过的是系统对地电容电流或补偿后的电容电流,其接地故障电流较小不必立即跳闸切除故障,因此需选出接地线路发出信号。由运行人员采取措施后再跳开断路器切除故障。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是由集成块组成的逻辑电路进行测量和控制,接地变压器、可调电抗器和电阻器集中到一个油箱之内。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既保留了传统消弧线圈的优点,又克服了传统线圈的不足。发挥了最大的优势,实时在线对电网电容电流进行测量,自动调整补偿电流,使之永远处于最佳状态。讨论了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在配电网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和相关的解决方法,并阐述了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对电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压配电网系统对消弧线圈的普及应用,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系统中性点电流得到了有效控制,改善了系统安全稳定性。为规范合理使用消弧线圈,本文介绍了江西电网消弧线圈的应用现状,对消弧线圈运行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消弧线圈的技术管理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35kV及以下电力网为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均属于小电流接地系统,即其中性点非直接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接地时接地点的间歇性电弧可能在电网中引起过电压,使非故障相的绝缘薄弱点发生第二点接地,造成扩大事故。为此反应不同判据的选线装置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应用。文中介绍了几种小电流接地系统选线装置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特点及其应用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