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纪玉玲 《小读者》2010,(4):48-48
人生就应该这样:用微笑面对生活,用宽容接纳别人。用真诚走向世界,用双手创造奇迹。用奇迹发展未来,用信心冲出困难。  相似文献   

2.
用例驱动需求建模过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需求分析是软件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用例是一种描述系统需求的方法。用例建模主要是分离出系统活动的参与者和用例,用例模型易于被不同的角色所理解。通过一个ATM系统的实例说明了如何寻找用例,如何构建用例模型以及用例规约,通过“提款”的活动图实现了对用例的进一步求精,展现了用例驱动需求建模的全过程,明确了用例建模的过程要避免功能分解和数据流建模;用例分析技术是一种合成技术;用例建模的核心是用例描述;不要描述系统之外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在现代社会,计算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学习用它,工作用它,娱乐也用它;我们个人用它,学校用它,政府也用它,就连我们的温总理也用它与网友互动,回答网友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90后”的我们,用文字书写心情,用相册保留记忆,用阅读填补空虚,用理想埋葬现实,用笑容掩饰伤心,用时间安抚疼痛。“90后”的我们,喜欢带着笑容哭泣,一边祭奠单薄的青春,一边继续行走。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社会,计算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学习用它,工作用它,娱乐也用它;我们个人用它,学校用它,政府也用它,就连我们的温总理也用它与网友互动,回答网友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西宪民 《文教资料》2007,(26):170-171
辅导员是学生思想工作的主要承担者,用思想去统一人,用责任心去服务人,用爱心去感化人,用制度去约束人,用规范去衡量人,用方法去引导人,用过程去吸引人,用竞争去激励人,它是辅导员在学生中增强个人影响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爱护培养用抚育,精心喂养用哺育。含混不清用隐晦,顾忌不说用隐讳。恭敬送上用呈献,显露出来用呈现。简明扼要用简洁,直截了当用简捷。某时形势用时势,一个时代用时世。斥责责备用指责,批评错误用指摘。到期为止用截止,到何时候用截至。学习经历用学历,学习水平用学力。精神智慧用神智,知觉理智用神志。配合适当用协调,和谐统一用谐调。法律条文用法制,依法治国用法治。精微语言用微言,隐晦批评用微词。想念思念用眷念,留恋不走用眷恋。反复强调用申明,公开表态用声明。非常之少用寥寥,明白懂得用了了。改变看法用刮目,畏惧害怕用侧目。考虑…  相似文献   

8.
为人师者,当存文化育入的意识:用现代的课程培养孩子,用人类精湛的艺术陶冶孩子。用多彩的生活锻炼孩子,用高尚的道德修养启造孩子,用优秀的文化作品滋养孩子。  相似文献   

9.
高中数学中的应用问题是数学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问题,不仅包括人们常讲的用数学的结论,用数学的方法,用数学的思想,还包括用数学的语言,用数学的观念,用数学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火用分析法 ,对冷轧带钢的罩式炉热处理系统进行了能量分析 ,计算了热处理过程中的各种火用值、热量及系统火用效率 ,指出了系统用薄弱环节 ,并分析了用能薄弱环了的火用损失分布情况。分析结果为工艺用能改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心灵的声音     
最最亲爱的朋友, 你的倾听不仅仅是用耳朵, 向是用心灵, 用悟性, 用灵魂, 还有全部的生命。  相似文献   

12.
@微哲学     
《高中生之友》2013,(11):48-48
发怒,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烦恼,是用自己的过失折磨自己;后悔,是用无奈的往事摧残自己;忧虑,是用虚拟的风险惊吓自己;孤独.是用自制的牢房禁锢自己;自卑,是用别人的长处诋毁自己。摒弃这些,你就会轻松许多。  相似文献   

13.
疑问句中有一种是以what,who,when,where,how等开头的,这类疑问句叫做特殊疑问句。这些表示疑问的词叫特殊疑问词。要想掌握特殊疑问句,就得闯"三关"。第一关:选对疑问词询问的内容不同,使用的疑问词也不同。问物用what,问(电话)号码也用what,问人用who,问地点用where,问年龄用how old,问身体情况用how,问年级则用what grade。例如:  相似文献   

14.
2011版课标中鲜明地提出了语用教学观。教师聚焦语用、研究语用,教学有了可喜的改观,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集中体现为对语用本身的认识,特别是对“用”之内涵的认识,较为片面、浅化。语用之“用”,应寻求功用之“用”与无用之“用”的有机整合。是“他用”与“我用”的共同在场,须由课文之“用”提升至课程之“用”。勿以教师之“用”代替学生之“用”,要兼顾文学之“用”与生活之“用”。  相似文献   

15.
教育改革需要提升教育品质,教育品质需要前瞻性教育思想引领。"用思想提升教育品质"是社会发展的企盼,是教育发展的呼唤,是学校发展的要求,是师生发展的需要。"用思想提升教育品质"旨在让广大教育工作者用高尚的教育价值追求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育规划,开发教育资源,组织教育活动,创造教育生活,促进教育"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全面提升。"用思想提升教育品质"的实践路径是用思想武装大脑,用思想创建环境,用思想建构课程,用思想改造课堂,用思想指导活动。  相似文献   

16.
孩子的世界需要我们用信念去开启,用心血去铸造,用岁月去打磨,用成功去证明。 ——题记  相似文献   

17.
潘竹树 《考试周刊》2013,(19):67-68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唤起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对于挖掘学生数学潜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等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初中教学中,教师应善用"加减法"。教师备课用加法,学生预习用减法;学生探究用"加法",教师引导用"减法";教师反思用"加法",学生负担用"减法";学生参与用"加法",教师评价用"减法"。  相似文献   

18.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用爱心架起师生间沟通的桥梁。用真情感化学生的心灵,用行动得到学生的信任,用真理改造学生的灵魂。  相似文献   

19.
范丰梅 《家长》2012,(8):66-67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的知觉活动。观察不仅仅用视觉,还要用听觉、触觉:观察不仅仅是眼看.还要用鼻子去嗅,用耳朵去听,用脑子去想,用手去摸。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教学研究》2015,(3):36-59
头次见面用“久仰”,很久不见说“久违”。认人不清用“眼拙”,向人致歉用“失敬”。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原谅用“包涵”。请人帮忙说“劳驾”,请给方便说“借光”。麻烦别人说“打扰”,不知适宜用“冒昧”。求人解答用“请问”,请人指点用“赐教”。赞人见解用“高见”,自己意见称“拙见”。看望别人用“拜访”,宾客来到用“光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