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城镇弱势人群健康投资观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我国城镇弱势人群健康投资观念进行了分析,对其中部分居民健康投资观念进行了走访调查,结果表明,城镇弱势人群健康投资有低消费、低人群、低频点的特点,与居民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收入高低、就业情况等有密切的联系。对提高劳动者的素质、适应社会能力等方面越来越起到潜移默化的正效应。同时为政府实施再就业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物质化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对自然资源环境的爱护与开发。学校教育应以人为本,遵照体育卫生原则,优化校园环境非常必要。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健康,首先应向学生实施人类生存的环保意识教育,科学地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开发利用,以更好的维护和提高学生的健康质量。  相似文献   

3.
李威 《辽宁体育科技》2004,26(6):17-17,23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体育消费呈现出广阔的市场需求和良好的增长势头,需求引发市场,市场催生利益,利益带动投资,体育产业因此而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消费增长点和投资热点.成为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社会转型期我国竞技体育投资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回顾了我国竞技体育投资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的阶段特征,阐述了社会转型期竞技体育投资多元化的主要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提出我国竞技体育投资体系应由社会自治、产业经营、财政拨款、政府与社会结合等四种模式构成。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健康干预有效性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钱买健康,不仅标志着当代人的一种健康意识的飞跃,而且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当代社会发展中,花钱买健康既可以通过合理的消费换取人们的健康,又可以通过个体的健康投资行为适当拉动社会消费的增长,刺激体育产业的发展。因此,花钱买健康是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一种“双赢”行为,理应受到人们的重视。在高校,“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体育教育的主导思想,在读大学生是健康教育的主体。作为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的新世纪精英群体,大学生的健康意识及行为不仅对其自身的健康带来直接影响,而且对周围的其他人群乃至全民族的健…  相似文献   

6.
未雨绸缪,永远是聪明人的选择,无论是理财投资,还是健康投资。健康,已经成为人们最关注的问题。然而,在津津乐道各种各样的医学理念和医学知识的同时,在不断尝试各种保健品和高科技医疗产品的时候,人们却忽视了一个重要观点:健康,应从身边最细枝末节的地方做起;“健康投资”,也应从细节做起。1986年,世界卫生组织重新定义了健康:健康是生活资源,并非生活目的。具体来说,健康是社会和个人资源与能力的体现。既然是资源,必然有用完的一天,就像人的资产,如果只花不赚,终会坐吃山空。  相似文献   

7.
我国体育旅游现状及前景浅探   总被引:48,自引:1,他引:47  
体育旅游是以从事某项体育运动锻炼为动机,以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促进治病康复和延年益寿为目的的旅游活动。它既是一种经济事业,也是一种文化事业。是体育与旅游的结合。现代人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和五天工作制的实施,带来了个人自我投资买健康观念的流行,健身娱乐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们的休闲时尚,这就带来了体育健身娱乐业的急剧扩张,体育旅游也成为社会投资的一个热点。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确立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本国策,明确了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现代体育运动的发展规律来发展体育事业。实现体育…  相似文献   

8.
通过奥运与体育旅游的关系及浙江体育旅游的现状分析,认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能促进浙江体育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浙江投资环境的改善,扩大就业机会,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并为2008年奥运会对浙江体育旅游业的发展要求提供策略,促进浙江体育旅游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健康第一作灵魂,整体设计须严谨 健康第一是体育与健康课的灵魂。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与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表明人的健康不仅足生理健康,而且还包括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体育教学的目标己不单单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还有提高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足球产业化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1  
采用文献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等。论述中国足球产业化发展的历程、特点及未来发展的趋势,旨在为中国足球产业化的健康和稳定发展提供理论咨询和相应对策。主要结论:中国足球产业化的发展迅速,足球产业市场整体框架基本形成;社会投资经营足球产业不断增加,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和多形式的社会集资体系;足球产业化的健康发展有待规范市场,深化体制改革;中国足球产业化发展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的出现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显著标志.在这一进程中,农民工问题已演化为涉及众多方面的社会问题,引起了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在学术界农民工问题研究的热潮中,体育界开始了对农民工体育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以文献研究为主要方法,概述了当代中国农民工的窘境,从农民工体育研究透视了农民工体育的窘境,并论述了农民工体育的根本问题不在于体育而在于社会,以及农民工体育的近期、中期和最终出路.  相似文献   

12.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本文以我国农民工为研究对象,在对我国农民工体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开展农民工体育的有利条件,构建了"国家服务为主体体育模式、社会保障模式、工业园区体育模式、农民工体育俱乐部模式"多元模式并存的模式,以期为促进我国农民工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步伐,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不仅是国家稳定发展的中流砥柱,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积极有效地加强国有企业经济文化建设,对当前经济的繁荣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健身气功是当前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和关注的对象,把健身气功引入到国有企业发展的平台,不但可以增进职工的身心健康,还可以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对职工工作效率的提高,集体荣誉感的增强,生活状态的提升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城市发展带动了大量流动人口,农民工成为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而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学校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教学又是学校体育教育的直观反映。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对上海市农民工子女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应该更新观念,强化管理;增加对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尽快解决体育场地、器材缺乏这一突出问题;同时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改善学校体育师资状况;以加大体育教学的管理、监督力度,让学校体育工作更加的系统规划。希望通过本研究,有力地促进上海市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办学质量,保证农民工子女接受体育教育的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北京市弱势群体农民工的体育锻炼参与现状进行调查。从人口统计学变量、农民工体育锻炼的内容项目和消费水平及影响农民工体育锻炼的因素三个维度进行现状分析。提出完善制度保障,防止农民工城市边缘化;加强公共服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工的体育健身工程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提高农民工的素质能力,转变观念意识,塑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6.
陈玉忠 《体育科研》2007,28(6):37-40
农村人口城市化流动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发展趋势。研究认为:和谐社会背景下重视农民工体育问题有着积极的价值意义,并提出完善政府职能;关注农民工体育需求特征;延伸全民健身体系覆盖范围;促进公共体育设施开放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农民工的组织化及其体育健身的相关性进行研究。认为农民工的组织化与经济、社会、心理、文化程度和社会冲突与安全有相关性,是农民工发展体育健身的重要途径。从组织化的角度对农民工的体育健身进行激励,提出基于心理契约的群体激励对策、基于角色分析的组织激励对策和基于利益诉求的组织激励对策。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对城市新生代农民工健身行为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频率较低、持续时间较短、活动强度不大,健身活动内容对运动技能和运动场地要求较低,在开放性场地健身活动为主,体育消费水平较低。工作时间较长,缺少健身时间、健身器材和健身运动指导等对新生代农民工健身影响较大。为更好促进城市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健身活动,需要加大社会支持力度,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建立政府、社区、企业多层次的体育健身服务体系;加强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对公众的开放;开展多样化企业体育健身活动和竞赛等。  相似文献   

19.
对海峡西岸经济区民营经济较发达的福州、厦门、泉州3个城市28家大中型民营企业职工体育基本特征进行分析。提出既有时代特征又具地域特色的"层级型"、"福利型"、"自治型"、"共建型"、"圈子型"、"营销型"、"带动型"民营企业职工体育发展模式,为民营企业职工体育和谐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体育边缘化及救治——以公共选择理论为研究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公共选择理论,从国家、地方政府、选民、利益群体等维度来探讨农民工体育边缘化问题,认为博弈背景下的不同经济人主体的公共选择,才是农民工体育边缘化的主要根源。在此基础上,就农民工体育边缘化出路也提出了具体对策。旨在呼吁社会重视农民工体育,维护其体育权益,实现社会公平;通过对"政府失灵"的分析来促使人们进一步改善政府行为,使之更好地实现公共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