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涡虫再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涡虫具有极强的再生能力,其身体的任何部位均可再生出一个完整个体,这一独特特征吸引科学家的关注已有200多年。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涡虫再生研究中的应用,涡虫生物学知识急剧增加,本文简要介绍了涡虫再生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二个小实验     
动物的再生即使切下身体一部分也能恢复原样的再生现象,在低等动物(涡虫、水媳)中是极普遍的。用蝌蚪的尾巴也能观察再生功能。 1.涡虫生活在溪流或活水的河底。(图1) 2.剥取附着在石头等处的涡虫。 3.涡虫会时伸时缩,伸长时约有2厘米大小。  相似文献   

3.
人的头发和指甲剪掉可以再生出来,至于其他部位都无法再生。然而,有些动物在这方面比人类的能耐大得多,具有惊人的再生能力。涡虫仅有葵花籽大小,扁平的身体,腹部下面有纤毛,当它收缩肌肉或纤毛运动时,身体就可以前进。因为它在  相似文献   

4.
采用SDS-PAGE电泳和银染显色法对正常涡虫及其不同时间再生涡虫组织中低分子蛋白质及其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再生涡虫蛋白条带及其含量在再生18 h内呈减少趋势,之后至36 h蛋白条带呈增加恢复的趋势,蛋白含量减少现象在Rf约为0.25-0.5和0.65-0.75两区间中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涡虫培养与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动物界中,涡虫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本对涡虫的培养方法有了新的改进(藻类增氧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在良好的培养基础上做了大量割切实验(特别是纵切),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涡虫,是扁形动物门涡虫纲的代表动物,因它具有极强的再生能力,而被广泛用作实验材料。初中《动物学》课外作业中,就有“对培养的涡虫进行切割实验”之类的题目。因此,认真探讨如何正确指导生物专业大专班学员进行涡虫再生实验,显得尤为必要。本文旨在交流笔者点滴教学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起抛砖引玉之作用。  相似文献   

7.
1问题的提出涡虫是扁形动物,水蛭是环节动物。但在野外采集标本时,经常有学生误将一种灰褐色的小水控当成涡虫来回。其原因是:两者体形相似,涡虫呈背腹扁平状,水蛭呈扁简状;体色也接近;学生又很难用肉眼分辨出小水柱的体节.所以易将两者混淆。2涡虫与小农任的区别通过仔细的对比观察和反复实验,我发现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区别涡央与小水在:2.!形态涡虫身体伸展时.前端略呈三角形,两侧各有一个耳突,头部的背面有两个黑色的眼点(如国1所示);水控身体伸展时前端尖细后端钝国,头部的背面可见较多小眼点(如图2所示)。2.2…  相似文献   

8.
用昆虫针在涡虫对称性线上的咽前部、咽和咽后部垂直刺穿后收针,术后12h针伤愈合;在刺穿的针孔处穿插头发,术后1-74h涡虫以身体一侧横裂的方式脱逃,脱逃 身体两侧的机会均等,涡虫去头后于咽部穿插头发,脱逃的时间、方式与有头涡虫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9.
再生之谜     
蝾螈能够长出新的腿,水螅能够长出新的头,这些奇异的生命现象为再生医学及干细胞研究提供了线索。假如将一个扁形虫切成279块并且放置两个星期。偶尔喂养一下,它们便会长成279只新的幼虫。扁形虫或真涡虫能够从少数几个细胞长成完整个体的能力看起来真是太神奇了。火蜥蜴、海星、触角摆动的珊瑚虫以及各式各样的斑马鱼,其身体一旦受到损伤或部分丢失时,都能够再生出新的头部、肢体或内部器官。不幸的是,人缺乏这种再生能力。但在过去的几年里,从事再生研究的科研人员已开始识别构成生物再生能力基础的基因、蛋白以及信号传导通…  相似文献   

10.
温度对涡虫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设置温度梯度,观察涡虫切割后再生时间及再生成活率,发现19℃-24℃为涡虫切割再生的适宜温度范围,22℃为最适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