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媒体时代,广告教育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全媒体的特点、全媒体广告营销发展趋势,进而对广告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陈喆 《青年记者》2012,(18):113-114
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给传媒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使报纸、电视、广播、出版以及广告等行业呈现出全媒体的发展态势,对新闻从业者的素质与能力也要求更高.在现实背景下,积极探索适应全媒体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全媒体时代对新闻传播人才的实践需求 全媒体时代的新型新闻传播人才,不仅要满足报刊、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网络化对人才的需求,而且要满足网络和手机等新兴媒体对人才的需求,能够在各种媒体融合、信息爆炸的环境下,成为具有创新发展意识的核心人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 “互联网+”已成为时事热点高频热词,也因此,“全媒体”这一词汇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变为各大期刊、杂志、广播电视媒体等的宠儿,也因此出现了很多相关方面的高频关键词,比如“全媒体时代、战略、报道、广告”等等.当今时代,报刊要发展,不仅要正视时代潮流,还要审察时代特点及规律,以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作为新闻传播领域的开拓者以及奠基者,报业的改革发展无疑也是可以看作是“全媒体”发展的开端,我们可以很确定的说,报纸的全媒体发展战略是当今媒体产业的重要摸索方向.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党报毫无疑问是传媒集团的龙头老大, “党报”作为龙头导向,必定要紧随时代趋势,紧跟“互联网+”时代“全媒体”发展步伐,积极转型,有机结合新媒体以及各优势资源比如人才、信息、品牌等等,这一系列的转型所要达到的就是一定要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建起来,提升自身发展水平,将“党报”媒体内容的时新性等等方面达到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乔卉  林言 《新闻前哨》2013,(1):91-91
“全媒体”时代,广告成为媒体经营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优秀的广告作品是增强媒体广告经营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广告摄影是广告生产的重要环节。重视并利用好形式美法则是广告摄影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邢雅静  田晓丽 《今传媒》2016,(10):82-83
近年来,在全媒体传播背景之下,电视与网络平台的互补价值不断凸显,传播手段愈为新颖。我国传媒业界所进行的“中央厨房”、“全媒体化”,正是运用台网资源整合应对全媒体传播的理念与策略。本文从全媒体生态的大背景出发,从台网联动的内涵、联系个案剖析内容研发制作、推广营销、发展运营等台网联动的形式与内容、受众、广告经营层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顾黎 《军事记者》2010,(11):26-27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信息传播的全媒体时代已经来临。这不仅对传统媒体的生存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更对新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需要积极探索适应全媒体时代特点要求的军事新闻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媒介融合的趋势既催生了广告行业的整体变局,也对广告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了影响。论文在探讨广告行业变化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媒体的发展对传统广告教学带来的挑战,探索改革广告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应对策:创新教学模式,借助市场细分理论开展定制式教学;加强课堂粘着力,尝试体验式教学;满足市场需求,培养具备全媒体、大策划意识的实用型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8.
从2012年的广告市场分媒体来看,电视、广播、互联网等都保持了一定增长,但电视媒体、互联网广告增幅呈现增幅放缓的态势;广播媒体、杂志广告同样增速放缓,报纸媒体则出现了7.4%的降幅.文章分析了各媒体广告市场现状与趋势,并提出在市场碎片化和媒体数字化的双重作用之下,广告运作的传统基础体系逐渐崩塌,崭新的以信息平台为基础的海量信息数据库体系,新旧媒体混在的“混媒体系”和全媒体营销理论体系构成的全新基础体系正在逐渐成形.  相似文献   

9.
姚忠呈 《新闻窗》2013,(5):68-69
“全媒体”可以从三个方面定义:就传播载体而言,可以概括为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脑等;就传播内容而言,涵盖了视、听、触觉等人们接受信息的全部感官;就传播渠道来说,包括了纸质、频率、网络等。在全媒体时代下,受众已经不再是信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参与者。  相似文献   

10.
探寻全媒体背景下,行业期刊营销人员如何用全媒体的思维方式重塑认知,提升自身的全媒体能力,以实现行业期刊的全媒体营销。通过营销实践,行业期刊营销人员不断学习新媒体运作经验,探索新媒体的广告经营逻辑,与原有传统媒体有机融合,整合全媒体形态的营销方案,为客户提供全媒体宣传推广形式。无论何种媒体形式,作为宣传推广的内涵是一致的,即为广告客户宣传品牌、推广产品及服务、获取用户反馈信息。行业期刊营销人员要深入探究媒体内涵,重塑认知,提升能力,实现全媒体转型。全媒体背景下,行业期刊营销人员必须改变原有传统纸媒的营销方式和工作思路,用全媒体思维重塑对营销工作的认知,提高自己的全媒体营销能力,满足客户的全媒体推广需求,从而实现期刊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夏德元:不久前因为话题讨论的需要,本人以“全媒体记者”为关键词上网搜索,最先映入眼帘的,竞是由权威媒体发布的几篇近乎八卦的新闻:诸如《“全媒体记者”某某某被批捕》、《“全媒体记者”落网警示录》等醒目报道,,我的第一感觉是,作为对全媒体时代全方位全时段全媒体传播需要的回应,“全媒体记者”有被污名化的危险这.也许正是处在信息传播大变局和社会转型焦虑中的传统媒体及其从业者的真实境遇吧!不知两位教授怎么看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12.
在媒介大融合的背景下,传统媒体寻求自身的突破,迫切需要与新媒体求合作共发展。“全媒体”是新旧媒体走向融合后“跨媒介”的产物。这时二维码充当一个桥梁的作用,连接起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平面媒体与手机、网络媒体,实现了媒介融合,并为广告等领域增添新的活力。二维码技术在诸多领域的广泛运用,为实现媒介融合及全媒体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主要对二维码在纸媒、电视、广告等领域的运用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全媒体时代,媒体信息由厚变薄,这给传统的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带来挑战。信息碎片化。思维表层化……“浅阅读”的局限性不一而足。表象之下仍然可以有“深思考”,新闻的肤浅抑或厚重,与传播介质的变化不存在必然的关联。  相似文献   

14.
“微电影”——新生代广告宠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莉  钱奕桂 《今传媒》2012,(4):98-99
"微电影"广告,时下流行的广告体裁及广告制作方式。它的兴起,不仅顺应了全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方向,也为广告业的勃兴开辟了一番新天地。"微电影"广告也因它自身独特的特性和传播效果而集广告界的"三千宠爱"于一身。  相似文献   

15.
徐展 《今传媒》2023,(3):143-146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全媒体时代“大思政课”需要克服时空的局限性以及信息孤岛化等问题。本文以山东科技大学为例,从新闻“四力”入手分析了全媒体时代高校宣传工作的时代特点及践行方法,并对在全媒体时代从新闻“四力”入手讲好“大思政课”的具体方法进行了探索,为后续高校建好、用好“大思政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严飞  谭穗枫 《编辑学报》2014,26(5):412-414
在全媒体背景下,科技期刊开始向全方位立体化展示传播内容的新传播形态转变,与此同时,科技期刊广告营销模式也开始向更科学的、反应更及时的全媒体营销转变。全媒体模式下,科技期刊要做好广告的整合营销,纸质期刊广告应改变原有的编排模式,增加广告注意力;期刊网站广告应做好广告的精确定位,并建立相关数据库来评估广告的价值和效果;手机期刊受网络速度和存储容量的限制应采用新的广告模式如软文广告,以提升广告效果。  相似文献   

17.
论广告信息的不对称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先红 《现代传播》2004,(2):117-118
本论文提出这样一个命题:广告信息是广告主有目的地通过媒介向受众传播的有关商品、劳务、思想、观念、自身形象等方面的信息,由于广告所具有的属性,导致了广告信息除具有一般信息的属性,如传递性、价值性外,还具有特殊的属性,如商业性、艺术性等。笔者认为,“不对称性”是广告信息的本质属性。下面本文从广告信息不对称的理论依据、表现形式、产生原因三个方面展开深入论证。一、广告“信息不对称性”的理论依据信息不对称是信息经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是指“某些参与人拥有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信息不对称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哈耶…  相似文献   

18.
陈明明  马燕 《新闻通讯》2012,(11):41-43
今年4月28日,扬子晚报组建了首批跨部门的全媒体记者队伍,66名来自采访一线的记者正式上岗。这是扬子晚报向全媒体迈进的重要一步。新兴数字、网络等技术发展,使新闻信息传播模式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在这场变革中意识到,要在竞争中不落伍,并且求得长远的发展,必须以开放、创新、借鉴、融合的姿态.不断融入新媒体的优势。从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队伍的推出,到海南日报“全媒体中心”的组建。以及三晋都市报北方首张全媒体报纸的出版,无不说明“全媒体”已向我们扑面而来。由此,也引发我们对“全媒体记者”实践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原有的媒介生态环境,使我国旅游广告市场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本文尝试以乌镇旅游广告为例,探析全媒体时代下旅游广告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漆明明 《视听》2016,(1):28-29
全媒体时代打破了电视媒体的话语垄断权。信息简短、即拍即传、快速互动成为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主要特征。广告下滑、机制僵化、台网分离、人才流失成为制约电视主流媒体发展的障碍。重重迷雾之下,电视媒体唯有主动融合与积极创新,才能成功转型,逆势而上,赢回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