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二十世纪初,中国的主题是救亡图存,面对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和凋敝的农村经济,广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开始关注农村问题。梁漱溟独特的的乡村教育思想在此背景产生,并在邹平展开了乡村建设实验。梁漱溟独特的乡村教育思想对于我国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农村教育和提高人民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晏阳初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平民教育家和实践家。他毕生从事乡村建设事业,成功地创立了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定县模式”,其平民教育思想至今仍在第三世界广泛流行。20世纪中国乃至全球的识字运动、平民教育、村治、乡村建设、农村复兴等,无不与他有关。文章重新梳理了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形成的理论与现实来源,深刻领会了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内涵,深刻认识到他的乡村建设思想至今仍有借鉴价值,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深化农村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华大地上产生了具有广泛影响的“乡村教育运动”,开创了中国近代农村职业教育的先声。从现代性视角,审视倡导者在“乡村教育运动”中的思想以及其对于现代性的肯定与批判,对于办好现代农村职业教育,助力实现城乡一体化、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村职业教育应当适应现代农村发展需要、推动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建构、满足农村广泛群体等发展要求,助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从而凸显其对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我国优秀运动队思想政治教育革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传统的优秀运动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面临着动力不足的困惑而有待转型.回归"生活世界"是其走出困境的出路之一.回归"生活世界"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应从强调社会宏大主题转向对运动员个体现实生活的关照:注重更新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将价值引导与切实的现实关怀结合起来;紧扣时代主题,挖掘充满时代感、富有个体生命活力的榜样;并注重提高运动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社区教育发展并不平衡,社区教育在助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方面的作用与地方社区教育本身的发展程度紧密相关。本文主要探讨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经济欠发达地区应着重从社区教育管理机制、农村社区教育网络的完善,以及发展"互联网+"农村社区教育三方面来发展壮大农村社区教育,另一方面农村社区教育可主要从助力乡村文化建设、乡村人才储备、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等方面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和创造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实现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对于当今农村教育改革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如他要求乡村教育工作者全心为农,充分认识乡村教育的重要作用,并将其置于立国之本的战略地位;强调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乡村教育具有"为农"和"离农"的双重使命;提出以乡村教师作为改造乡特的先决问题;主张根据不同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需求,建立统筹兼顾的乡村教育体系;坚持"大乡村教育现",要求乡村教育与乡村其他力量充分联合;注重因地翻宜,创追性地发展乡柠教育.  相似文献   

7.
半个世纪以前,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就乡村教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和广泛的试验,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卓越的建树,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本文从乡村教育在改造中国社会中的地位,中国乡村教育的总体目标。以及从何入手组织实施乡村教育改革等三个主要方面,探讨了陶行知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教育思想,以期引起人们对农村教育的研究和关注。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以及高校学生和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人才是促进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是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现阶段要想实现我国更高质量的发展需要培养"新思想"的人才,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本文从论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原则及阅读其他有关文献后,找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乡土人才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生力军,如何培育高素质的乡土人才对于实现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乡村振兴现实需求,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与优势,彰显了高职院校参与乡土人才培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调贴近生活、回归生活,这是对党的政策的高度响应,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趋势。为使思想政治教育摆脱低效困境,不再脱离实际,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贴近生活、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11.
为了使乡村医生订单培养学生能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乡土情怀是他们服务乡梓、当好农民健康"守护人"的价值支撑及理念支持.在素质拓展活动设计、课程教学、校园文化等乡村医生订单人才培养过程中全程融入乡土情怀教育,环环相扣,递次上升养成学生乡土情怀,形成了"乡土情怀、胜任全科、全面发展"的乡村医生订单培养特色.  相似文献   

12.
近代乡村传统教育体制走向终结以及乡村新式教育发展滞后,促使了20世纪20年代乡村教育运动在江苏、山东、四川、河北等地的兴起与迅速发展,乡村教育的发展激活了乡村师范教育.1927年,陶行知先生率先创办南京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使乡村师范教育得以在江苏迅速发展.之后,河北以保定区域为代表,各县纷纷设立乡村师范教育机构,特别是河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则转型为农村师范学校,实施了一系列发展乡村师范教育的改革措施,河北成为继江苏之后近代乡村师范教育发展的典型区域.近代乡村师范教育不仅改造了学生,改造了学校,甚至改造了农村社会,推进了近代中国乡村师范教育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13.
《爱弥儿》是卢梭的教育巨著,集中反映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在爱弥儿受教育过程中反映出了卢梭的教育方式。在教育方法上强调因材施教;主张教育回归生活以及采用"自然后果法";在教育过程中注重交往、对话、自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要回应卢梭的教育方法,在实践中强化因材施教、回归生活、自我教育、交往与对话等充满时代意蕴的方法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诉求。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快速转型期,物质生活的丰富性与精神生活的复杂性使得大学生面临着一系列盲从和不适应问题。生命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和新亮点,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拓展和延伸,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命教育既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质的回归,也是高校贯彻落实教育方针的必然需要。  相似文献   

15.
梁漱溟试图以乡村教育为起点来解决社会问题,其乡村教育思想独特之处在于:乡村教育的工作重心是文化再造;注重精神陶炼,进行人生行谊教育;"政教合一"的乡村教育;以社会为本位的乡村教育系统.它不仅对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当前新农村的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西部地区农村教育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种种原因,中西部贫困地区农村教育存在诸多困难,影响了农民的全面发展和农民素质的提高,制约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必须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改革和发展贫困地区的农村教育,为脱贫致富奠定智力基础.  相似文献   

17.
分析归纳了近代乡村教育中经济实惠的"亚配置"做法。结合笔者"用‘亚配置’在农村中小学进行计算机启蒙教育"的课题实验和工作实践,提出在广大农村村级小学和教学点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模式二和模式一的过程中,调动各种可能的"亚配置"设备,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灵活地进行日常教学活动,以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康德的"美是道德的象征"使其美学思想中的美与自由有了必然的联系,从而可以进一步得出审美有着"自由"这一本质基因以及审美在康德美学中起着通向"自由"的中介作用的观点。康德关于美与自由关系的思想对于我国现代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它要求教育应引导人们发现美与自由的关系,应借鉴美的思想使德育回归自由本质,应引导人们体会并领悟教育过程中的美。  相似文献   

19.
迟子建的小说始终保留着一份质朴而炽热的对乡村生活的眷恋,深刻的乡土情结成为她创作不变的情怀.迟子建的乡土情结,是她创作的原动力,也构成了她的乡村题材小说的思想精髓和情感元素.  相似文献   

20.
建立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石。作为现代乡村社会治理的主体性要素,广大农民需要积极有效参与,以改善并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这其中,社区教育的功能不容忽视。文章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社区治理与社区教育互动的现实意义出发,分析两者互动困境,着眼于阐释互动机理,重点刻画农村社区治理与社区教育的互动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