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看教育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平民教育之父"的中国平民教育第一人,晏阳初先生从20世纪20年代起,就几十年如一日献身于我国及第三世界国家的平民教育工作,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943年晏阳初与爱因斯坦、杜威等一道被西方学界评为"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今天,我们回顾晏阳初先生的平民教育活动,总结其平民教育思想,对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改革仍具有极强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先生以民族再造为教育宗旨,构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农民教育理论体系。在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之际,借鉴晏阳初先生的平民教育思想,对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建设、教育方法、教育对象、教育策略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与当今农民教育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晏阳初老先生(出生于1893年)与陶行知是同时代的教育家,他毕生从事平民教育事业,探索用教育改造中国社会的道路.先后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华北农村建设协进会、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发起了中国平民教育运动,在国际上都有积极影响.晏老通过多年的定县平民教育实验,提出了通过"四大教育"(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运用"三大方式"(学校式、家庭式、社会式)、挖掘人类潜能、开发人们心智、"除文盲,作新民"、对乡村进行整体改造、建设新乡村的教育思想.他卓有成效的平民教育工作得到世界的公认,被授予"当代世界具有革命性贡献的伟人"称号,被称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虽然晏阳初先生的平民教育思想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产生的,但对当今农民教育改革仍有很大启示.本文就晏阳初先生的平民教育思想及对当今农民教育改革的启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晏阳初是中国著名的平民教育家与乡村建设的倡导者,他一生致力于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事业,并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晏阳初从社会现实出发,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认识和解决农村的问题,并构建平民教育思想体系。本文主要是以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产生渊源为出发点,解读晏阳初平民教育的思想内涵,并以此为鉴,揭示其对当今农村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晏阳初先生是民国时期我国著名的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在当时积贫积弱的旧中国中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平民教育识字运动,后来又将平民教育转移到乡村地区,开展了乡村建设运动。其平民教育思想中课程思想也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将以晏阳初先生的课程思想为中心,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三个方面来整体阐述。  相似文献   

6.
"平民教育"是我国近代教育家的理想和为之献身的事业。上个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民生凋敝,满目疮痍,却涌现出一批献身于平民教育的志士。陶行知、晏阳初、  相似文献   

7.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晏阳初,是乡村建设运动的主要倡导者,是世界著名的平民教育家,被国际人士誉为"平民教育之父".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平民教育理论.在21世纪里,进一步探讨和深化研究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尤其是其中的乡村教育思想对于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整个农村社会的发展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平民教育实践有力地推动了当时我国农村职成教育的发展。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光芒对当前我国农村职成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抗战前的定县平民教育实验与当今的社区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前十年晏阳初先生和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在河北省定县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平民教育实验,对我国当前县、镇、村的社区教育的发展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晏阳初是20世纪中国教育家中最具国际影响的世界人物。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他在中国致力于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形成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完整的平民教育理论。本文从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各方面来解读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探讨其对我国当今成人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是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中颇有影响的思想之一,本文通过对其平民思想的分析介绍,并进一步阐述他的思想对当代我国农村教育的启示和影响.  相似文献   

12.
孔丽苏 《成人教育》2013,33(1):12-13
晏阳初独具特色的平民教育思想,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文章从以人为本、教育平等、崇尚师德和"三教合一"四方面探讨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对当前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是晏阳初教育思想的两大核心,乡村改造是实现平民教育的方式和途径,平民教育又是乡村改造的归宿和目的。晏阳初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都源自于对"齐家治国平天下"概念的深度理解,其教育目的也建立在这种思想之上。通过对"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分析,凸显人与国家的关系和社会普通阶层的重要性,对晏阳初构建其教育目的有很高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4.
说起平民教育,人们的头脑中一直以来有些不正确的观念,认为平民教育就是贫民教育等,在此作者想还晏阳初先生的平民教育的原貌给大家。让大家彻底了解平民教育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晏阳初 (1890— 1990年 ) ,四川巴中人 ,中国及世界著名的平民教育家、社会改造运动实践家、现代世界具有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之一 ,其教育思想与为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事业奉献毕生精力的伟大人格 ,享誉国内外。时至今日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理论与实践仍散发着灼灼光辉 ,对我国农村教育与建设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在晏阳初先生诞辰 110周年之际 ,四川省晏阳初研究会、四川师范大学、巴中市人民政府于今年 5月 2 7日在四川师大联合召开了“纪念晏阳初先生诞辰 110周年学术研讨会”。会议深切缅怀了晏先生的崇高人格…  相似文献   

16.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起平民教育,人们的头脑中一直以来有些不正确的观念,认为平民教育就是贫民教育等,在此作者想还晏阳初先生的平民教育的原貌给大家。让大家彻底了解平民教育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与平民教育的关系涉及中国近代革命史、教育史以及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众多领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近代中国平民教育的先驱晏阳初称毛泽东曾参加他在长沙组织的平民教育运动只能是孤证,尚待进一步考证.但是早期毛泽东与平民教育运动确实有关.首先,毛泽东在他的早期文稿中大量使用与"民众"、"小民"意思相同的"平民"一词,甚至还有"平民主义"的说法;其次,毛泽东认为平民需要教育;第三,毛泽东亲身从事过平民教育.与面向农村、扎根农村的晏阳初不同,毛泽东早年搞的平民教育重点在城市、在工人群体,因为毛泽东考虑的重心是要开展工人运动,必先提高工人觉悟,因此工人夜学等平民教育形式就有大加运用的必要.与晏阳初等纯粹的平民教育家更不相同的是,即使在早期,毛泽东的视野也比较开阔,他不是就教育论教育,而是将教育放到社会这个大系统中来总体评估其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18.
晏阳初和陶行知都是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倡导者,分别为平民教育的普及做出了贡献。随着平民教育思潮的推动,晏阳初和陶行知逐渐认识到国家危亡脱离不了国民素质,普及平民教育对当时混乱的中国来说是势在必行的。无论是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还是陶行知对普及平民教育事业的奋斗,他们在平民受教育这一关键上不断探索,促使平民教育这一理论逐渐在实践中得以运用。本文主要探讨晏阳初与陶行知平民教育思想的异同,同时提出对两者在平民教育普及问题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晏阳初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世界平民教育运动和乡村改造运动的倡导者与实践者。他毕生从事于平民教育事业,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文章对晏阳初的平民教学思想进行总结,并指出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他的教学思想对农民教育依然具有重要启迪价值。  相似文献   

20.
回望晏阳初先生毕生所从事的平民教育运动和乡村改造事业,无不孕育着进步、民主的教育思想萌芽。试从教育公益的角度,分析二者在价值诉求、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基本思路和方法等方面的深刻联系,晏阳初教育思想与实践所折射的教育公益性对我们今天以更加多元化、现代化、科学化的方式开展农村教育,对教育公益事业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要有专门的人才、专门的研究以及专门的组织去开办,这是成功的首要条件;有序的管理模式既能使资源得到共享,又能相互借鉴经验,新时期教育公益事业的发展应该依赖新媒体形成一个联系紧密的网络;我国教育公益组织应该抓住机遇,找到自己在国际教育公益组织中的定位,像晏阳初先生推广平民教育一样,为国际教育的开拓做出新的探索。每一个人在教育公益的旗帜下都是教育公益的实施者,也是教育公益的受益者,晏阳初的平民教育已经为我们今日教育公益事业发展提供了诸多范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