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学生个体知识观是构成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在背景,培养学生的知识观是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学生知识观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受社会、家庭、学校等外部环境的影响,更受学生自身知识经验及反省思维能力等内部因素的影响。知识观的培养策略有:将知识观培养设定为教学的目标;教师首先要树立建构性的知识观;在各学科课程教学中渗透和强化知识观教育;实行多元化的教学评价;设置"知识论"选修课等。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教育理念决定着教师的教学行为表现和职业素质,也折射出时代和社会对教师的要求。重构教师的教育理念,即教师的学生观、教学观、知识观、学习观和研究观,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教师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在教学中的各种决策总是以他对知识、学习和教学的理解为基础的,就中小学教师对知识、学习和教学的基本观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的初步研究表明:教师们普遍认识到知识是相对的、辩证的和有联系的,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建构学习,并认为教学不是知识的简单的活输,而是帮助学生完成意义的建构.教师在知识观的“机械——辩证”和学习现的“接收——建构”两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教师学习观自身的两个维度之间也有显著的正相关,人师的教学观与知识现的“机械——辩证”维度以及学习观的“接收——建构”维度都存在总显著的相关;只有学习现的“接收——建构”维度上存在着性别差异,学历与教龄在教师知识现、学习观和教学观各线及上未见统计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育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已经成为当代数学教学与课程改革的基础。本文主要从知识观、学生观、教师观三个方面来阐述对数学知识的态度和数学知识应用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时的主动建构和合作学习;以学生认知发展水平为基础的教学和教师角色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的调查研究--来自中学的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都以对知识的信念为基础 ,有怎样的知识观就有怎样的教学观和学习观。本研究对教师的知识观与教学观、学生的知识观与学习观进行了初步的调查 ,并就其现状、关系与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育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已经成为当代数学教学与课程改革的基础.本文主要从知识观、学生观、教师观三个方面来阐述对数学知识的态度和数学知识应用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时的主动建构和合作学习;以学生认知发展水平为基础的教学和教师角色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思想品德课素质教育应着眼于教师观、教学观和学生观的更新。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应是学生的伙伴和帮助者,也是学习过程和知识创新的反思者和研究者,更是学生心灵和智慧的发现者。教师在新课改形势下不仅要要求学生学会,而且要指导学生会学。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8.
张四清 《甘肃教育》2010,(12):27-27
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形成标志着一个教师的成熟,决定着教师的教育方向、教育行为和教育效果。一个成熟的语文教师只有拥有正确的学生观、教材观、目标观、方法观、自我观,才能在新的高度以更开阔的视野开展语文教学,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相似文献   

9.
从课程教材的发展史来看,教材观可概括为知识教材观和智慧教材观.新课程实施中产生唯教材是从现象的原因,是教师的教材观未能实现由知识教材观向智慧教材观的转变.知识教材观认为教材是教学的蓝本,规范、控制着教师的教学;教材的关键部分是知识点和练习,且教材是教学的惟一资源.知识教材观导致了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失衡、基础知识与学科整体相矛盾、学术性与实践性相冲突,以及课业负担过重等现象.智慧教材观视教材为发展学生能力的素材,教材的价值不在于"控制"教学,而是为教学提供基础性文本,教材的结构具有开放性和创生性.智慧教材观是对教师教学智慧与学生学习智慧的张扬.教学方法的变革必须树立智慧教材观.  相似文献   

10.
建构主义学习观是在认知学习理论关于个体认知结构形成与发展原理基础上形成的新的学习观。在如何看待学习者方面,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要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建构主义学习观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学生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吴玉军  程晓云 《天中学刊》2004,19(1):116-120
知识观的演变与教学评价的变革,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由于现代知识观确立了知识的客观性、普遍性、中立性,排斥非理性在认识中的合法地位,使得评价出现了一元化、单向度的特点,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得不到张扬,内在的丰富情感得不到理直气壮的表现。后现代知识观是对传统知识观的绝对性、无限性和精英气质的扬弃,体现着后现代知识观对差异性、多样化、宽容性的理解和把握。后现代知识观认为.教学评价的理念应该重新进行调整:从结果取向到过程取向;从一元化取向到多元化取向;从工具取向到意义取向;从封闭性走向开放性。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建立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新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体现了教学评价的下列走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与结果并重;教师评价、家长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运用效果格外突出。运用生活化教学理念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高中历史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根本是教师要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历史,然后使用自己已有的理论知识,让自己的教学和实践生活充分结合,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  相似文献   

13.
教学方法是教法和学法的辩证统一。教法与学法相互制约与联系,两者重在学法,并可相互转化。要提高教学质量,既要重视教法又要重视学法。然而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观念“教师中心论”的影响,我国教学改革的重点过分集中在教师的教法和教学观念的更新和变革方面,学校和教师将太多的注意力放在教法方面,忽视对学法的研究和指导,从而造戍教法和学法脱节,教学质量达不到预期效果。要扭转这种教法与学法脱节的局面,师生就要在教法与学法问题上形成良性互动。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教法,引导和指导学生探索相应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达成教法与学法的统一,从而促进教学。  相似文献   

14.
新课改对人们学习观念的检讨具有不彻底性。将知识作为学习活动唯一客体的"学生-知识"二元学习观,才是导致教学实践中"食而不化"的接受学习、"有其形无其神"的探究学习的根源。要深度推进教学变革,必须检讨这种二元学习观,建构"学生-知识-世界"的三元学习观;进而开展把知识放到真实情境中理解、运用、批判的"镶嵌式教学",以及以真实复杂问题情境为背景的自由探究教学。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高校教师运用网络多媒体教学的观念出发,讨论了网络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学习品质培养的方法,并分析了网络课件教学设计模型中的几个方面,试图为高校教师的网络教学过程及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提出合理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application of concept mapping to help foster a learning-centred approach. It investigates how concept maps are used to measure the change in learning following a two-week intensive undergraduate Marketing Principles course delivered to 162 Chinese students undertaking a Bachelo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programme in China. Using four scoring procedures (breadth of knowledge, relational quality, structural quality and holistic quality), student learning is assessed in terms of prior and new knowledge, as well as improvement in knowledge structure. Concept map scores are correlated with conventional measures of overall student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provide strong evidence for improvement in students’ ability to externalise new learned concepts resulting from intensive instruction. Incorporating concept maps as a contemporary method of learning in the curriculum potentially enriches student learning, provides a measure of the impact of teaching on students’ learning and adds value to students’ higher education experience.  相似文献   

17.
和谐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谐教学倡导整体建构,不仅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系统,也把教学内容看作是一个系统,要求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本着先整体后部分、先宏观后微观的原则,整体感知、理解教材,直奔主题,不要在细节上下工夫。教师要引导学生站在系统的高度去学习知识,让每一知识都以系统中的知识的面貌出现,引导学生寻找教材的规律和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在学期初,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整个学段或整册书的知识结构;每学完一节教材都要及时回归到知识的上位系统。  相似文献   

18.
以科研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项行之有效的举措.科学研究促进了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和研究水平的提高,打造优秀的教学团队;科学研究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其学习方式的改变,激发其自主学习的热情;科学研究活跃了学术气氛,推进优良学风的形成,为教学活动提供旺盛的活力,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掌握数学概念是学好数学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实际事例和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引入新概念。利用揭示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巩固和应用概念,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是否完成认知目标"限制了数学教师对学生认知能力以外的其他发展的关注,"丝丝入扣"的教学设计严重束缚了教学中的灵活性和变通性,"样样俱全"的课堂教学常常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需要。对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行为进行评价包括先进的教学理念、备课方式的改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状态的评价、对课堂教学的反思。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细则分为对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师教学艺术、教师的基本素养、教师自我反思、教师对学生课外活动的指导情况十种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