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超越性的存在 ——兼析病态适应的教育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超越性是人的本性,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人不仅具有把握"在场"生活的能力,还可能对"尚未到场"的生活作出反应.突破现存生活的规定性,作出超乎现实的追求,正是人的特性.教育所期待的超越性的存在是:把超越和创造作为生活取向、能对现存生活进行批判和反思并具有自我超越意识和能力的人.当今的教育是一种病态性适应的教育,它背离了超越性的期待,把学生紧紧捆绑在应试等不合理教育体制之中.面对这种病态的教育,我们每个当事者都不能违避道德上的拷问.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育伴随着西方哲学的步伐陷入主体的危机和困境,主要表现为教育中主体的混乱、主体对他者的规训以及主体对自我的奴役。本真的教育应该是"人"的教育,因为教育的原点是"人",教育的主题是生活。教育可以从生活的路径完成从"主体"到"人"的超越,然而,这样的超越并不意味着教育应该回归生活,教育应该基于现实生活,超越日常生活,引领未来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3.
人的存在具有一种禀赋价值自主与教化自觉的"存在逻辑",即,人的存在与价值教育之间具有某种内在的、本体性关联:价值教育因人的存在而发生,人的存在随价值教化得以生长与扩展。人的存在的自觉性、多维性与未成性,使得价值教育得以扬弃人的自然生命、个体生命,实现朝向文化生命、历史生命的超越。奠基于人的存在的"价值本性",价值教育获得了一种内在的确然性基础,人的存在也因与价值教育的相因互成,展现出特有的自我选择、自我教化和自我提升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4.
教育超越论是当代中国教育学人关于现实教育最为重要的学术批判与建构之一。“无人”问题,即教育疏离人以及人的整体生活的问题是超越论反思与批判的对象。教育是“人”的教育,超越论对教育“无人”问题的反动,以构建“实践人”的人性论方案为根基。超越教育“无人”问题之要津在于使教育立足人之实践本性并使人成为超越性存在,实现人在“自我”与“社会”双重向度之超越。就此而言,我们将超越论视为重塑教育之精神与人之可能生活的一种努力。作为对教育“是其所是”的辩护与允诺,具有“智性诚实”高贵品质的超越论对于破除教育中的假象与偏见、反省时代教育状况、辨明教育发展之路向都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重思超越论,是过一种好的教育生活之理性自觉,也是过一种可能生活的一种可能思路。  相似文献   

5.
教育学人的生存方式面临重重困境,包括身份标志的边缘化、群体内部的相对孤立化、教育学对社会教育力的忽视等问题。教育学人如何走出困境,实现自我超越,以谋求教育学人的独立地位,这是教育学人应思考的问题。为改善教育学人的生存状况,提高教育学人的群体地位,教育学人应着力构建教育学自身研究范式,逐步对接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研究内容指向从"是什么"到"怎么做",并以自觉的自我超越作为最坚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6.
哲学人性论的本体论立场消解人性的具体复杂性,客体化立场否认人性的主体选择性,预成立场遮蔽人性发展过程,均质立场抑制人性的升华,对解决教育场域中的人性问题具有局限性.教育工作者应确立人性的教育学立场,即生命立场,复杂取向;主体立场,实践取向;生成立场,过程取向;价值立场,超越取向.从教育学立场看,人性是以先天的遗传和发育为基础,个体在生命成长历程中逐步生成、发展和完善的内在特性.它的形成和变化主要取决于个体在后天环境中的人生实践与自我选择,可能丰盈也可能枯槁,可能上升也可能堕落.教育对人性发展之可为与应为在于:尊重人性,顺势导引;化育人性,启发自觉;提升人性,引领超越.  相似文献   

7.
作为教育的对象,不能把学生当作一个抽象的整体,而应该把学生当作一个具体的存在。教育需要正面看待学生,需要关注教育中的"人",努力引导他们实现"自我"与"超越"。  相似文献   

8.
生存论哲学从作为特殊存在者的人之生存出发,探究人的存在并借此追问其他存在者之存在的意义。在生存论哲学视域下,教育作为生存的展开方式,是人自我建构、自我创造与自我实现的过程,生存构成了教育之"本体"。而哲学生存论的转向无疑引导着当代教育从崇尚"占有"到引导"生存"、从病态"适应"到寻求"超越"、从"制器"向"育人"的价值转向。  相似文献   

9.
职业技术教育的人学向度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郑东 《职业技术教育》2004,25(13):10-12
哲学上的现代人学转向影响着职业技术教育所具有的思辨特色的人学向度.一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弘扬,二是对"人的能力"的重视,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职业技术教育本身具有适应和超越两种形态取向,适应取向使得职业技术教育具有工具性的特征,超越取向使得职业技术教育导向学生完美人格的实现.在适应与超越两维之间,应关注职业技术教育的终极目的,有效避免工具理性的泛滥,找回和弥补现代职业技术教育视野中的人文缺失.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认识人的本质的前提,揭示人的本质及其特征是教育的逻辑起点。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不是在于机体的自然属性及其功能方面,而在于其社会性(实践性)方面。人的大脑等机体及其属性功能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教育活动)中进化发展的。对于人的本质的把握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对教育本原等问题的回答,必须超越人与动物相区别的研究思路,必须超越形而下的技术层面的线性研究范式,而应从形而上的哲学层面,从人与社会的关系、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入手,研究人的发展及其教育的规律。只有从人的社会性(实践性)出发,才能科学地把握教育,教育也才可能成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本质就是身处教育关系之中“人”与“人”的生活方式。然而,由于教育存在中“人”的缺席,由于对“意义”的漠视,今天的教育已经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危机之中,隐匿了自身的本真状态而变得不是它自身。那么,分析当今教育“意义”危机的表现,重新思考和阐释教育意义迷失背后的深层原因,才能探索出教育走出“意义”危机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2.
探寻现代人自我认知和超越的可能性与途径,是怀特文学世界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代表作《探险家沃斯》中,怀特刻画了沃斯、罗拉等一系列探索者形象,使其在澳洲沙漠和心灵世界的双重空间内展开对自我的认知之旅。以沃斯为代表的现代人经历了视而不见的狂傲后,逐步体悟到自我的有限性,即见到了镜中瑕疵——人之有限性,最后实现了自我与他我和谐统一,达到了不视而见超越境界。  相似文献   

13.
探寻现代人自我认知和超越的可能性与途径,是怀特文学世界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代表作《探险家沃斯》中,怀特刻画了沃斯、罗拉等一系列探索者形象,使其在澳洲沙漠和心灵世界的双重空间内展开对自我的认知之旅。以沃斯为代表的现代人经历了"视而不见"的狂傲后,逐步体悟到自我的有限性,即"见"到了"镜中瑕疵"——人之有限性,最后实现了自我与他我和谐统一,达到了"不视而见"超越境界。  相似文献   

14.
创造性是内在"人性"与外在"人力"的对立统一,是精神性的超越自我和物质性的超越自然的统一;全面培养和提高成人的创造性既是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个体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的成人教育实践中存在着对成人创造性教学的漠视、"人力化"偏差和"知性化"倾向;成人创造性教学需要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评价,师资建设等各方面的支撑。  相似文献   

15.
费孝通的"文化自觉"是"人"的自觉,其本质是主体的"自我反思性构建",自我超越是"文化自觉"的根本要义。"文化自觉"与教师教育场域之间具有的内在耦合性及教师教育现代化转型与发展的诉求是促发教师教育文化自觉命题的"双轨"动因。教师教育文化自觉的向度、意涵、基本价值构成等体现为"文化自觉"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教师教育场域中的具体释放或表征。从新世纪教育的使命出发,"文化自觉"应为教师教育实现21世纪"人文重建"使命的实践逻辑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价值或价值观问题是现代人相当普遍和严重的人生问题,这个问题构成了对国内价值哲学的有力挑战,力显出国内价值论研究长期存在的价值的工具性定义和本体论承诺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反映了人们在价值问题研究中囿于认识论框架,从经验的知识的角度说明价值又让价值一词负荷终极关怀汽造成的混乱和困境。要正确而深入地解析人们现实的价值和意义困惑,使价值论研究有一个新的拓展,就必须有价值问题的生存论自觉,重新解释“实践”并以实践概念所体现的生存现象学方法来透视价值,如实地把价值看作人在其对象性活动中生发的生命和文化现象,看作是人的现实生存与理想生存、有限的个体与无限的族类之间的历史性的辩证关系亦即人的自我超越历程。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比较教育研究中一项重要的议题,对"文化"意义的认知理解影响着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与理论。"文化"的意义在比较教育研究中出现过多次转变,从早期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研究者把文化作为比较教育研究中的控制变项,到把文化视作重要因素探求教育的发展力量;再从认为文化是影响教育政策的约束初始条件,到把文化视为探求人类行为意义的背景原因。如今,在多元文化思潮下,比较教育研究需要我们重新思考"文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大学体育教育应从体育教育目标出发,结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改革现行的体育教育理念和摸式,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具体可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确立“健康第一”的育人理念;二是培养学生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能力;三是创建道德品质教育的平台;四是引导学生塑造完美的人格。  相似文献   

19.
从规训到教化:当代道德教育的人性回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规训或教化是两种不同趋向的教育。道德教育由“规训”走向“教化”,意味着教育中人的由“物性”回归到真正的“人性”。教育回归于“人”,也就回归到了它的原点,返回了人生的原始命意。教化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教育的善。向善是教育的本质,是教育不可逃避的责任。寻求和接纳回归人性的善的教化,是教育本然而应然的意旨,是教育“成人之美”的真谛。  相似文献   

20.
李菲 《教育学报》2006,2(6):85-90
生活问题归根到底是生活意义问题。生活意义为人的生活确立根基,使人的整个生命富有灵魂和生机。对意义的需求是人存在的总体需求,对意义的追索也是人存在的永恒情结,这种永恒情结就是“终极关怀”的情结。“终极关怀”指人对生活意义的自始至终的关怀状态和过程。德育作为一项以道德为依托使人成“人”的事业,应该以“终极关怀”为精神意蕴或指向。当前,以“终极关怀”为视角思考和建构学校德育目的也是对德育回归生活的深化。终极关怀的视角下,德育目的应该是成就自主关怀生活意义的人。这种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是具备自主关怀生活意义的意识和能力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