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情感是激励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缺乏情感的品德教学,即使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也会收效甚微,就像一个人,虽然五官端正,但如果没有表情,那只能给人呆板、冷漠、乏味之感。因此,我们的品德教学应努力架起情感这座桥梁,让课堂变成乐园,让孩子们在"乐园"中"知"情,"生"情,用"情",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品德课堂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改背景下,情感教育已成为语文课堂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初中语文课堂渗透情感要素,既可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也利于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认知水平,培养综合素质。1.精心设计导语,调动情感因素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强调了情与景的统一,但是如果单纯通过教师语言的描述,学生很难体味,这就需要教师注重渗透情感因素,将学生带入到课  相似文献   

3.
甘春瑜 《考试周刊》2010,(10):55-56
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是有思想、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本文从“师生互敬互爱,让学生体验师爱之情;学习与生活联系.让学生体验学习之乐;教学与活动结合,让学生体验亲历之趣:教师善于赞赏,让学生体验成功之喜”四个方面来论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需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文情感.让他们真正地愿学、乐学。  相似文献   

4.
<正>"加强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新一轮课改的春风吹拂而来,我有幸加入全区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整体推进改革实验之路,这是一次机遇,也是一种挑战。我校根据学校的校情和学生的学情制定了"乐学、会学"生本课堂实践研究的思路:课堂就是要让学生快乐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不断让学生思考,掌握正确的学习  相似文献   

5.
严俊 《考试周刊》2012,(78):136-137
课改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使其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要让学生带着感情进入课堂,在课堂中升华情感,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授之以情,学之于情,学生就能在专注的学习环境中获得知识。地理课堂中.环境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使人们自觉地从保护环境的角度修正自己的行为。对于青少年来说.也许这一方式更容易接受,对他们的影响也更深远。在经济发展突飞的今天,许多人忘记了过去.忘记了自己所在的环境,而地球未来的生存者和延续者,如何能真正做地球的主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素质修养是关键之举,作为引导者的教师更是肩负重任。在课改的形势下.作者尝试每节地理课堂都用情感教育.授之以情.学之于情,“激活”地理教学。  相似文献   

6.
有效的语文课堂,应该真实、朴实、扎实,让语文返朴归真,让课堂萦绕语文的气息;是诗意、智慧、灵动,让语文情智交融,让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的精神享受。在传统教育影响下,人们把课堂教学主要框定在教师的教学活动范围内,把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训练思维,而课堂提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所以,教师要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陛,就需要学习掌握一些课堂提问的艺术和技巧。  相似文献   

8.
姜影 《考试周刊》2013,(6):34-35
高中教育已不再是人们认知中的基础教育,它虽然仍有小部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但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的主动者却是学生自己。这就要求学生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从观瞻者转变成表演者。本文从高中学生心理特征、学习能力和现行高中化学教材出发,阐述了如何增强高中学生学习主动性。  相似文献   

9.
洪梅 《成才之路》2013,(27):61-61
课堂上打动学生的是情,感染学生的是情,震憾学生的依然是情。因此语文课堂应洋溢生机,真情流淌,成为师生的"情场",在师生情感的互动中,让语文课堂成为情感流动的磁场。一、创设课堂内外沟通情境,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在语文教学中,我大胆地把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如对于识字教学,我不再是呆板地让学生  相似文献   

10.
余慧琼 《考试周刊》2011,(37):45-46
教学的主渠道是课堂,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向传统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极大的挑战。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将大量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主动学习,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设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堂上的情感体验与课堂教学效率相辅相成,新课改提倡教学要重视学生情感意识培养和情感交流,在数学课堂中融入情感教学,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引导学生不以茫然无措的态度学习数学,从本质上让学生理解数学的性质,寻找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本文就"情感交流""创设情境""以情传情"三个方面对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学作简单的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12.
建设高效课堂,必须基于学生的"学"。就区域而言,建设高效课堂应该在"学的课堂"的旗帜下,一切着眼于学生学的实际,再结合教情、校情,精心设计,有序推进,科学优化,百花齐放,目标是不断探究学生学习路径的优化、学习自觉的形成,努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的课堂"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探究的领域非常宽广,各级各类学校又有自己的实际情况,但方向必须明确,构建必须科学,这样才能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课堂教学个性风格,让学生乐学、会学、学而高效,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解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入手,对于如何构建充盈情感课堂做出了具体阐述,即"激情""融情""真情",以此来激发孩子们对学习语文的欲望,让他们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在构建弹性预设课堂方面,笔者也作了具体的案例分析。奏响小学语文课堂和谐之音,学生才能真正获得发展与提高。  相似文献   

14.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不仅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基本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对信息课堂上知识的学习提高其多方面的素质。要做到这一点,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教法的选择就显得十分重要。作者认为可以从提高学生兴趣、分层教学和讲练结合等方面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丁婧 《成才之路》2014,(29):78-78
正在新课程教学中,转变教学理念,构建新的语文基本课堂教学模式来规范我们的教学行为是十分必要的,如何结合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对于每一位语文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一种机遇。笔者对此谈谈几点体会。首先,必须使学生在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学习。为此,教师要善于调控自己在课堂上的情绪表现。这是因为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过程,增强与学生的沟通,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语文教师可以从学生角度出发,互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导入,课堂教学不应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它有更全面、更科学的内涵。一、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自主化的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活生生的有意识的人,是学习认识活动的主体。因此,教师要让每一位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等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先看、先想、先说、先练,使学  相似文献   

17.
郑伟 《考试周刊》2014,(9):133-134
知识源于生活,要让学生在物理课堂学习中兴趣盎然,主动投入,就需要教师更有效地组织好课堂教学。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运用多种实验手段激发学生兴趣,运用教师自身的魅力和情感充分感染学生,这些都是增强课堂教学活力及效果的有效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8.
罗玲珍 《中学文科》2005,(10):33-34
评价课堂教学,重点是看学生是否学会学习,是否掌握了学习技巧。我很推崇这一教学思想,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教师课堂上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充分发挥双边互动的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通过学生亲自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动手操作来掌握知识、掌握学习技巧。  相似文献   

19.
张本忠 《考试周刊》2010,(23):73-74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面对当前减时不减量、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又要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质量的现实,教师就不能采用课上差了课后补,或通过课后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来掌握知识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找到如何提高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效率的办法。那么数学教学怎么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20.
信青霞 《现代语文》2005,(10):51-51
新课标提倡让学生在学习中感知、感悟.如何将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呢?这其实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激发学生情感的一种具体体现.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刘勰也曾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