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试析中国社会科学生产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文基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00),以发表学术论文为指标,对我国社会科学生产力及其结构、分布作了系统研究。论文给出了我国社会科学生产力的学科结构、地区结构、机构结构,以及地区——机构分布和地区——学科分布。论文最后对我国社会科学生产力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01)所发表的学术论文为指标,对我国社会科学生产力及其结构、分布作了系统研究,并给出了我国社会科学生产力的学科结构、地区结构,以及地区--学科分布.文章最后对我国社会科学生产力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广东社会科学生产力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志仁  陈雅 《图书馆论坛》2003,23(6):80-82,51
基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对广东省社会科学生产力的总体情况及其学科分布作了定量分析,指出了广东社会科学生产力在全国位居前列,分析了学科优势与不足,并对1998、1999、2000年的发展变化进行了评析。最后对发展广东社会科学事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湖北社会科学生产力试析--基于CSSCI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对湖北省社会科学生产力的总体情况及其学科分布作了定量分析 ,指出了湖北社会科学生产力在全国位居前列 ,分析了其学科优势与不足 ,并对湖北社会科学生产力在 1998、1999、2 0 0 0三年的发展变化进行了评析。在此基础上 ,对发展湖北社会科学事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对中文社会科学网站范围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通过抽样检索和统计分析方法,对中文社会科学网站的学科内容分布、国家地区分布、网站性质分布和简繁体分布作了分析,描述了中文社会科学网站当前发展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各地社会科学学科优势及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反映社会科学领域水平较高的论文(CSSCI)作为科研产出指标,构建学科产出指数来测度各地绝对优势学科、相对优势学科领域和学科结构分布。结果表明北京、江苏、上海、湖北和广东是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力量最强的地区,其它省份具有少量的绝对优势学科,每个地区都拥有数目不等的相对优势领域;中部地区省份的相对优势领域主要分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语言学、文学、图书情报与档案学和教育学;而西部省份的相对优势领域主要分布在民族学、文化学、人文地理和环境科学。我国各地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模式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7.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基本数据分析(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继元 《图书馆论坛》2007,27(6):35-40,8
为了得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较为准确的数据,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流行的有关哲学社科学术性期刊的定义、分类和种数进行了分析与考证,首次利用新闻出版署等机构的期刊数据库,对大陆具有CN号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进行了筛选和认定,较系统地分析了2770种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学科结构、刊期结构、载体结构、质量等级结构、文种结构、地区分布结构、新老期刊结构、主办单位分布结构、文献级别结构,为期刊的合理布局和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教育部颁布的三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的计量分析,统计了获奖成果的学校分布和学科分布,分析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在全国高校的研究力量分布以及各校优势学科分布,并对各高校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产出率进行了分析和排序,以从一个侧面研究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十余年来获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进行统计,通过对基金类别、地域分布、机构分布、单位分布、学科分布以及核心研究人员分布等方面的统计分析,揭示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强势地区和强势方向的分布以及研究力量和研究队伍的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十余年来获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进行统计,通过对基金类别、地域分布、机构分布、单位分布、学科分布以及核心研究人员分布等方面的统计分析,揭示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强势地区和强势方向的分布以及研究力量和研究队伍的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 试图探明Altmetrics应用于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影响力评价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应对措施。探索如何应用Altmetrics评价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学术影响力及社会影响力。[方法/过程] 采用文献回顾及网络调查的方法,对国内外Altmetrics研究理论与实践成果进行分析。[结果/结论]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Altmetrics评价面临六大挑战,但这些挑战并不会贬损其价值,而是提供了开展深入研究的空间。虽然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Altmetrics评价面临挑战,但这些挑战是可应对的。应用Altmetrics可分析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的学术影响力及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高校人文社科外文资源的布局与保障方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针对我国高校人文社科外文文献资源的发展现状及其结构性缺藏、共建共享服务不足等问题,从宏观文献资源建设的角度,结合"高校文科图书引进项目"和"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的调查和实践,讨论在资源共建共享理念的基础上开展外文资源合理布局和最终保障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Combining different data sets with information on grant and fellowship applications submitted to two renowned funding agencies, we are able to compare their funding decisions (award and rejection) with scientometric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cross two fields of science (life sciences and social sciences). The data sets involve 671 applications in social sciences and 668 applications in life sciences. In both fields, awarded applicants perform on average better than all rejected applicants. If only the most preeminent rejected applicants are considered in both fields, they score better than the awardees on citation impact. With regard to productivity we fi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fields. While the awardees in life sciences outperform on average the most preeminent rejected applicants, the situation is reversed in social sciences.  相似文献   

14.
从CSSCI引文年代分布看中国社会科学期刊影响因子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arfield等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期刊影响因子是评价期刊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论文之引文年代分布及其与美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的比较分析说明两者基本一致,对CSSCI引文中中文期刊、中文社科学术期刊及CSSCI来源期刊的年代分布分析说明:中文社科期刊的被引高峰期与国际期刊被引高峰期相同,均在其出版后的第二年和第三年。国际通用的影响因子算法完全适用于中国的中文人文社会科学期刊。  相似文献   

15.
基于通过具体实验确定的Bisecting K-means聚类和Lemmatization形态变换算法,在汉英短语级人文社会科学平行语料基础上,尝试进行类别知识挖掘的实验。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的类别和标题知识基础上,完成对汉英语料的预处理,并分析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分布状况。在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等词性的组合基础上,对比不同词性组合的效果并确定最优的词性组合类别知识挖掘模型。  相似文献   

16.
网络环境下我国社科信息业产业化管理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要回顾了网络环境下我国社科信息业产业化发展的历程,对网络环境下社科信息业产业化经营类型、微观管理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归纳,进而对网络环境下我国社科信息业产业化管理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paper, we conduct a comparative analysis to examin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ary trends of open access (OA) publications in natural and social sciences. We use data recorded by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and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during 2001–2015 as the main source. We then comparatively analys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and social sciences in terms of historical evolution, main contributors, and distribution of OA journals and publications across different languages, disciplines, and impact factor quartile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both natural and social sciences experienced dramatic growth of OA journals since 2009, but the share of social science OA journals within journal impact factor quartile 1 is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natural sciences. While natural and social sciences share some similarities in OA publishing activities, such as main countries of contribution, they differ greatly in dimensions such as OA ratio across specific disciplines, countries, and publishing languages. We acknowledge that OA publishing offers a level playing field for traditionally disadvantaged languages, countries, and scientific disciplines, but meanwhile, the advancement of high‐quality OA publishing needs more targeted and sophisticated approaches to tackle differences in natural and social sciences.  相似文献   

18.
文章调查研究英国、荷兰、美国、日本的典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活动,发现这些国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具有高度制度化、国际化的特点,研究成果的原创性、研究的社会影响、研究的可持续发展性成为评价标准的主要内容,评价过程规范且由专家主导,计量指标只供专家参考,基于高水平代表作的外部评价是一种基本评价形式。这些经验对于建立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引导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面向社会实践、面向国际水准、面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