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将生物节奏的规律运用到竞技体育中是近年来引起人们关注的一项重要课题,其核心在于如何解决训练和比赛节奏与人的生物节律协调起来,并通过合理的安排和调控,使运动员在各种不同的机体生物节奏时相中均能表现出优异的运动成绩。传统的训练所采用的监测手段和训练方法的制定基本上都以生理,生化的指标为参照依据,对运动员进行控制,但很少见运用生物节奏的规律进行调控。尤其与赛艇训练直接联系并把生物节律运用到训练中,对训练起指导意义的研究尚不多见。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分析优秀速滑运动员全程速度存在的问题,以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对2008年荷兰短距离世锦赛我国女子运动员比赛数据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张爽全程速度节奏波动过大,影响其竞赛成绩的进一步提升;邢爱华全程速度节奏较合理,但最大速度能力制约了其竞技表现;王北星具有较强的速度控制能力,但其起动加速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最大速度能力、速度耐力、全程速度节奏的合理分配及两次比赛的稳定性对获取优异运动成绩缺一不可;入一弯内道和出二弯道是节奏控制的关键区,运动员应适当控制入弯道速度和出弯道后的加速节奏。  相似文献   

3.
对第11届全国运动会田径比赛女子三级跳远决赛运动员的基本情况、6次试跳成绩、成功率、助跑速度变化特征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25岁是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表现最佳竞技能力的成熟期;及格赛成绩达到个人最佳成绩的97.03%;决赛成绩达到个人最好成绩的98.23%。前3跳是决赛阶段出现最佳成绩的关键,其中第2跳尤为突出。第2、6跳的成功率最高,达到了100%;其次是第3、5跳的成功率为87.5%。前3名运动员的助跑速度达到8.8m/s以上,助跑速度与节奏的变化影响着运动员的试跳成功率,也影响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挥与释放。  相似文献   

4.
当前国际学术界对生物节奏理论的研究结果各异;运动成绩是否与生物节奏有关的问题也引起了有关学者的探讨。本文采用现场观测和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一般水平和世界优秀田径选手的比赛成绩与当日的生物节奏进行分析研究,结论是:生物节奏对田径运动员参加比赛的成绩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详细了解竞赛过程与细节,采用观看录像、文献资料调研、比较分析、逻辑分析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节奏为视角分析了第30届伦敦奥运会男子1 500m自由泳比赛的战术特征。研究发现:1)冠军孙杨的竞技实力明显高于其他运动员,但他的战术节奏流畅性欠佳,如果战术节奏处理好还有提升运动成绩的空间;2)第3名是第29届北京奥运会该项目的冠军乌萨马.梅尔罗利,表现出较完美的战术节奏;3)第2名、第4名和第8名运动员,如果能调控全程速度节奏,则成绩会进一步提高;4)第5名、第6名、第7名则需要将重点放在提升竞技能力上。  相似文献   

6.
通过比较竞技水平及不同位置排球运动员有氧、无氧能力的差异,探讨优秀女子大学生排球运动员有氧、无氧能力特征与规律,为运动员赛前身体机能评定及训练安排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以参加全国女子大学生排球联赛的32名优秀运动员为测试对象,利用跑台和功率自行车等仪器,对受试者进行有氧递增负荷和30s最大极限负荷运动。在测试过程中,分别记录运动员有氧能力相关气体、功率和血乳酸指标及无氧能力相关功率和血乳酸指标等,并对运动员各阶段生理、生化指标动态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显示,优秀女子大学生排球运动员整体有氧、无氧能力与其他耐力、爆发性运动项目的优秀大学生运动员存在一定差距;随着竞技能力、竞技水平、竞技成绩的不断提高,排球运动员有氧、无氧能力表现出较高水平;通过有氧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运动员VO2max、HR、BLA、Pmax、无氧乳酸阈等指标动态变化规律,显示不同位置排球运动员心肺能力、负荷强度、耐乳酸能力等存在显著差异;通过最大极限负荷运动过程中运动员PP、AP、PD、BLA等动态变化规律,显示不同位置排球运动员绝对力量、力量耐力、速度耐力等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优秀女子大学生排球运动员有氧、无氧能力存在位置特征,有氧能力特征大致表现为:副攻>二传>接应>主攻>自由人运动员;无氧能力特征大致表现为:1)无氧磷酸原供能特征为:副攻>自由人>主攻>接应>二传运动员;2)无氧乳酸供能特征为:主攻>接应>二传>副攻>自由人。研究提示:排球运动员训练时应该遵循自身专项位置特征,制定符合专项能力的生物能量训练方案和计划,另外,女子大学生排球运动员在训练时应加强对主攻运动员能力的培养,在制定战术体系时主攻运动员应多参与战术配合。  相似文献   

7.
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员竞技能力因其众多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难以用传统演绎和线性思维方式研究其整体演化过程,自组织理论为研究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演化过程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研究认为,充分开放是竞技能力系统得以形成、维护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小周期原则下,根据竞技能力变化的周期性特征和不同比赛级别,通过调整正负熵流,竞技能力系统从无序到有序往复演化,运动成绩表现为周期性特征;正负熵流的输入选择一定要以运动员竞技能力持续发展为前提;竞技能力系统演化的序参量为遗传特征,它役使着竞技体育构成的整个过程;竞技能力系统的演化过程呈非线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同场对抗性项群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竞技能力是决定运动成绩的关键因素,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是提高成绩的有效途径。在同场对抗性项群中对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理论的研究,揭示了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理论的补偿性、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与稳定性对提高这一项群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作用,为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奠定了基础,对运动训练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级运动员的专项特殊能力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现代系统学及人机系统原理,研究优秀运动员掌握与发挥专项技术的心理生理状态演化规律,提出了高级运动员人-器械系统运动中的专项特殊能力一体感,一体感态、一体感态意识、一体感功能态和一体感竞技功能态的理论,及挖掘运动员专项一体感能力潜力的系统方法;论证了世界著名运动员在重大国际比赛中技术发挥失常与一体感竞技功能态微机制受破坏的因果关系;揭示了运动员专项特珠能力系统结构和功能状态演变的共同特征和规律,及其与运动技术和运动成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洪霞 《游泳》2008,(6):42-43
现代游泳运动的发展趋势表明,运动员的成绩提高与技术的改进、完善密切相关,因此,在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过程中,技术训练必不可少。蝶泳是竞技游泳的一种泳姿,掌握正确的蝶泳技术,是运动员全面发展乃至提高成绩的需要,掌握合理的动作节奏并给予巩固和强化是技术训练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发掘高等体育教育功能 完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高等体育教育体系中竞技体育体制及其运行方式、高等体育教育体系与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的融合、发掘高等体育教育功能,完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三个方面对国内高等体育教育体系中竞技体育的人才培养体制现状、存在问题和进一步发展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如何在高等体育教育体系中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运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人文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跃进 《体育学刊》2003,10(1):110-112
运动员是运动训练的主体,为了取得优异运动成绩,运动员不仅要有高超的技术水平、良好的身体素质,还应具备相应的人素质。人素质与身体素质、技战术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素质相结合,共同构成了运动员的竞技修养,有利于把运动员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对运动员人素质培养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蔡冠蓝  吴鸿春 《体育科技》2011,32(2):55-57,67
通过对世界优秀男子铁饼运动员的各项身体素质指标与其运动成绩的灰关联度分析,列出它们之间的灰色关联顺序,找出影响中外优秀铁饼运动员成绩的主要身体素质指标因素。结果表明:中国运动员优先发展身体素质的顺序是加速跑〉立定跳远〉抓举〉深蹲〉高翻〉卧推,外国运动员优先发展身体素质的顺序是抓举〉立定跳远〉加速跑〉卧推〉高翻〉深蹲。由此可见,中外运动员在铁饼身体素质训练上存在差异。说明影响世界优秀男子铁饼运动成绩的最关键因素在加速跑、立定跳远、抓举这三项身体素质指标,它们与专项投掷力量紧密相关,是发展爆发力和速度力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陈伟伟 《体育学刊》2006,13(4):47-49
拉拉队对运动员的心理施以正负效应,进而影响运动员的成绩。拉拉队可分为简易拉拉队、表演型拉拉队、影子拉拉队等层次,不同层次的拉拉队产生不同的效应。根据不同的效应,在部署拉拉队时可采用不同的策略。根据国外经验,有必要组建专业拉拉队,走专业化、产业化之路。  相似文献   

15.
张战毅 《体育科技》2011,32(1):70-73
从田径运动的实际出发,以现代田径运动训练学与运动心理学理论为基础,以河南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为调查对象,通过《高水平运动员比赛中逆境应对认知力量表》对河南省大学生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对逆境应对认知力作定量测量,对运动员的逆境应对认知力进行客观评价,试图找出河南省大学生高水平运动员比赛中逆境应对认知力的特点与规律,为进一步提高高校田径运动员的比赛中逆境应对认知、应对能力,提高竞赛能力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运动员作为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其社会影响正日益扩大,成为社会公众和传媒的聚焦点。重视和加强对运动员社会行为的研究,是新时期对运动队伍管理的需要,也是全方位开发运动员竞技潜能的需要,更是促进运动员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对运动员社会行为的研究,可从运动员个体、运动团队和运动员群体三个层次上进行定性或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7.
我国散打项目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员竞技能力特征和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模型历来是选材和训练监控的重要依据。文章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和数轮专家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散打运动的特点,筛选出运动员竞技能力中15项形态指标、7项机能指标、10项素质指标、9项技术指标和8项心理智力指标,对我国32名武英级运动员和39名一级运动员进行测量。运用主因子分析法,将散打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中基础的、有鉴别性的指标,归纳为17个因子,并以此确定散打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探索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特征,并以现役国家队运动员为参照值,建立我国散打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此模型将为优秀散打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发展提供训练的目标系统。  相似文献   

18.
补肾中药对游泳运动员低血睾酮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中医理论和中医临床诊断,应用补肾中药,观察其对运动员大运动量游泳运动后出现的低血睾酮的调节作用和对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合理采用补肾中药可以预防和治疗运动性低血睾酮症,提高运动员承受大运动量游泳训练能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竞赛的日趋激烈,运动成绩的迅速提高,对运动员心理素质要求也越显得重要。武术比赛存在各种各样的形式和不同的等级,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在力争获得优异成绩的活动过程中,由于竞争激烈,局势多变,再加上主观因素,必然会表现出各种心理特点。认识和了解心理因素对体育武术比赛的影响,有助于教练员和运动员通过有效的心理调整,以保证技术、水平和身体潜能的发挥,从而使心理素质的稳定直接对运动成绩的提高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竞技体育的主旨是强化体能,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在这个系统训练过程中,运动员需要不断地承受、递增运动负荷,来达到强化体能的目的。随着专业训练与递增负荷,运动损伤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尤其是青少年运动员,由于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对自身能够承受的负荷估计不足,技术动作尚未建立,极易造成运动损伤。运动损伤不仅影响正常的训练与比赛,甚至危及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普遍短暂,体坛"常青树"较为鲜见,一些具有潜质的优秀运动员在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