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永恒的经典,要把诗中的意境美、思想美、语言美、文化美挖掘出来,就需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诵读进行正确的指导。古诗词的诵读不同于一般文章的诵读,这是因为古诗词的语言更具空灵感和意境美。如果在诵读中不把诵读与联想、情感体验、文化意识结合起来,是无法读出古典诗词的诗味,无法把握诗歌的内涵。因此,要读好一首诗,首先,借助诗歌通过意象表达感情的方式,将诵读与联想、想象结合起来,关注诗中的意象,领略每首诗歌的美感。其次,进行分类诵读,自然接受诗词中的文化意蕴。这样,学生就会轻松进入诗词的海洋,领会诗中的“情、爱、美”,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2.
诗歌大多借助“意象”表达情思。小学课内以“儿童”为人物意象抒情言志的古诗词大致有工笔描“象”,直抒生命意趣;借“象”抒情,寄托思想情怀;以“象”言志,表明志向抱负。基于意象去品赏古诗词,以象解意,以象教诗,唤醒学生对诗词的思考,对诗词文化的探究,小学古诗词教学才会真正触摸到诗词的灵魂。  相似文献   

3.
平卫龙 《成才之路》2009,(10):78-78
诗歌语言含蓄凝练,意味隽永。古诗词教学中过多的理性分析往往吃力不讨好,试图一一对应地应用散文语言来翻译那充满灵性的诗句,也常常失去了诗的神韵。怎样才能在解读诗词的同时。保留诗词的独特韵味呢?受字典词典中“字词互训”的启发,在教学中我进行了以诗解诗的尝试,感受诗歌的艺术形象,体味诗意美,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美妙的诗歌艺术境界,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古典文化的熏陶,可谓一举多得。  相似文献   

4.
唐四春 《现代语文》2011,(10):87-87
古典诗歌鉴赏是初中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加上学生和老师的简单“处理”,致使这个难点难以突破。一方面是学生从小养成的习惯,能背就过关,不懂意思没关系;另一方面是因为小学升初中考试不考古诗词鉴赏,很多老师在古诗词教学时只重视学生的背诵默写,而不注重引导学生对古诗词有更深层次的品析和感悟。在教学中,许多老师也认为诗词教学无外乎就是要学生背一背,默一默。其实古典诗词对于语文学习十分重要。在古典诗词教学中,笔者觉得有以下几点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5.
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共选编35首古诗词,教学时,我对35首古诗词进行了整体观照,使其成为培养学生诗词鉴赏能力的平台。一“、囫囵吞枣”,为诗词鉴赏铺路鉴赏是学习积累和思想积蓄的产物,没有一定量的积累,就不能顺利进行鉴赏。我利用一周的时间,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特色,接受诗歌文化的熏陶濡染。我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工——每人负责几首,读准字音、诗句节奏,明了诗词大意;合作——一人朗读多人听读,扫清全部诗词的文字障碍,相互交流、借鉴。这样,学生就对35首古诗词有了初步的感知,并完成了教材要求的背诵任务,…  相似文献   

6.
《中学教学参考》2009,(19):50-51
情、景是古典诗词中最基本的内容。鉴赏诗歌应该从理解情景关系入手。在古诗词教学中,本人尝试用“感-悟-练-用”四步教法,使学生在愉悦中获得审美体验,理解并掌握“情景交融”的方法,达到陶冶情操、增强文化底蕴、提高诗词鉴赏水平、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引导学生学会赏析古诗词、运用古诗词,是当前素质教育对高中语文教学的一大要求。语感的培养在古典诗词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优化古典诗词教学效果,增强知识技能,提高语文素养。那么,在诗歌教学中,怎样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感呢?笔者在诗歌教学中有一些想法,抛砖引玉,以期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古诗词教学在总目标中提出:“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在第三学段目标中提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在评价建议中提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的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相似文献   

9.
意象是古诗词作品的重要的审美范畴,是诗人抒发情感的重要载体,也是鉴赏古诗词的一个重要媒介,对意象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方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本文以中学语文古诗词中的“雁”意象为探讨对象,将部编版中学语文教材中含有“雁”意象的诗词进行整理,并对诗词中的“雁”意象的深层含义进行分析,得出中学语文古诗词中“雁”意象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陈娜 《现代语文》2010,(9):39-39
在中国诗词理论中,情景无疑是个非常重要的范畴,那么在古诗词教学中,品味解读情景便是诗词教学的重要内容和鉴赏诗词的重要切入点。而关于古诗词中的情景,除了哀、乐两种类型的说法,周吉本先生提出的“豪情壮景、柔情悲景、悠情清景”诗歌情景融合方式,对中学古诗词教学更有启发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刘珺 《语文天地》2014,(4):38-39
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学生往往提不起兴趣,提到古文就头疼,看到古诗词就莫名反感,不愿意深入其中。部分学生甚至读不懂古诗词的字面意思,理解上存在诸多障碍。早读课上原本很优美的古诗词诵读,结果也变成了“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此外,教师在教授古诗词的时候,往往也是方法简单,存在把古诗词文言翻译化的倾向,这就让原本很有意蕴的诗词语言被生硬地肢解,学生更加无法体味到诗词本身所具有的意蕴美。兴趣的缺失、机械的教授方式,造成了古诗词的学习困境。因此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诵读,加强对诗歌的审美体验,成为高中古诗词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诗歌浩如烟海,问题也可以千变万化,《考试说明》将古诗词定位在“初步”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及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上,但对于学生,即使能够掌握这些基本知识,能比较轻松地读懂诗歌,  相似文献   

13.
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一般诗歌的翻译都被视为“难”,而有着中国千年文化底蕴的古诗词的英译可谓是“难上加难”。将古诗词译得通畅已属不易;更何况,要译出原诗词的美,真可谓是“难于上青天”。本文从意美、音美和形美这三个方面,来看古诗词的英译之美。  相似文献   

14.
目前,小学古诗词教学重理性积累,轻感性体验,古诗词教学等同于词语解释、串解诗意、创作技法分析或纯诗歌理论分析的现象十分普遍,另外,还有这样几种偏颇:1.古诗词教学=机械记忆、背诵积累。教学时教师让学生自带古诗词读本,对诗词的篇目、篇数加以硬性规定,尤其是对年段范围内的古诗词篇目加以强调,要求学生背诵、默写,到了期末更是背了又背,抄了又抄。2.古诗词教学=一般文学体裁教学。教材编排一般把古诗词穿插于其他阅读材料之中,有的所选古诗词之间没有太多联系,致使教师在教学时总是“见什么诗词教什么诗词”,随遇而安,甚至把其他文学…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华文学艺术中的奇葩瑰宝——古典诗词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增加其文化底蕴、陶冶情操、培养美好品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古代诗歌,要求学生能“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应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由于古诗词中所描写的景物、事件、人物与我  相似文献   

16.
魏清妍 《语文天地》2015,(10):40-41
古诗词鉴赏向来是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也是学生知识掌握的一个难点。读懂古诗词,是诗歌鉴赏的前提,也是诗歌备考中的基础环节。那么,怎样才算读懂诗词了呢?首先要明白诗词的表层意思,即能理解诗句的大意,明确诗歌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等要素;其次要深入领会诗歌的深层涵义,赏析诗句营造了什么意境,表达了什么情感,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等。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在短时间的阅读中,轻松读懂一首古诗词呢?  相似文献   

17.
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知识美、文化美、人性美于一体,从一定意义上说,走进诗歌才算走进语文。然而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却常常忽略它的重要性,部分语文老师本身就缺乏古诗词修养,于是古诗词教学往往演绎成“背景知识+疏通文义+背诵默写”之模式,老师很少对诗词本身作深入分析,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了。在许多学生的眼里,诗词学习就等于死记硬背,就等于中考时基础知识的几个填空题,久而久之,诗词教学就成了学生心头味同嚼蜡的累赘,让学生找不到感觉了。如何让古诗词教学的课堂与美同行呢?  相似文献   

18.
牛新景 《小学生》2013,(2):30-30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在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中,通常存在着重背诵轻理解、重应试轻赏析、重翻译轻悟境等诸多的问题。一方面教师感觉诗词难教,另一方面学生认为学习枯燥。那么该从哪些方面品味诗歌,让学生在诗词学习中提高自己鉴赏美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9.
古诗词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薄弱项目,在近两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中,对古典诗歌的考查也由客观选择题转为主观论述题,着重考查学生对古典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的把握。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古典诗词距今时间遥远,再加上古诗词的语言高度凝炼,几行字就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学生或因知识积累过少,或因方法不当,对于把握诗词的主旨和表现手法,学生普遍感觉很难。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喜欢的音乐引入到诗词的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进而领悟作品的主旨把握诗词的艺术表现手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一、…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词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对诗词的欣赏能够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所以,初中语文教学一直把它作为教学的重点,近年来的中考更是加强了对诗词赏析能力的考查。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鉴赏诗词,让学生形成一定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呢?笔者认为,初中诗歌赏析的重点应该放在理解诗歌的语句;品味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品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