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激发学生快乐作文。"快乐作文"教学是指导、渗透着"快乐教育"的作文教学。它的核心是"你不会写,教你会写;你不喜欢写,让你喜欢写",特点是让学生在学习作文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作文是众多学生的绊脚石,在我看来作文教学不只是教法的问题,要让爱上语文学科,这样提高写作能力就有了最根本的保障。一言以蔽之,祛除作文教学中难以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顽疾",需要"标本兼治","爱"中"积米"。  相似文献   

3.
简迎春 《快乐阅读》2011,(21):158-15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综合工程,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笔者想就几年来的作文探索,就"制约学生的作文水平""作文的训练""作文的批改"三方面谈点个人的浅见:①研究并解决"制约学生的作文水平"的因素,为学生写好作文扫平障碍;②作文如做人,要想写好作文,先要做好"人";③在作文批改上,实行"师生齐动手,大家一起来",把批改标准下放给学生。  相似文献   

4.
王云 《语文天地》2012,(23):62-63
作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无论从应试角度还是从个人素质培养角度来看都是如此。但是,大家对作文的重视似乎并不等同于对"作文教学"的重视。虽然大小报刊上作文指导类文章数不胜数,但在学校教学的实际操作中,不少老师公认的一点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作文水平的高低基本来自于天赋,写作是多半不可教的,甚至有的老  相似文献   

5.
对学生的作文评价,教师要善于蹲下身子和学生说"悄悄话"。对话式评语,是融洽师生关系的"调和剂",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催化剂",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沃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试金石"。教师要把作文评价的落脚点放在激励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在作文教学中用"心"和学生"悄悄"对话,那我们的作文教学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对学生的作文评价,教师要善于蹲下身子和学生说"悄悄话"。对话式评语,是融洽师生关系的"调和剂",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催化剂",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沃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试金石"。教师要把作文评价的落脚点放在激励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在作文教学中用"心"和学生"悄悄"对话,那我们的作文教学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李爱华 《家教世界》2013,(12):145-146
作文教学是小学中段语文的重点和难点,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可以"偷梁换柱",换个题目来作文,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身体验,在批改作文时,要寻找闪光点,让每个光点都亮起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教会学生自己批改作文,通过积累和练习,逐步提高写作的兴趣,解决作文教学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李雪青 《中国教师》2010,(Z1):414-414
作文和做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文,不单单是语言的堆砌,文字的组合,更应该是率真性情的流露,完美人格的再现。然而,目前的作文教学把"作文和做人"结合完美的可以说是廖若星辰。强化"我手写我心",在作文中学习做人;强调"文道合一",用做人促进作文。这些是作文教学中的真切体验,希望我们所有的语文教师去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作文"在语文当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教师应当将其视为是重中之重的部分。但是在实际情况中,许多教师和学生却并未对其予以相应的重视,反而对其秉持着"不屑一顾"的态度,进而使语文教学水平始终停滞不前。为了解决这一状况,在新课改中明确指出"要注重开展写作教学,以轻舞飞扬的形式,去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想象能力",从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教师需要切实改革传统教学的弊端。为了较好地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本文对"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0.
受应试教育模式、教师教学观念的偏颇及其自身学养的欠缺、学生写作信心与动力不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小学作文教学改革裹足不前,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对这一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双辽市第一小学在新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把作文教学改革列为重要内容,构建了"123"作文教学模式:注重积累以解决作文素材问题,实施"两个加强"以解决组织材料成文问题,倡导作文评价的多样化、个性化和人文化以解决作文的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中的重头戏,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将重心放在讲解作文要求以及评阅作文上,但是学生在"改"作文这一环节上是缺位的。实际上,"改"作文能够让学生把作文理论转化为实践,让学生在作文教学中重拾自我,但"改"作文的确耗时费力,本文针对其弊端,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2.
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结学生的写作和教师的批改的纽带,是推动学生总结经验、树立信心、继续前进的有效手段。为了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教师应准确把握作文讲评的"宜"与"忌",从而提高作文讲评的指导水平,使学生得到更多的教益。一、宜施"及时雨",忌放"马后炮"就学生作文的心理现象看,学生在写作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蔡春龙 《中国教师》2013,(14):42-43,56
小学生的"自能作文"能力需要在习作实践中培养,这就要让习作课堂成为"学习的场所",即学生在课堂上开展探究性习作实践,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探究性习作教学,最终让学生学会运用习作方法构建习作体系,具备"自能作文"能力。一、引导学生与"素材"对话,发展"规划习作"能力在习作教学中,"素材"主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对学生而言,  相似文献   

14.
文章全面细致考察了"文如其人"类型。作文教学须重视作文过程,重视作文的全面性与针对性,重视作文的整体评阅,重视运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同一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5.
如何教会学生说话,如何教会学生写作文,怎样成功地进行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提出小学作文教学要以课堂教学为起点,重视"三言五语",把学生引向学会说话、学会写作的习作之路。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和升学考试中,作文课无疑是重头戏,更多的老师和同学看重的是作文审题立意、谋篇布局、语言出采等技巧,诚然,作文技巧固然重要,但它毕竟是形式上的东西,更何况技巧性的东西在短时间里是可以学会的。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感觉到现在中学生作文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无米下锅",无材料可用,无话可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单调苍白的生活限制了学生思想的飞扬,致使他们"望文兴叹",只能机械地模仿,所以就出现了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状况。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必须要让学生养成积累材料的好习惯,从根本上解决"作文贫血症",让学生在作文时有话可写,有材料可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积累材料的好习惯呢?一般得通过两大途径:一是直接积累,二是间接积累。下面就此问题加以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7.
仇信宽 《考试周刊》2016,(13):47-48
在现实在功利主义和经验主义之下,某些老师和学生表现出很强的心理惰性,他们已经不习惯思考写作了,只希望套用现成的东西。究其原因如下:一是教与学关系不平衡;二是创作主体的丧失。那我们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象呢?对策有:一是命题者:让套话作文无用武之地;二是授课者:更新作文教学理念;三是评卷者:公正评分,严打"套话作文"。通过多方合力,让学生在真实的作文中找回自己的思维和感悟,远离"套话",还原真情。  相似文献   

18.
张彩虹 《时代教育》2010,(7):169-169
针对语文作文教学中出现的目标模糊、模式单一、效果低下等问题,本文予以关注和思考,认为作文教学工作需要做到"有的放矢",具备明确的指向性与方法性,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为达成这一目标,作文教学可采取"分层式教学"、融入互动环节等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9.
作文评语是师生间沟通的有效渠道,然而不少学生不喜欢看评语。这种反常现象除了学生自身不重视作文的原因之外,教师写作文评语也存在失误。我们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认真研究作文评语的写法,做到"五忌",提高作文评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只重视学生的"需要",而不留意学生的"不需要".从有效教学的角度出发,本文从"学生不需要什么"入手,反向思考降低教学成本和提高教学效益的方法.这可能成为解决一些困扰我们的教学问题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