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使用中学生社会关系网络问卷和心理健康问卷对来自不同水平学校548名初中生调查发现,重点中学被试与普通中学被试在社会支持方面差异显著:重点中学被试感受到的社会支持程度显著高于普通中学被试,与重要他人的冲突及受到的惩罚显著低于普通中学被试;成人(主要是母亲)是重点中学被试社会支持的首要来源,同伴是普通中学被试社会支持的首要来源.重点中学被试心理健康状况整体上优于普通中学被试.成人(父母、教师)应该给予普通中学初中生更多的社会支持,以促进其心理发展.  相似文献   

2.
听力障碍幼儿情绪理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自编的儿童情绪理解测验考察了听障幼儿外部情绪理解、内部情绪理解和反思情绪理解三个维度的发展状况.结果表明:(1)听障幼儿表情识别、情绪情景识别和提示物理解水平低于健昕幼儿,其外部情绪理解整体水平发展较低;(2)听障幼儿愿望理解和对情绪表达规则的理解能力不如健听幼儿,对信念的理解和健听幼儿没有差别,其对内部心理状态的理解水平低于健听幼儿;(3)听障幼儿对情绪调节和情绪原因的理解低于健听幼儿,对混合情绪和道德情绪的理解和健听幼儿不存在显著差异,其反思情绪的理解水平低于健听幼儿.  相似文献   

3.
共情(empathy)这一概念最早是由Titchener于1909年提出来的。Titchener认为,人不但能够看到他人的情感,而且还能用心灵感受到他人的情感,他把这种情形称之为共情。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心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心理学家开始从情绪和认知两方面来界定共情的含义和特征。现代心理学认为,共情是一种对他人情绪、情感状态的感知和体验,也是一种既能充分分享他人情感,对他人处境感同身受,又能客观理解、认识、分析他人情感的能力。作为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术语,共情被看成是一种治疗态度和高超的治疗方式,治疗师能够感当事人所感,关注其情绪的感受,并设身…  相似文献   

4.
自我意识情绪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评价自我或被他人评价时产生的情绪,主要有自豪、傲慢、内疚、羞耻、尴尬等形式。而自我意识情绪理解是指个体对自我意识情绪的认知。该文对自我意识情绪理解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了回顾,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儿童自我意识情绪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对自我意识情绪理解与情绪调节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且对未来自我意识情绪理解研究的开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情绪理解是指儿童对自己和他人情绪以及情绪如何起作用的认知.情绪理解可能在儿童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中发挥中介作用或者调节作用.在对儿童情绪理解进行研究时,研究者从各自的研究口的出发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声像测量法、情境故事法、情绪访谈法和情绪理解问卷法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运用SRHMS对佛山市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佛山市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中等偏上;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因性别不同而存在显著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评价上;文化程度对老年人的健康影响不明显;职业不同的老年人在健康状况上有显著性差异;婚姻状况和配偶健康状况的不同在老年人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两个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为考察社会支持在老年人内外向人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分层随机抽样选取533名老人,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内外向人格和心理健康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内外向人格和心理健康在城乡上存在显著差异,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在年龄上存在显著差异,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在居住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内外向人格、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在受教育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内外向、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社会支持在内外向人格与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的效应量为29%。研究认为,内外向人格既可以直接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可以通过影响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程度进而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正很多问题学生攻击他人在于不能理解和体会被攻击者和关心自己的人的情绪和感受,即缺乏同理心。可以通过情绪训练来提高他们体察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感的能力。同理心培养的方法很多,有听故事、续编故事、角色扮演、游戏等。刚分班的时候,第一次上班会课我就注意到了一个很帅气的男孩,穿一件红色的T恤,显得非常阳光。新分的班级,当然需要班干部,由于同学们彼此还不熟悉,于是我从学习较好的学生中指定了几个班  相似文献   

9.
该文运用失言理解任务考察了123名8-11岁留守儿童失言理解的发展,得出如下结论:(1)农村留守儿童在失言理解任务上的得分随年龄呈不断增长趋势;(2)农村留守儿童在失言理解任务上的三种心理状态(失言的识别判断、情绪理解、意图理解)的发展趋势是对失言的识别判断早于情绪理解和意图理解。  相似文献   

10.
采用内隐联结测验(IAT)、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网络道德敏感性问卷对河南省某高校50名学生进行施测,使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以研究大学生内隐网络利他行为倾向及其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网络道德敏感性的关系。结果显示,网络利他行为存在显著的IAT效应,表明网络利他行为具有内隐倾向;内隐网络利他倾向高分组与低分组的得分差异显著;网络利他行为内隐倾向在性别变量上没有出现显著差异,文理科生内隐网络利他倾向差异显著;内隐网络利他倾向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及网络道德敏感性相关不显著;IAT可以作为测量网络利他行为内隐倾向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