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雪玲 《大观周刊》2013,(3):121-121
在语文教学中,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作文”都是一个比较难把握的知识点。很多学生往往谈“文”色变,很多教师也常常感叹作文难教,在新课标的推行过程中,作文教学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要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指导学生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起学生创作的热情。  相似文献   

2.
白爱菊 《大观周刊》2011,(16):44-4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半壁江山,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与学生语文能力高低的标准。可是,“作文难教,作文难写”的现象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每一个语文教师。许许多多的专家学者同仁也作了不懈的研究与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的理论成果.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却常常不是因为太复杂太麻烦而不能贯彻始终.  相似文献   

3.
陈彦娥 《大观周刊》2012,(10):188-188
“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我心烦。”学生望而生畏的是写作文。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过十几年的语文教学我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陶丽君 《大观周刊》2013,(10):193-193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进入作文教学,其实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就开始重视作文教学了,从学说完整通顺的一句话到书写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门的开端。然而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低、更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能力,作文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上课时干瞪眼,咬笔头即使是东凑西拼勉强完成一篇习作,也是内容空洞、条理分不清,或者是词不表意,驴头不对马嘴。让教师无法修改,苦不堪言。那么怎样让学生跨过这道难迈的坎,让作文教学在悄无声息中进行呢?  相似文献   

5.
付守芝 《大观周刊》2011,(37):211-211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师教学的难点。现在的作文教学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写”的尴尬境界,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小学生害怕作文,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无从下笔。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想象力。2、语言积累少,觉得无内容可写。3、对周围事物没有留心观察,干巴巴的,难以写具体。4、题材千篇一律,难以表达真情实感。针对以上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  相似文献   

6.
殷爱琴 《大观周刊》2011,(39):125-125
本人2003年参加工作,一直在农村中学教语文。多年来,对于农村作文教学颇有感触。农村的作文课一般为两课时。对作文教学无非足“写前指导——学生构思——学生写作——老师批改”这样的模式。教师根据要求,先做些简单指导后,学生再构思作文,把学生“封闭”在教室中苦思冥想,把作文课教成了纯写作课。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不从实际出发,孤立地给学生大讲写作技巧。最终写出的文章枯燥无味,内容雷同,人人都觉得写作文难,使作文成为语文学习中的拦路虎。  相似文献   

7.
李秀娟 《大观周刊》2013,(7):160-160
作文教学一直以来深受广大家长教师学生的关注,作文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非难难啃的馒头,他们不愿意写作文也不喜欢写,老师的作文教学成为了一个大难题,我将针对此难题提出部分好的建议和教学方法,让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写作的能力,提高小学生语文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8.
白太勇 《大观周刊》2012,(50):258-258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作文能力是学生语史水平的综合体现。但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训练起步早,基础较好;读写训练中,阅读训练的分量较重,时间多,范围广,写作训练无论从时间上还是数量上相对来说都较少.而且收效甚微。因此重视作文教学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9.
《大观周刊》2013,(1):139-139
随着语文教学及评价方式的改革,作文能力的考核占据了小学语文中的三分之一的重要地位。它的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成绩的好坏。但毋庸置疑的是,作文也是最令师生头疼的问题。对老师来说——作文难教、难改;对学生来说 ——作文难写。  相似文献   

10.
龙智勇 《大观周刊》2012,(14):219-21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份,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抓好作文教学。然而,语文教师们虽在作文教学上花了不少力气,但学生创作出来的作文不是平淡单调、感受苍白,就是感情平乏;要么装腔作势、无病呻吟;要么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这其中有错综复杂的因素:农村学生先天语言营养不足;从小缺少严格的写作训练;作文指导思想不明确:作文教学没能开拓学生思路和视野等等。  相似文献   

11.
周启云 《大观周刊》2011,(14):56-56
小学阶段,教师能够给学生打好写作基础,这对他们以后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帮助和意义。“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就心烦。”这是部分学生的怨叹。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指导好学生进行习作呢?下面就如何指导小学生习作谈谈我在工作实践中获得的几点总结,以和教育同仁共探讨。  相似文献   

12.
李丽 《大观周刊》2013,(12):153-153
根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关于习作要求,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说真话,吐真情,写出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的作文来。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笔者认为:教师应从引导学生乐于说出真心话,讲出真感觉;走向现实生活,参与实践活动;勤于观察,广泛阅读,用心积累等三个方面入手,才能真正让学生彰显个性、抒写真情,改变学生作文难、难作文的现状,创造一种兴趣盎然、不写不快的美好境界。学生作文时就能做到说真话,吐真情了。  相似文献   

13.
管鹤品 《大观周刊》2012,(52):269-26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怕作文,总感到无话可写。究其原因,除了学生课外阅读少、缺乏留心观察生活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些教师对作文教学方法不得力。在教师的教案里,发现作文指导廖廖数语,只是几条筋。有些文题。到底该怎样写,怎样指导,教师都没底,况且学生乎?因此,笔者认为作文指导要在“导”字上下功夫,学生才有收益。  相似文献   

14.
肖邦明 《新闻前哨》2013,(7):112-112
"抓住作文,就抓住了上帝的一只手",这是语文界的一种共识:"作文难,难于上青天"却是学生的哀叹。如何有效根除"叙事无细节,抒情假大空,议论无观点,选材学生腔,缺乏时代感,读来使人厌"的学生习作通病呢?擦亮标题,借鉴导语,写好开头,引人入胜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和语文教师一起结合新闻的标题、导语写法,在教学中采取抓好作文题目与作文开头的拟定人手,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杨欢天  梁国权 《大观周刊》2012,(18):225-225
随着语文教学及评价方式的改革.作文能力的考核占据了小学语文中的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重要地位。它的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成绩的好坏。但毋庸置疑的是,作文也是最令师生头疼的问题。对老师来说——作文难教、难改;对学生来说——作文难写。作文批改也是一门艺术,有效得法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杨永琴 《大观周刊》2011,(27):201-201
许多刚毕业的语文教师初次接触到作文教学时,或许会感到很茫然,现就结合我十年的语文教学经历谈一谈在作文教学上的一点感悟。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教学中,我感觉到大部分学生以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文,我觉得造成这种局面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深感作文教学工作的艰巨与困难。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文,联系我的教学经历和实践我觉得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王琼 《大观周刊》2012,(51):282-282
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语文素质是一个人学识、思想、素养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它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占据了重要地位。因此,重视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8.
李林 《大观周刊》2012,(29):220-220
长期以来,初中生作文是语文教师和学生感到头疼的一件事情。学生怕作文,作文水平不高,导致中考语文作文得分不高。本文就此谈谈从事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与同仁共勉。  相似文献   

19.
钟水英 《大观周刊》2012,(8):179-179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然而目前大多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不容乐观,一提到作文就头疼,苦于作文,烦于写作,写作兴趣更无从谈起。长此下去,不仅影响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而且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因此,搞好作文教学是每个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下面是笔者对作文教学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郭超 《大观周刊》2013,(7):154-154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进入作文教学。其实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就开始重视作文教学了。从学说完整通顺的一句话到书写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门的开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