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概况浙江省五单位业余体校兰球比赛于1979年5月26日——6月1日在临海县举行。参加这次比赛,男女共10个队:省少体校男女队,杭州市少体校男女队,温州市少体校男女队,临海县少体校男女队。比赛采用单循环赛,并规定了参加比赛队员必须进行六项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测验(比赛前一天测验完毕)。规定了男子每队至少有三名身高1.85米以上,女子每队至少有三名1.75米以上的队员,这些高大队员每人至少参加三场比赛,凡不符合规定的队,在决定比赛名次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于1976年增设了少年组(17岁以下)的比赛,1978年又开始举办全国业余体校举重比赛,1979年设置了全国少年纪录,81年的比赛又增加了素质测验和技术评定,这一系列措施促进了少举年重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九七六年全国青少年举重比赛于四月十六日至二十二日在武汉举行。参加这次比赛的有八一队和各省、市、自治区共二十四个队,194名运动员。比赛分甲、乙两组。每单位甲组(体工队)参加六名运动员,乙组(业余体校)四名,进行前七个级别的比赛。在比赛中,运动员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贯彻“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方针,讲团结,讲友谊,讲风格,表现了旺盛的斗志、顽强的毅力和良好的风格,共有十五人二十四次打破十项青少年全国纪录和一项成年全国纪录,受到工农兵观众的赞  相似文献   

4.
从1985年5月济南首届“浪潮杯”至今不过短短四年,我国女子举重运动就从22个参加单位(除山东辽宁外,其余全是业余队员)的135名运动员(含测验),发展到1987年5月在长春举行的首届“全国女子举重锦标赛”上,参加的单位达32个,运动员244名(不含测验)。而且,运动员的水平也有很大提高,运动成绩更是突飞猛避。单就44公斤级至75公斤级这七个级别的比赛中,破、超世界最好成绩的就达一百多人  相似文献   

5.
五月十五日至十九日在桂林市举办一九八二年全区业余体校举重锦标赛,参加比赛的有南宁市、桂林市、区育场、南地、桂地、百地、玉地、柳地等八个单位,运动员62名,进行了八个级别的比赛。运动员年龄最大的为17岁、最小13岁,平均年龄15岁。运动员参加举重训练时间一般在二年左右,其中训练时间最长为三年,最少者半年。在这次举重比赛期间,走访了部分教练  相似文献   

6.
光荣榜     
今年9月国家体委在昆明市召开全国业余体育训练工作会议上表彰了全国业余体育训练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我省荣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的单位有:广东省体育运动学校、汕头市业余体校、佛山市业余体校. 我省荣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的名单有:东莞石龙业余体校举重教练卢培辉、汕头市业余体校跳水教练陈天之、南海县业余体校举重教练邵而。荣获国家体育运动一级奖章名单:广州市体育馆体校羽毛球教练潘祝英(女)、广州市航海俱乐  相似文献   

7.
1982年全国业余体校举重赛,在浙江海宁县举行。比赛中运动员专项成绩与身体素质有不同程度提高,令人高兴。但运动员的基本技术存在一定差距,应尽快提高。我们认为,对我国业余体校举重运动员,必须从小以统一技术规范进行授课与训练。本文对业余体校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预姿臀位稳定性问题,谈一些看法。预姿臀位技术的稳定性,是整个抓举与挺举动作的前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预姿臀位动作巩固、合理、准确,将决定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及今后发展,是极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不可忽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业余少体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1981年和1983年举行的两届全国业余体校“跃进杯”排球决赛采用了身体素质测验成绩和比赛成绩综合评定总名次的方法。其中身体素质测验的四个规定项目是:100米,立定跳远,助跑摸高,6×4(米)移动。从今年起,身体素质测验的项目将作新的调整。作为一个阶段的结束,至今尚未见到有关身体素质状况研究的文章。  相似文献   

9.
<正> 本文收集了福建省1984年和1985年业余体校男子儿童乙组游泳比赛的50米蝶泳成绩,四项专项素质(50米爬泳、仰泳、蝶泳、蛙泳的扶板打、蹬腿)测验成绩和四项一般身体素质(25秒屈膝仰卧起坐、转肩、体前屈、立定跳远)测验成绩等九项数据,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三个结论。  相似文献   

10.
参加这次比赛的单位共有十三个队,九十多名男、女少年业余体校运动员。经过二天十一个项目的比赛(男子6项、女子5项,最长距离为男子400米自由泳),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如福建队的女运动员吴以文200米蛙泳成绩超过了上一届国际中学生游泳比赛这个项目的第一名的成绩;黑龙江队的男少年运动员张承远的400自由米泳成绩超过了第二届全运会这  相似文献   

11.
在举重历史上,有较长的一段时间,我国运动员曾多次打破挺举世界纪录。然而在近年来的以举重比赛中,我国举重运动员失误较多。调查结果表明:在举重竞赛中,极为突出的问题是上挺动作成功率偏低。笔者对1986—1989年全国业余体校举重分龄赛13—15岁年龄组1086人,进行现场观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二年全国业体校少年女子乙组比赛(67年以后出生,最大15岁),于八月十二日至八月二十一日,在湖南娄底市举行。参加这次比赛的运动队有:辽宁、浙江、四川、湖南、北京、山东、随源地区等队。 (一) 这次比赛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凡参加比赛的队,都要经过身体素质的测验,并把身体素质测验的成绩,做为比赛成绩的40%。身体素质测验的项目有:助跑摸高、立定跳、百米、网下6米×4移动。决定名次的办法是: 比赛得分=(参加比赛的队数-比赛名次)×3; 素质测验得分=(参加比赛的队数-测验名次)×2。  相似文献   

13.
陈伟强1958年8月生,广东省东莞县人,从小酷爱体育运动,原是广州市105中初中学生,于1972年参加广州市体育馆业余体校举重班训练。1974年10月份吸收到省举重队。当时16岁,身高1.47米,体重47.5公斤,由于在校的体育锻炼和两年的青少校业余举重训练,打下一定的身体素质和专项素质基础,初步掌握举重两项标准技术动作。当时抓举67.5公斤,挺举90公斤。入队后经过两周的试探性训练,了  相似文献   

14.
举重运动员早期选材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早期选材是培养优秀运动员、夺取世界冠军的捷径,是人力、物力的最大节约,也是保证人材资源的关键。为探讨我国举重运动员的早期选材,培养更多的优秀运动员赶超世界水平,我们在广西的南宁市、区体育场、凭祥市、百色地区四所重点业余体校的举重班,对46名运动员(其中健将级4人,一级运动员8人,二级运动员  相似文献   

15.
1983年全国业余体校田径赛经过5天紧张激烈的角逐于8月24日在山东省烟台市结束。参加这次比赛的有26个省、市、自治区的代表队共400多名男女运动员。这届运动会的特点是规模大,水平较高。如男子百米前5名的成绩都在10秒9以内,800米1分59秒6取不上决赛权,跳高前6名成绩均在1米90—1米98,撑竿跳高新秀跃过了4米50的高度……。  相似文献   

16.
郭桂梅是辽宁省丹东市人,1957年11月出生,1971年和1972年在丹东市业余体校篮球队打篮球,也练中跑,13岁时400米是1′6″,800米是2′32″,1973年为参加全国中学生运动会,进行了400米和800米的测验,成绩分别是1′1″6和2′27″1,被选上参加烟台乙组的比赛,结果400米59″5,  相似文献   

17.
《新体育》2002,(9)
1959年9月18日,生于贵州兴义。 1973年进入广西省南宁市业余体校举重班。 1977年被选入广西举重队。 1978~1979年,6破52公斤级抓举世界青年纪录。 1979年11月3日,在第33届世界举重锦标赛中获得52公斤级抓举冠军。 1981年8月,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13届亚洲举重锦标赛中,获56公斤级总成绩冠军,(260公斤),其中以126.5公斤的成绩打破56公斤级抓举世界纪录。 1983年在第五届全国运动会上,以128公斤的成绩打破56公斤级抓举世界纪录。 1984年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奥运会举重比赛中,以267.5公斤夺得56公斤级总成绩金牌。 1979年获运动健将称号。1979年、1980年两次被评为全国十名最佳运动员之一。1994年被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5年来杰出运动员之一。 1993年,出任广西省体委副主任。同年,担任“吴数德举重学校”校长。 2002年3月,出任国家举重队总教练。  相似文献   

18.
北海市业余体校的足球班越办越好,出人材、出成绩。近三年来为广西足球队培送了七名队员,为区体校输送了十三名学员,今年又为解放军某部输送了十六名队员。这所业余体校在区少年儿童的足球赛中,多是名列前茅,参加全国的比赛也取得了较好的  相似文献   

19.
自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四年的六年时间里,我训练少年运动员共二十名,其中向体工队输送十一名,省体校四名,体育院校四名。成功率达95%,训练年限平均不到两年,成绩平均提高:1500米29″1,800米14″。参加国际比赛获得三项第三名;一项第四名。全国比赛获四项第一名,九项第二名,两项第三名。输送到体工队、省体校后,成绩都继续大幅度提高,八人达运动健将,五人达一级。详见表①取得这样的成效是否有什么“秘诀”?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结合自身多年的专业运动队训练经历和基层业余体校少儿举重训练经验,初步确立了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初选和试训选材阶段的各项影响指标,其中包括身体形态、运动素质、专项素质、心理素质等指标,为基层业余体校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