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这样两位教师,一位口才较好,另一位不善言辞。口才好的每节课尽情地讲,学生活动、思维时间较少;另一位自知自身不足,便让学生以讨论、自学为主。结果后者的学生成绩比前者的学生成绩好。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很简单;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新课程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即在师生关系上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也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这是一种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指导思想。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把这种先进的思想落到实处,让它成为正确处理教与学关系的基本要求?具体说来,要考虑以下四条原则: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在师生关系上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  相似文献   

3.
陈长仁 《现代语文》2008,(10):96-9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这是一种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指导思想,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这种先进的思想,具体说来要采取以下策略: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相似文献   

5.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走进新课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是我们面临的迫切而艰巨的任务,新课程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把这种先进的理念落到实处,让它成为正确处理教与学关系的基本要求呢?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要求,统一学生行动,统一活动时间,学生只能在“四统一”的模式下接受教育。新课程理念注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革新教育观念.放权给学生,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实施以前人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然后根据讲课的重点,强调学生死记硬背。这样历史课更是枯燥无味.一上课学生就想打瞌睡。现在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要求教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通过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根据我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我在上课时让学生充分阅读教材,然后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生活海洋里尽情地畅游。使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得到极大的满足.学习兴趣愈来愈浓.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 ,新课程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 ,在师生关系上以学生为主体 ,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这是一种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指导思想。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把这种先进的思想落到实处 ,让它成为正确处理教与学关系的基本要求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做了些探索 ,下面就以《将相和》一文的教学过程为例来谈一下。一、朗读体验语文课堂不能没有琅琅的读书声。尤其是在影碟、图片、网络等图视传媒正在改变学生阅读习惯的今天 ,学…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师生全方位交往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不只是教与学的关系,他们还在课堂生命中涌动和成长.如何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凸现关爱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理念?笔者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中,尝试运用多种方式,努力构筑有效的课堂互动平台,实践教与学方式的优化.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怎样创设有效的课堂互动场景呢?笔者结合课改实践中的经验,浅谈个人的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下的初中数学教师.应具有广博的数学知识.扎实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成熟的教学艺术,执着的教科研精神.应了解、尊重和承认每个学生的个性和价值.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给所有学生提供公平和完善的学习数学的机会,然而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偏向与失误会不断地经常地出现,我们认为:想矫正教与学上的偏向与失误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1.
段红霞 《河北教育》2005,(18):26-27
教学设计 1.新课程理念 以学生为主,师生互动。  相似文献   

12.
成波 《快乐阅读》2011,(9):12-1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新课程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在师生关系上,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那么,教师在教学中,该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呢?一、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现在的一些观摩课中,出现了"华而不实"的问题。我认为,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的主体作用倒是体现出  相似文献   

13.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必须做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和谐统一,而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基于此,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双边活动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传统教育学派”把教师摆在教学过程的中心位置,强调教师的权威性与主导作用,数学教学过程被理解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其高效率体现在有效传授知识,学生能迅速模仿老师做题,有效应对考试;而实用主义教育学派则把学生摆在教学过程的中心位置,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与能动作用,显然它们都有各自的缺陷.  相似文献   

14.
张军锋 《考试周刊》2012,(22):154-155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革命,学习也可以说是一场革命,要有智慧与激情。革命的实质是创新.教师与学生则是这场革命“主力军”.如何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很重要.关键是教师、学生角色的转变。文章探讨了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情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走进新课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是我们面临的迫切而艰巨的任务,新课程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把这种先进的理念落到实处,让它成为正确处理教与学关系的基本要求呢?一、教师要实现角色的转变,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新课程倡导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这就要求教师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这就决定了教师在课堂上角色地位的改变,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知识的垄断者,教材机械的传授者,而是教学活动的…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与教育改革已成为当前教育界的主流,教育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对传统的不适合新课程理念的教与学的关系进行反思和重新定位。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教与学的关系是否融洽,直接影响着教学工作的效率,甚至成为教学工作成败的关键,教师和学生只有建立起沟通与合作、交流与开放、平等与民主的教与学的关系,教学质量才能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7.
“对话”在教学中的运用称之为“对话教学”,它是指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能,以师生平等为基础,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要特征,以问题为核心,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师生与本之间的“对话”进行教与学的活动过程。“对话教学”是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之一,是一种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处理好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即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偏重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因此。新课程理念下教学必须实现重心的转移,即由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如何真正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深入和推进,新课程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在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通过不断学习、摸索、创新,积极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不断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但是,当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教与学是构成教学过程的两个基本要素,教是指教师及其教的系统活动,学是指学生及其学的系统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相互依存,对立统一。根据目前教育的发展,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感情、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新课程所倡导的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要求每位教师在语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努力探索切实提高四十分钟课堂教学质量的新策略.新方法,让语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张扬个性的广阔时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