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熊俊 《考试周刊》2014,(46):83-83
当前,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比较普遍,课堂上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老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不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一些学生头脑里只有老师"灌输"的内容,离开老师,就不会学习了,这种现状是应试教育所造成的后果。因此,在课堂上,要注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王增玉 《中学文科》2009,(15):58-59
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与其他学科一样,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各种媒体作为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在这种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学生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灌输的对象;教材就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这样造成的结果是教师认为是重点的知识,已经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强调,然而仍然有不少同学没有掌握,究其原因是因为在这种填鸭式教学模式中,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只是被动地接受,对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知识形成的过程缺乏理解,以至于即使能勉强记住也会很快遗忘。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彻底摒弃了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强调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也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3.
新课改的实施,对教师、学生的角色扮演提出了新的要求.长期以来课堂教学起主导地位的教学方式是"灌输--接受"式,学生学习方式基本上是"听讲--练习--背诵--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这种教学方式下产生的"接受式"学习方法是不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所以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4.
"变教为学"倡导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思考。这种思考的过程实质就是建立知识间联系的过程。因此在为学生设计学习目标、学习活动和学习任务时,就应当努力并且充分地挖掘这样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当前,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比较普遍,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老师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知多少,并不能很好的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应用问题。大多数学生头脑里只是老师"灌输"的内容,离开了老师,就不会自主学习,这种现状是应试教育的弊端所造成的后果。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高中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注重对学生英语知识的灌输,使学生掌握大量的语法知识;学生被动接受英语知识,感觉学习英语就是记单词、学语法,不能很好地调动英语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听说能力得不到提高。教师应尽量多给学生创设说英语的语言环境,提高学生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以被动状态接受来自于课堂主体者——教师的硬性灌输,然后通过不断练习对数学知识加以记忆和巩固,这种学习方式导致学生学习主体性无法体现,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既缺乏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又无法实现对所学知识深层次的理解与认知,达不到有效、高效的教学目的。因此,对当前学生学习方式进行转变,使学生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学习态度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大力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当前,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比较普遍,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大多数学生头脑里只是老师"灌输"的内容,离开老师,就不会学习了,这种现状是应试教育的弊端所造成的后果。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呢?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当前,学生厌学、怕学、被动学习以及不会学习数学的现象比较普遍,对数学课没有兴趣,害怕上数学课,数学课上不能主动接受知识,老师讲多少,学生学多少,不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大多数学生头脑里只有教师"灌输"的内容,离开老师,就不会学习了.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呢?下面,谈一谈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课改以来,我们惊喜地发现,越来越多的课堂从只重视数学概念、法则、公式、性质等显性知识灌输的被动接受式教学转变为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学生主体性学习和过程性体验的探究式学  相似文献   

11.
一 传统教学中,教科书和教师的教案成为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来源、途径.依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这种建立在"以教师为中心"靠灌输传授的教学模式中,学习的过程可理解为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国际金融学大学本科教学都是以教师讲授的方式来进行,传统教学方式是学生在课堂上非常被动,只能被动的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而自己主动学习不够,学习兴趣不足,教学效果不好。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行动引导式教学,以期通过这种新的教学方法在国际金融学课程中应用,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好国际金融学这门课程。  相似文献   

13.
顾会芹 《考试周刊》2014,(99):39-39
<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语言学习的主人"。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把学生摆在"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被动地位,学生按照教师既定的规程,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课堂上基本上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老师转。学生被动接受,学习主动性渐渐丧失,对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创新思维的培养都是极其不利的。新课程标准顺应时代的发展,强调创新精神和实  相似文献   

14.
石伟 《中小学电教》2010,(11):57-57
<正>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过去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是灌输——接受,学生学习方式基本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  相似文献   

15.
当前,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比较普遍,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老师给多少,学生知多少,不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大多数学生头脑里只是老师"灌输"的内容,离开老师,  相似文献   

16.
教学是由"教"和"学"两个方面组成的,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们更偏重于"教",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将已经准备好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学生的"学"只不过是被动地接受那些知识而已,在这样长期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只不过是成了知识的承载者,而并非知识的主宰者,他们非常缺乏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因此,要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真正地通过自己的能力去获取知识,不断地提高学习能力,围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知识生成之效传统教学通过教师讲授把基础的、系统的、规范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学生被动地听、被动地记、被动地思考,教师是课堂绝对的主导、主角,学生是配角,学习状态是被动的、机械的,学生学的知识是死的、短暂的、容易忘记的。而高效课堂讲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帮扶、展示反馈、运用应用"的创新模式和前沿理念,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主角、主体,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比较普遍,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老师给多少学生知多少,不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大多数学生头脑里只是老师"灌输"的内容,离开老师,就不会学习了,这种现状是应试教育的弊端所造成的后果。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呢?下面,谈一谈我个人的体会。一、正确的学习动机的形成,是促使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其实这根本就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没有形成自身的学习规律,反而使得学生更加被动探究式教学模式就是使师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育和学习中,物理是一门以观  相似文献   

20.
当前,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比较普遍,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老师给多少,学生知多少,不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大多数学生头脑里只是老师"灌输"的内容,离开老师,就不会学习了,这种现状是应试教育的弊端所造成的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